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披露,经合议组审理,认为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对迈可晟太阳能有限公司无效请求人提出的无效理由不能成立,维持两件专利权有效。
涉案专利名为“太阳能面板”的发明专利ZL201680000981.7,以及名为“太阳能面板”的发明专利ZL201910999866.0。2023年6月,TCL中环发布公告称收到参股上市子公司Maxeon通知,因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了Maxeon 在欧洲专利号为No.EP3522045 B1(“叠瓦式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专利。Maxeon的子公司已经采取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知识产权,并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地方法院对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主张权利。发明专利ZL201680000981.7为专利在国内的专利号。专利为SUNPOWER公司的发明专利。其开创性的将电池片互联方式做了创新,即电池片切割为小片,利用导电胶或其他材料进行串联形成新的结构。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高效率配置,这种配置包括多个以重叠叠盖方式布置的太阳能电池,这些太阳能电池在重叠区域中彼此导电接合形成超级电池,所述超级电池可被布置成有效地利用所述太阳能模块的面积。电并联超级电池中的太阳能电池之间的背面电连接提供了替代电流通路(即迂回),用于绕过因受损、被遮挡或别的原因造成表现不佳的太阳能电池而穿过所述太阳能模块。
此专利的厉害之处是它不仅划定了电池片独特的电路设计,并为组件如何排布小电池片提供了量产方式。叠瓦的优点是减少了焊带的使用,使用胶等方式链接电池片,降低了成本。叠瓦可以在有限的面积内叠更多的电池片到组件内,因此组件的效率更高。叠瓦创新性也影响了后续各类组件的设计发展。因为舍弃了焊带,电池片可以切割为多片,可以横向排布,也能竖向排布,互联可以从过去的“串”式变成S蛇形串联,又演化出半片叠加蛇形排布,局部排布后重新串联等形式。现今大火的BC组件,实现局部遮挡后仍能发电,就是借用了此思路。电池片使用导电胶互联,也属于低温工艺,因此与低温工艺要求高的HJT非常搭配。使用HJT电池为基底的叠瓦组件,更密集的电池片排布,降低了玻璃、边框、胶膜的消耗,降低了成本,同时提高了功率。叠瓦组件颜色一致性强,超越BC是最美观的工艺。正面无主栅线和焊带外露,颜色一致的外观,又可以兼容多晶、PERC、HJT、TOPCon电池为原料,兼容性更强。BC电池片电极在背面,电池互联通过底层导电板,电池片之间存在间隙,间隙之间会显露底板,底板要和电池颜色统一较难。过去在欧洲和日本,叠瓦组件因为比IBC更美观,更受到市场青睐。通威叠瓦组件专攻欧洲市场,阿特斯叠瓦在日本和美国销量很好,也因此被拥有专利的sunpower和solaria注意,发起专利诉讼。迈可晟是什么公司?与TCL中环是什么关系?
