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城”绩单
2024年度民生实事总结回顾
暖心答卷
幸福账单
惠民生 办实事
跟随小编的“镜头”
聚焦民生实事 解锁幸福密码
农污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
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2024年,余杭区以农污治理为抓手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生态宜居和美乡村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切实增强民众的绿色福祉
年度目标任务
2024
开工农污处理设施项目2个,完工农污处理设施项目2个。
年度完成情况
2024
已开工余杭街道上湖村湖西等2个农污处理设施项目,已竣工百丈镇溪口村坪里农居点终端等2个农污处理设施项目。
持续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和管理能力,让污水治理的成果渗透到乡村每一个角落,进一步擦亮绿水青山“底色”,让美丽乡村“颜值”持续“刷新”……余杭区始终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保护农村水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打造出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农村污水治理项目,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走进余杭区百丈镇溪口村的入口处,一座小型生态公园新建而成。郁郁葱葱的树林里,游步道和长条座椅恰到好处地点缀其间,老人们在园中或漫步休憩话家常,或带着孙儿们玩耍尽享天伦之乐,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融洽。
这里不仅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公园,公园下面还暗藏玄机,承担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任务,这里是溪口村实现污水零直排的关键设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
生活污水通过污水收集管网被输送至此,经过格栅井、调节池、厌氧池、兼氧池和好氧池等进行净化,通过引入资源利用和智慧监管设备,将处理后的尾水直接用于周边绿植的灌溉,形成了污水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闭环,两全其美,真正实现了污水零直排。目前,公园内的农污终端已经接入112户人家,污水处理量可以达到每天45吨,实现“污水靠蒸发”到“清水绕人家”的华丽转身,为乡村洁美环境奠定强有力基石。
除了百丈镇溪口村,在余杭,一个个“水清、无味、点绿、景美”的农污终端,正持续完成从“污水点”到“风景点”的华丽转身。
余杭区采取“纳厂为主、终端为辅”的治理模式,通过提升改造入户管道、公共管网和增设集中处理设施等措施,提升了收集、处理污水的效能,并积极开展“农村污水零直排村”和“绿色处理设施”试点建设,打造出一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点,如鸬鸟镇雅城村牛坞弄终端、径山镇平山村梅岭终端等。这些项目不仅展示了余杭区在农村污水处理方面的创新成果,也为打造生态宜居的城乡环境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位于“禅径寻农·径鸬”县域风貌样板区的雅城村零直排公园,在传统农污处理终端设施基础上还添加了生活污水处理“智慧管家”,它能实时监测水质和流量反向指导工艺运行。经过专业净化的尾水,其氨氮、悬浮物、总磷含量等关键指标大幅下降,不仅达到了环保标准,还能用于茶山的灌溉和景观的补水,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位于径山镇平山村一隅的梅岭终端,同样配备了智慧监管设备,实现远程监控终端运行情况。经过终端处理后的农村生活污水,被用于周边农田灌溉、绿植养护,完成从污水到资源的跨越,构建起循环利用链。同时,巧用尾水打造景观小池塘,让乡村添几分灵动,完美诠释 “水清、无味、点绿、景美”,为乡村人居环境增色添彩。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事关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事关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区住建局始终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抓紧抓实。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11个涉农镇街117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治理覆盖工作,行政村覆盖率达97.50%,建成处理设施683个,受益农户数达7万余户,乡村整体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以“智”提“治” 持续擦亮生态底色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接下来,区住建局将持续发力,推动农污治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精准施策,高标准运维,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品质提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