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始对谎言进行逆转了,而北约军的无人机也飞进了莫斯科上空,早上看到纽约时报披露的核战略计划时,我突然想到了库尔斯克周围全都是俄罗斯的核战略设施,而当“假乌军”攻入了俄罗斯境内后的今天,美国提出了一条意料之中的反转:“由于中国核武库规模和多样性已经和俄罗斯媲美,因此中国扩展核武库将成为重点针对对象。”
美国的原话如下:
“《纽约时报》8月20日发文披露,美国总统拜登今年3月批准了一项高度机密的核战略计划,首次将美国的威慑战略重心转向所谓中国扩展核武库带来的威胁。”
而就在同一天,莫斯科首次遭到大规模无人机袭击,这是自二战以后针对俄罗斯首都最为严重的空袭:
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称,当天一共锁定了8架袭击莫斯科的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了莫斯科,但均被击落。其中3架被电子战系统压制,失去控制偏离预定目标,5架被“铠甲-S”防空系统击落。
有人说不就是8架吗?距离世界末日还远,诚然,8个机械鸟没什么大不了,但鸟腿上携带是武器和爆炸弹,这8架坠落的无人机都掉落在了莫斯科市区的多处住宅的房屋建筑上,造成了2人受伤和数栋建筑物受损。
接下来的信息更新中,我看到一行字:“one dead in strikes on kyiv”,这意味着或许已经造成了死亡。
是的,无人机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挂载各种弹药,包括未来可能以燃烧为破坏形式的弹,那么18架、80架的时候,就算被击落,对市民的威胁也是巨大的。
很显然,攻入俄罗斯的“假乌军”已经开始针对俄罗斯首都居民进行了“恐怖袭击”,这样的袭击好处突显在一个方面,对莫斯科居民区造成恐慌和混乱,扰乱俄罗斯本土,这是美国轻车熟路的手段。
而对于莫斯科而言,首次同时出现8架的“大规模”这样的上限似乎也正在被打破,最早,只要出现一例,就已经是紧张氛围了,5架则是预谋十足的袭击,现在的8架显然已经在突破这条“首都遭遇袭击”的上限,所以俄罗斯也立刻下令将此遇袭事件定义成“KB主义行为”。
在第一次无人机攻击莫斯科的时候,莫斯科并没有做出有效的,能够令敌人不敢做第二次攻击的反击措施,这就形成了破窗效应,所以这二波攻击就必然会到来,而若莫斯科不能做出有效的反击措施,第三波将会到来,到时候的规模会更大,烈度会更高。
这就形成了一个螺旋效应,双方不断的升级,最后会演变成什么后果,没有人知道。
现在的世界面临一个非常危险的关头,那就是美国及北约认为摸准了俄罗斯这只病猫不敢或不会使用大家伙,就会继续怂恿乌克兰更大规模的攻击莫斯科。要知道莫斯科可是首都,任何一个国家的首都遭到攻击,一个国家的国民意志和决策者的理性都会走向扭曲,当这种扭曲达到一定的程度,最后会出现什么局面,谁都无法预计。历史上的很多大战事后看来都是比较非理性,甚至是荒唐可笑的。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还是博弈中成本最低,效率最优的办法,中东那边,以纳正在联手美国上演无差别擒王行动,导致若干国家的重要人物纷纷落幕,但俄罗斯一直没有对北约的任何国家进行此种手段,俄罗斯那剑走偏锋的卓越黑客技术也是无法崭露头角。
但就算俄罗斯依然岿然不动,不采取任何西方同等手段和伎俩,可继续按现在的剧本演下去,莫斯科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留给被北约东扩挤压之下的国家一个终极问题就是,既然无休无止也不可避免,那到底要不要先发制人,就算不先发制人,要不要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这已是未来几年博弈的中心,否则,当西方形成“顶在楚河汉界”门口围势之下的棋,怎么说都是被动且变数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