在2025年天津发展的“施工图”上,寻出那些最瞩目之处挥毫落纸,你会如何提笔着色?
先大处落墨地勾勒出中流砥柱,再细处描摹点睛亮点,最后将画卷上这些圈圈点点,提笔连成一片——这样一幅画,名为今年天津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坚持扬优势强支撑,形成各区协同并进、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众擎易举,众志成城。2025年的天津,区域间各展所长、奋勇争先的态势日益明晰。画笔挥洒,便可圈点成线。
天津最东边的“半壁江山”
一笔圈住这个“顶梁柱”
开年第一笔,还是从天津最东边的滨海新区起始着墨——苍劲笔触,画出“顶梁柱”大区的厚重之色。
新年伊始,滨城空港版“胖东来”紧锣密鼓迎客来。开业3天,这里客流达到近20万人次,3天销售额超770万元,同比增长8倍。咱们的这个“圈”,就从滨海新区这股热乎劲儿来圈起。
就在最近,滨海新区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争先落地,年味儿日渐升腾中,是滨城的新年新气象——
元旦刚过,荣程新能氢扬动力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制造基地宣告投产,年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可达2000台套;紧随其后的,是投资5.45亿元的山河超表面光学项目启动,又将成为一个全球领先的新兴产业基地;刚由北京迁址滨海新区的青禾晶元半导体科技集团,则为新区信创产业再添一把“火”。
为什么滨城的这个“圈”如此火热,又如此重要?答案还从今年的天津政府工作报告中寻找——更好发挥滨海新区支撑引领作用。滨海新区的这个“圈”,圈出的是高质量发展主引擎,是新质生产力发展主力军,是对外开放主平台,更是扮演“压舱石”的大区角色。
大区之任,根于大区之能。如今,滨海新区经济总量已接近天津全市“半壁江山”,是不折不扣的“顶梁柱”。今年的新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占全市16个区的44.9%,税收收入占比51.5%……一连串数字,显示出“滨城”经济大区的支撑力度和引领作用。
2025年滨海新区预期目标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左右——略高于去年增长值,显示了滨城信心,也显露出“大区挑大梁”的决心。
经济、工业、商贸……
第二个圈,圈在这些大区的闪亮标签上
画笔微微一转,落在地图上的笔触瞬间已换了多重颜色——经济大区、工业大区、商贸大区……这些各擅胜场的标签,是天津当下鲜明的大区定位,也是锚定方向前行的指南针。新动能的增长,从来不是简单的数字累加。扬优势,是要用好资源禀赋,各展所长。
“金融、设计、航运等产业作为河西区传统优势产业,将继续巩固优势、做大做强。”天津市人大代表,河西区委副书记、区长穆生军在今年天津两会期间说,“做好传统产业焕新的同时,河西区还要积极谋划培育成长性高、爆发力强的新兴产业。”
无独有偶,天津第三个稳稳站上“千亿”台阶的西青区,同样在建设经济大区、工业大区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就在今年年初,落户西青区张家窝镇的朗誉-沃尔德发布了国内首台300吨无人驾驶AGV——“创誉号”。今年7月,张家窝镇的沃尔德工业机器人项目预计将全面竣工,区域整体工业能力继续提升。
值得注意的,还有天津的“商贸大区”——今年,“构建大商贸格局”首次被写入天津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样首次在报告中出现的,还有“产贸联动”。
2024年,包括天津在内的20个城市入选首批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名单,2025年,天津有望借着政策“东风”,加速推动“大商贸观念”下的商贸大区建设。
您知道天津这些国家级经开区吗?
第三个圈,圈在这六处!
当画笔笔触再“细”一点,地图的“比例尺”再放大一些,眼前又出现了6个值得关注的“圈”——这里是天津的6个国家级经开区。
提起天津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位于滨海新区、又称为“泰达”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实,天津多年来已积聚了6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它们分别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青经济开发区、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清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丽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擦亮“中国经开”金字招牌的过程中,它们贡献着天津力量。
如何用好“国家级经开区”这张牌?在今年的天津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做了具体要求——健全市场化管理体制,引育特色优势产业,强化高质量发展绩效导向。
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去年它迎来了40岁生日。一个经开区,半部滨海史,40年前“大胆闯”“大胆试”的改革锐气,如今更需要融入天津发展的血脉。
在天津子牙河畔,曾经居民走街串巷收来废电线、废家电等,进行家庭小作坊式拆解,而如今,这里成功转型为北方重要的以循环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经开区,每年可向市场输送再生铜、铝、钢等重要资源达150万吨,正努力探索出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子牙模式”。
在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的经济体量约占北辰区总量的50%。从创立之初就将制造业作为发展基石的北辰经开区,近年来正围绕主导产业细分产业链,高端制造的名声不断打响……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在2025年的冬日,一张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地图”勾勒至笔酣墨饱之际,现于眼前的是一幅春色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