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两个人——在我尚未决定动笔写下这篇文章之前,这个题目就已经在我脑海深深扎下了根。一本书,即案头的这本《循吏李拔》;两个人,自然是“书中人”李拔和“书外人”作者寒山(原名陈启西)。
循吏,最早见于《史记》的《循吏列传》,后为《汉书》《后汉书》等正史所承袭,用于记述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带着这样的一个概念,循着寒山铺好的路,我开始走进该书、走近李拔。
这位在清乾隆年间曾经担任过福宁知府的李拔是怎样的一代循吏?我以为,该书封面的三句话最为清晰、凝练地作出了回答。其一,“立志不在温饱,读书岂为科名”。李拔在少年时期就志存高远、心系天下,已经有范仲淹先忧后乐的风范,而后其虽经宦海沉浮,但始终不改为民造福的初心,“宁得罪于上官,毋得罪于下民”,体现出宝贵的民本思想。其二,“居官以廉洁为要,治家以勤俭为本”。李拔一生恪守“廉”“俭”本色,赴任湖北汉阳府同知途中严拒贿金,返乡奔丧途中又力辞百姓捐资建生祠,平日坚持每餐一饭一菜一汤,带头捐俸筑城办学助葬,一位淡泊名利、持俭清廉的廉臣形象跃然纸上。其三,“在一邑则荫一邑,在一郡则荫一郡,在天下则荫天下”。李拔以榕树自勉,每到一地为官,都扎根一线访察,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地方社会管理,教养桑蚕、兴修水利、育才兴学、审决讼案、倡导新风等等,让我们深刻领略了一位勤勉务实、善作善成的能臣风采。
《循吏李拔》全书以李拔生平特别是从政历程为主线,分为六章43篇,并围绕其为学为官的主要事迹构建了若干脉络,如兴学、治水、断案、题刻等,进行重点着墨,繁简得当,做到了主线清晰、脉络分明。全书立足于大量的典籍史料,通过寒山悉心的梳理,条分缕析地呈现了李拔丰满鲜活的循吏形象,也展现了作者对这样一部长篇传记题材成熟的驾驭能力和扎实的文字功底。难能可贵的是,寒山的写作,立足于史料,又不拘泥于史料,而是紧扣时代主题,以夹叙夹议的方式,深入挖掘李拔身上蕴藏的时代精神,很好地达到了以古喻今、借史资政的目的,体现出较强的现实意义。例如,围绕“榕树为大,犹荫十亩”,寒山联想到“本根不摇则枝叶茂,枝叶茂才能庇荫”,而对为官者而言,“本根”即是思想根基。又如,从李拔对着一池清水得出“水至清则能照物,心至清则能烛理”的感悟出发,寒山围绕为官之道敞开说理,认识到“从政者仕途终有止境,而做事却无止境”,希望为官者“不为名利失心,不为权欲熏心”。
读书,即是读人。我与作者寒山共事多年,在文学领域上志趣相投,素知他对李拔有所研究,已经有多篇关于李拔的文章散见各类报刊,但偶然间面对这样一本25万字的李拔传记,我仍颇感意外。尤其是在与他畅谈,了解到他十年磨一剑的创作历程后,更是钦佩至极。史学研究,包括这类传记作品的写作,最讲究客观真实,凡事不论大小,必求史料出处,且还要交互碰撞、辨别真伪,容不得丝毫的臆测和虚构。对于历史,从一般性地阅读到专业性地研究,但凡想要有所建树,没有经过刻骨铭心“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寂寞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坚守,绝无“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收获。就这本书看,寒山起意于2013年,在2016年完成初稿,并经三次大修,直到今天终于为我们奉上这么一部精品。其间,寒山查阅考辨大量典籍史料、深入实地调研、寻访李拔后人的艰辛与曲折不难想象。
书中有一个关于“飞”“翔”二字字义辨析的插曲,颇有当年贾岛“推敲”的意味,值得一提。李拔在福宁府任职期间,在宁德白鹤岭古道旁留下题刻“鹤翥鸾飞”,而《福宁府志》中关于此处的题刻为“鹤翥鸾翔”。寒山通过对“飞”和“翔”字义的精细辨析后,认为这是李拔在编撰《福宁府志》期间反复斟酌的结果,以求用词妥帖、精准,而非编撰错误。仅举一例,就可管中窥豹,感受到寒山严谨的治学态度。
近年来,我读过一些社科历史类书籍,也有过一些自娱自乐性质的粗浅评判,但对寒山的这本新作,我着实心怀敬意,敬其书,也敬其人。透过这本《循吏李拔》,我读到的是寒山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与坚守、耕耘与付出,更读到了其严谨治学、踏实做事的精神。
我想,这种精神本身就是一本值得我们反复品读的“书”。一本书,读懂两个人。
作者:缪涧明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婧 阮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