2019年Sunpower一分为二,新公司Maxeon Solar,承载SunPower除美国和加拿大以外的全球生产(包括专利)和销售业务。Maxeon将向电池、组件生产销售业务倾斜,拥有SunPower马来西亚及菲律宾电池工厂、中国电池及组件合资公司工厂(环晟光伏)、墨西哥及法国组件工厂、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十多个销售中心、新加坡总部以及研发中心等实体。Maxeon Solar将以“SunPower”品牌向全球(除美国和加拿大)市场销售其生产的N型IBC电池,并通过多年期独家供货协议向美国和加拿大市场销售其产品;同时通过环晟光伏(江苏)20%股权,并向国际市场销售高效叠瓦组件产品。剥离制造业务后的SunPower,依然保留其在俄勒冈州希尔斯伯勒的P型组件工厂和位于硅谷的研发部门,同时也会与Maxeon Solar合作开发新产品,不过重心将会转移至美国屋顶光伏市场和工商业光伏市场,与SolarCity,Sunrun、Vivint同一赛道竞争。2024年5月,TCL中环发布公告,计划通过可转债、定增等一揽子重组交易实现控股Maxeon公司,总出资金额最高为1.975亿美元。交易完成后,TCL中环对Maxeon 公司的持股比例将由22.39%上升至至少50.1%,Maxeon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并入报表。因此专利也能归集到一个主体之内。从专利权转移记录可以看到,此专利从美国sunpower转交给了注册地为新加坡的迈可晟,在TCL中环实现对Maxeon控股后,迈可晟授权给环晟光伏的电池与组件公司使用。授权后,此专利在中国的专利号顺延,也就是通威希望无效的“发明专利ZL201680000981.7”。该专利有效期到2036年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迈可晟不仅仅有叠瓦结构的核心专利,SUNPOWER作为IBC电池技术的鼻祖,迈可晟也在国内申请了/授权了BC电组件技术专利。TCL中环叠瓦专利诉讼和授权情况
隆基绿能于2020年5月11日隆基绿能向国家知识产权局请求SunPower“叠盖式太阳能电池模块”专利无效。随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无效宣告请求人隆基股份提出的叠瓦专利进行了审查,并于同年11月16日决定,宣告请求人针对权利要求提出的无效理由全部不成立,维持Maxeon所属叠瓦专利权有效。2020年9月29日,中环股份发布公告称,收到合资公司Maxeon通知,因Canadian Solar Inc.(阿特斯太阳能)的全资子公司Canadian Solar Japan K.K.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了Maxeon在日本专利号为JP6642841B2(“叠瓦式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专利。其已在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对Canadian Solar Japan K.K提起专利侵权诉讼。2022年4月阿特斯与Maxeon在日本就叠瓦专利侵权诉讼达成和解。根据协议条款,阿特斯将撤回对Maxeon的叠瓦太阳能组件专利(日本专利号JP6642841B2)的挑战,并停止在日本销售叠瓦太阳能组件,直至2025年二季度。2023年11月TCL中环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参股上市公司Maxeon(纳斯达克:MAXN)通知,因爱旭股份及其子公司Aiko Energy Germany GmbH、Solarlab Aiko Europe GmbH及其分销商Memodo GmbH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了Maxeon在欧洲专利号为No.EP2297788B1(“背接触太阳能(000591)电池”或“BC电池”)的专利,是ABC电池(背接触电池)或IBC电池(叉指状背接触电池)的专有基础性技术。但是,爱旭股份随后发布声明称,经其知识产权团队以及合作的欧洲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多次核验,确认两者专利技术有着根本的不同,不存在对该专利的侵犯。(目前案件还在审议中)(电池片互联专利和电池片不同掺杂技术的专利)
据悉,另一家BC龙头企业,已经获得部分BC专利授权,但情况暂未公开。
如何评价叠瓦和IBC专利诉讼?
