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锦楠
继昨日涨停之后,1月9日,雄韬股份开盘股价继续冲击涨停。
1月3日至今,雄韬股份实现5连板,累计涨幅61.03%。雄韬股份在锂电池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当下,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的电力需求急剧增加,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和储能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雄韬股份此波涨停的主要原因不仅由于深耕电池领域而取得的产品研发层面的成就,其服务的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的终端客户中还有微软、英伟达、字节跳动等行业巨舰公司。未来,随着微软、英伟达、字节跳动等企业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雄韬股份的订单量有望持续增长。
雄韬股份成立于1994年,主要从事化学电源、新能源储能、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涵盖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三大品类。
2014年,雄韬股份启动氢能产业,同年,雄韬股份成功在A股上市。
上市之后,雄韬股份业绩相对波折,唯一一次净利润亏损出现在2021年。财报显示,2021年,雄韬股份净利润亏损4.2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52.88%。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雄韬股份营收却有明显增长,同比上浮22.13%,突破30亿大关。
根据览富财经网梳理发现,雄韬股份营收与净利润走向正负两极,与其“锂”业务和“氢”业务息息相关。
事实上,成立发展之初,雄韬股份一直以生产铅酸蓄电池为主业,是国内最早从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企业之一,并曾连续8年位列中国密封铅酸蓄电池出口量第一。
随着时代变迁,铅酸电池逐渐被锂电池取代,雄韬股份跟随大趋势向锂电池转型,快速扩大锂电池市场规模,并将触角向氢燃料电池领域、钠离子电池领域延伸。
如雄韬股份所预期,锂电池业务迅速成长,成为公司利润主要增长点。2021年、2022年锂电池业务收入10.13亿元、17.98亿元,同比增长112.02%、77.42%;毛利1.36亿元、3.24亿元,同比大涨39.89%、138.75%;受此推动,整体营收分别达到31.10亿元、40.78亿元。
然而,“锂”带来的增长,被“氢”拖了后腿。
对于2021年首亏,雄韬股份曾解释称,主要由于公司相关的氢能产业链的控股及参股公司等都在建设氢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研发项目和产业化项目,投入的研发费用巨大。且2021年三季度,国家对氢能新的政策才出台,这导致相关企业均产生近一年的观望期。公司投入较多的资源去不断尝试氢能可能的商业模式,现阶段仍在探索中。
根据雄韬股份说法可发现,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为9563万元,同比增长45.49%,涨幅居行业前列。
研发投入项目包括极致氢耗技术实现、高功率长寿命氢燃料电池电堆项目。
加大“氢”投入
进入2022年,雄韬股份锂电池业务继续保持增长,同时,越南铅酸工厂生产恢复正常,海外市场销售额大幅度增长。财报显示,2022年,锂离子电池业务营业收入为18亿元,同比增长占比77.42%;铅酸蓄电池业务营业收入21.48亿元,同比增长4.75%。
这也带动雄韬股份整体业绩回归正轨。
雄韬股份强调,氢能产业投入较大,但仍是雄韬股份最核心的发展战略,公司将持续加大战略性投入。
据了解,近几年来,雄韬股份通过定增的方式投资建设氢能项目。2024半年报内容显示,公司募集资金12856.70万元用于投资“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404.85万元;募集资金5914.08万元用于投资“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电堆研发项目”,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5979.32 万元,两个项目均在建设中。
但“武汉雄韬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的承诺投入募集资金金额33620.27 万元变更至“湖北雄韬新能源锂电池(5GWh)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据了解,目前,雄韬股份在氢燃料电池方面已实现在氢能产业链上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整车运营等关键环节的卡位布局。公司生产的燃料电池相关零部件主要包含: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电堆及膜电极,其中燃料电池电堆搭配雄韬氢雄、杭州氢途等国内相关燃料电池系统企业,同时与国内知名乘用车车企联合开发合作。
通过雄韬股份自己的叙述,可知公司在氢能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氢燃料电池在整体收入中占比较小,仅有0.14%。
“锂”前景或将更广阔
上述提到,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当下,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的电力需求急剧增加,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和储能设备,至关重要,相关企业也将迎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据悉,目前,锂电池在数据中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原因包括其高能量密度、长使用寿命、快速充电速度、占地面积小、重量轻以及较低的运行维护成本。锂电池的优点提高了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并降低了维护成本和空间需求。
对于包括雄韬股份在内的企业均将受益,特别是与微软、英伟达、字节跳动等合作,一方面,雄韬股份可以更容易地进入其供应链体系,从而降低进入新市场的门槛;另一方面,这些知名企业往往拥有全球化的业务布局,与它们合作有助于雄韬股份加速国际化进程,拓展海外市场。
如此看来,未来很长时间内,锂电池依旧会是雄韬股份的主要利润来源。然而,“锂”带来的收入是否依旧会被“氢”抵消?就要看雄韬股份的战略规划是否会调整,孰轻孰重还要再次掂量。
END
发现价值|传播价值
关注“览富财经网”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