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未来大猜想:是巅峰已至,还是别有洞天?

情感   2025-01-30 18:03   江苏  

家人们,咱今天来好好唠唠摄影这事儿。你们有没有想过,咱们平常熟悉的那种摄影方式,是不是已经到了巅峰,或者说离巅峰不远了呢?现在观众的眼光越来越挑啦,以前摄影师摆弄摆弄快门速度、ISO和光圈这些参数,就能被人高看一眼。

可现在呢,相机里智能辅助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就算是对摄影理论一知半解的人,也能拍出曝光、清晰度都还不错的照片。所以啊,光靠这点技术可不行喽。现在更重要的是,你得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发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得有独特的艺术眼光,知道怎么构图、怎么用光;还得有控制光线的能力,不管是自然光还是人造光,都能玩得转;能拍各种各样的人和物,适应各种拍摄场景;能根据拍摄需求,把片场的条件调整到最佳;再加上一些个人品质,简单来说,就是得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毕竟,摄影师大部分时候都得和人打交道嘛。

如今这个时代,照片里有没有思想和艺术感,这才是关键。要是照片平平无奇,观众看都不看一眼。现在大家更看重照片的自然、感性和意义,照片越有这些特质,就越受关注,价值也就越高。市场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了,以后这种趋势肯定还会更明显。我就纳闷了,怎么才能让那种精修到极致的人像摄影风格再流行起来呢?大家要是有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再说说相机技术。现在的新相机,那技术确实厉害,每出一款都像是个技术奇迹。

但这技术进步,主要是为了让摄影师的创意更好地发挥出来,让摄影师拍照更轻松,而不是单纯为了把摄影当作一种艺术形式去发展。

仔细想想,真正影响照片最终效果的实用功能,好像真的都已经发展到顶了。就说自动对焦,速度和准确性都已经很牛了;像素呢,现在2000万到3000万像素,对大多数人来说完全够用,也没人天天盯着像素看了;快门速度,机械快门从1940年以后就没什么新突破,现在最短也就是1/8000秒。电子快门倒是能达到1/32000秒,可因为有卷帘快门、画面照明不均匀和光晕这些问题,大家也不常用,就算用,也大多是用电子第一帘,因为现在相机默认都是这么设置的。还有ISO,这方面进步确实大,新相机的ISO值高得惊人,不过实际上,大多数人拍照还是用1600 - 3200这个范围,像老相机5DIII,用这个ISO值也能拍出不错的照片,完全够用。

连拍速度,现在每秒120帧,其实24帧就能拍完整视频了。这么一看,相机真正有用的功能真的都到天花板了,我都想不出来,像EOS R这种不算最先进的相机还缺啥。不过呢,要是让我畅想一下,我还是希望能有这些功能:一个完全电子的快门,这样就不用担心相机里有零件会坏掉,而且绝对不能有卷帘快门的问题,所有相机系列都能毫无保留地支持闪光灯操作;一个多层静音传感器,不管对焦和数据传输啥情况,光波的校准和转换成数字信号都能正常进行;工作ISO值能达到100 - 500的理想信噪比,动态范围能达到人眼视觉水平,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和我们眼睛看到的就没啥区别;再来一个超智能的AI,不仅对焦又快又准,还能根据绘画规律和摄影经典,计算出最理想的景深,给出最合适的构图。


我知道尼康Z9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前面两点,希望这项技术再改进改进,能广泛应用起来。而且从专利情况来看,这一天应该不远了。

其他的功能,说不定以后也能慢慢实现,毕竟现在技术发展的方向就是把摄影师那些常规的技术操作都交给相机,让摄影师能更专注于创作。

这么一来,以后想要成为成功的摄影师,得具备一些基本素质:得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对世界有独特的看法;得多读书,增长见识;得有敏锐的观察力;得有同理心,能理解别人的感受;还得能和模特、客户建立良好的联系,就像个外向的心理学家,同时还得有无限的创造力潜力,因为技术方面相机都能搞定。

这预测确实有点大胆,不过看看2024年底的摄影趋势,好像真的是这么回事。以后我们得更努力提升自己,这才是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的关键。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不用为了追求更好的画质一直更新设备了。当然,也不排除会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像Midjourney这种神经网络,说不定以后会大量应用到相机里,到时候照片创作就全靠想象力了,那种自然的摄影风格可能就被埋没了。

雕刻时光的大叔
欢迎关注摄影公众号!这里有摄影技巧分享、作品展示、活动资讯和器材评测。无论新手还是资深摄影师,都能找到所需资源,提升技能,捕捉美好瞬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