Sun Power创始人及CTO、斯旺森定律、IBC技术推动者Richard M. Swanson教授在很多年前实现了IBC及叠瓦技术的产业化,这在学术上确实贡献突出。尽管已经过去这么久,叠瓦和BC两种方案性技术却始终是小众产品,并没有成为市场主流。2019年行业还在高呼“叠瓦是未来五年主流封装技术”。五年过去了,叠瓦的从业公司逐渐凋零,玩家越来越少,尽管出货量缓慢增加,但随着光伏市场的规模扩大,叠瓦市占率在不断萎缩,已经低于2%。
但一个技术一个产品是否能成为主流,需要产业链的支撑。中环组件市占率有限,不可能使其独占技术成为主流。一轮轮专利战,几乎把同行者全部赶走了。以下是叠瓦研讨会后,发言者当时对叠瓦的热情评价与近况:历史很有趣,当初热议叠瓦的人纷纷离席,希望突破叠瓦的公司放弃研究。Maxeon成了叠瓦唯一的“守望者”。光伏辅导猿是研究光伏辅料及供应链的,我认为之所以“叠瓦五年之约”,成了“人去楼空的孤寂”,主要问题卡在供应链建设上。“寒蝉效应”让愿意参与叠瓦的组件厂逐渐消失,参与者少让设备供应商对叠瓦热情消失。市场规模过小,叠瓦辅料,如叠瓦胶、特殊汇流条/板、银胶网版、阻隔膜以及他们产业链上下游得不到发展,产品变成了定制化产品,成本过高,反过来让叠瓦组件成本居高不下。阿特斯,通威,晶科,晶澳和隆基组件合计市占率超过50%,如果主流公司同时不选择的方案,那么它无法成为“主流方案”。通过TOPCon和PERC快速崛起,可总结到:没有供应链全力支撑的产品,也无法成为主流产品。长期的内卷,让企业之间的“坑人之心比助人之心重的多”。互信度很低,所以合写个字都无比艰难。搞不了,就搅黄它,这是当前各光伏企业的普遍心态。无论是TOPCon,HJT等技术,还是MWT,BC,叠瓦等方案。其专利都散落在组件电池片公司、不同的设备公司、辅料企业和院校中。每一方都无法实现某种技术的独享红利。反而在导如某些技术时,会在小领域出现反对者,让整个方案被搅黄。3.需要尊重技术研发,尊重专利。尊重必须体现在“金钱”上。也许是中环对于技术的狂热追求,他对SUNPOWER的豪横资金援助,堪比“光伏行业的你滴勋宗”(小约翰可汗狂笑),买股份,买债券,承担建厂主要费用,投入不可谓不大:- 2019年,TCL中环以2.98亿美元入股MAXN,持股比例为28.848%,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 2020年,Maxeon上市,中环持有Maxeon 891.57万股;
- 2021年4月,TCL中环以3366万美元认购 Maxeon增发新股187万股,持股比例达到24.4%;
- 2022年8月,TCL中环以2亿美元认购Maxeon可转债;
- 2023年5月,TCL中环以4200万美元认购Maxeon增发股票150万股,跃升至第一大股东;
- 2023年9月,TCL中环参与Maxeon定增完成,持股比例增至25.2%。
- 2024年5月,TCL中环总出资金额最高为1.975亿美元,持股比例由22.39%上升至少50.1%。
前后资金投入数亿美元,但如此大的资金投入,迫使专利的定价也会很高。1)成本上,过去硅片价格较高,叠瓦需将电池片切为若干小片,每一次切割都会造成一定良率损失,切次数越多,损失越大。2.)组件环节工艺复杂,排片难度大。假设电池片一切5片,72版型,就变成360片小片电池,点胶处多,排片机需改造,排片多排片利用率下降。过去硅片价格较高,对硅片的损失大。而现在硅片已经只需白菜价。当硅片电池片价格更低的时候,叠瓦更节省组件辅材优势提高,功率更高的价值会提升。这是为什么异质结公司都布局叠瓦技术的考量因素。通威早期布局HJT电池,同时布局叠瓦组件,与此吻合。技术专利并不应该成为洪水猛兽,洪水应该疏导,不是堵截。可以对授权采用固定切较低的授权费用,以鼓励购买授权的企业生产更多此类产品,例如假设要生产2GW才能收回授权费用,那么被授权企业会更乐于加大生产量,有助于扩大该技术的市场份额。最终消费端和供应链端供需能逐步扭转,成本逐步降低,产生良性循环。- 通过第三方机构管理或成立合资企业或法人,将散落各处的专利收拢到一个主体里。贡献专利的企业根据出资、专利重要性等,协商股权结构;
- 独立法人对专利使用企业提供全面授权,解决划分阵营,相互拆台问题;
- 收取专利费用,为专利池企业提供研发费用,为技术迭代提供资金支持。
- 独立法人对侵权行为提起诉讼,同时一揽子申请国际专利,以集体专利,保障中国光伏企业的集体知识产权,避免技术外泄。
免责声明:本文所使用文字、图片、视频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口袋光伏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