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活动第一环节由南新小学邱雅倩老师展示部编本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课例,邱老师从“创设情境,问题驱动”“亲历活动,获得启发”“灵活聚焦,搭建支架”“真情表达,导图绘制”和“出项(评):例作呈现,集体评议,展示项目成果”五个环节展开教学,为学生搭建真实情境和习作支架,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进而完成习作。尤其在学生的自评互评中,优秀习作层出不穷,精彩连连。
基地主持人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惠老师分享之前郑重地感谢金湾区教科培中心对于基地教研活动的大力支持和基地各协同校语文老师们的积极配合。紧接着,曾老师从教研基地的筹备、调研和成立工作到研究方向展开细致地汇报,并且就基地研究课题《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五环”习作教学的实践研究》进行经验和心得分享。
曾老师指出通过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在活动体验中留心观察生活,增强学生表达交流的自信心,并且通过构建“境、浸、启、写、评”的“五环”习作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乐于探索,乐于交流,乐于表达,而且能有效帮助教师解决农村地区习作教学难题,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以教研基地为平台,以写人为主题,7所学校的代表老师同台竞技进行说课比赛选拔,最终确定展示课上课人选,共磨共研,群策群力上好每一节习作课,起引领作用。曾老师结合本学期教研基地的活动进行总结。
金湾区教科培中心语文教研员龚莹老师十分肯定教研基地的教研活动开展,十分认同教研基地从实际出发调研确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
龚教研员以“作!”和“作?”为引子,结合实际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从习作教学“教什么”“怎么教”和“怎么评”三个方面进行指导,为老师们扫清习作教学上的迷雾,明确教学的方向,尤其指出作文评价需要有标准,不仅老师要有明确地评价标准,更主要是也要让学生有评价的标准,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才能有写的方向,对于写作框架、手法和情感的表达才有质量。
最后,就期末学业质量监测,龚教研员从字词、句子默写和习作等方面为老师们再一次细致地分享期末复习的方向与方法。
撰稿:何景硕
编辑:戴福添
初审:孙惠玲
复审:沈永焕
终审:郑日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