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大湴面条,对于很多岑溪人尤其是大业镇(原名大湴镇)人来说,是儿时的美好面食记忆,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愈发显出它的美味,它陪伴人们走过数十年。
1981年改革开放之初,大湴筹建大湴粮所面条厂,李炯才是该厂创办之初的4名工人之一,他见证了制作出香气诱人的大湴面条制作史。
该厂从梧州面粉厂买回银欧牌面粉,用水搅拌后,将面粉团放到手摇单机上复制3次,再用压面机3次压面出丝,晾晒后用铡面机铡成面条。那全套设备价值4000多元,在那个年代4000多元绝不是小数目。拌面粉用水很讲究,李炯才练就了拌面不干不湿有韧性恰到好处的本领。每次只能拌10公斤面,每天拌面150公斤左右。大湴面条就这样“大功告成”,带着淡淡的麦香味呈现在购买者面前。拿回家一煮,香气四溢,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更显得美味。大湴面条有筋头、有嚼劲、煮水清、不断条、香面气、口感滑,这是人们对大湴面条的儿时记忆,大湴面条陪伴有的顾客走过几十年,外出广东等地回来一定要购买几箱带去工作地。
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买大湴面条要凭粮票,1公斤粮票换一公斤面条,一些人们为了填饱肚皮,可以选择1公斤粮票买1.5公斤碎面条,碎面条一样美味,人们趋之若鹜。
岁月改变了容颜,不变的是李炯才的大湴面条情。厂子上世纪90年代改制后,李炯才接过棒子承包继续做大湴面条,而今72岁的李炯才仍然坚守着制作大湴面条留住人们的记忆。他多年前联合4人合股投资100多万元扩大大湴面条生产规模,目前每天生产2000多公斤面条,产品走出了大业、岑溪,走到两广市场,深受人们欢迎。
来源:伍道传媒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