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卷也能赢,做教练式父母才正确!
在当今社会,“内卷” 似乎成了教育领域的一个热词。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家长们便陷入了一场无形的竞争之中,拼命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这种 “卷” 式教育真的能让孩子获得真正的成功吗?答案或许是否定的,相比之下,做教练式父母,才是培养孩子的正确之道。
01
“卷” 式教育往往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孩子们在本该无忧无虑玩耍的年纪,就被沉重的学习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大量的课外辅导和作业,让他们失去了探索世界、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出现心理问题。而且,过度关注成绩和竞争,容易让孩子形成一种外在驱动的学习模式,他们学习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和获得他人的认可,而不是出于对知识的热爱和自身成长的需求。一旦失去外界的监督和激励,他们很可能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02
与之相反,教练式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内在成长和全面发展。他们就像专业的教练一样,关注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优势和方向。教练式父母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空间。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他们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帮助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3
要成为教练式父母,首先要学会共情。当孩子因为考试失利而难过时,不要急于指责,而是先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比如 “我知道你现在很伤心,考试没考好肯定不好受”。通过共情,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其次,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在积极的反馈中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比如,孩子在画画方面有一点进步,就可以说 “你这次画画的色彩搭配很有创意,进步很大,继续加油”。最后,要帮助孩子设定合理的目标。目标既不能过高让孩子望而却步,也不能过低没有挑战性。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支持。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不一定要通过 “卷” 来获得成功。做教练式父母,用爱和智慧引导孩子,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成长,这样的孩子往往更能在未来的人生中取得真正的成功。让我们摒弃 “卷” 式教育的焦虑,选择做教练式父母,为孩子的美好未来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