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ha徒步指南(二):徒步过程中如何进行体能把控&适可而止

旅行   2025-01-24 12:04   陕西  


在嘻ha每次组织的徒步活动中都会有新朋友加入,大多数都是刚进入徒步圈,缺少爬山经验的新手小白。第一次爬山往往是艰难的,有库库往上冲的,有蜗牛徒步的,其中不乏有中途扭伤、骨折、爬两步脚抽筋,小腿抽筋了等情况!

如果你是第一次爬山的户外小白,或者很久没有爬山的徒步爱好者看过来!这篇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爬山的“禁忌”及注意事项,确保安全登山!

01
❌没有热身就开始徒步


登山前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拉伸可以让关节、肌肉、韧带等得到良好的预热,也可以用双手手指揉搓膝盖下边缘,促进关节润滑效果。用短时间、低强度的动作,提高局部和全身的身体温度以及血液循环,唤醒肌肉进入运动状态。

不进行热身,直接迈入登山的高轻度状态,很容易就会造成肌肉疲劳,有时还会损伤到肌肉。出发之后也要量力而行,即使是爬座小山,直立行走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也是很正常的。



02
❌空腹爬山或吃太饱


登山比较费体力,空腹登山会使得头晕眼花,甚至呕吐,出现运动性低血糖,给身体造成更大的危害,也增大了意外受伤的几率。

登山前,可以吃些容易消化含糖的食物,避免由于低血糖对身体产生的大负荷伤害和压力。吃完饭后消化器官仍需要大量血液供应,胃会因为颠簸而不停牵拉固定胃的韧带,一是对消化吸收不利;二是饭后立即进行剧烈的登山运动,会抑制消化液分泌和消化管蠕动。
登山运动时全身肌肉的血液会增加,胃及内脏的血液就会相对地减少,这些原因都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和吸收不良,影响新陈代谢,甚至造成慢性胃病。
建议在每次吃饱后,最好休息30分钟~1小时以后,再进行适当运动。



03
❌身体不适,带病爬山


身体不适的时候,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都会下降,容易影响发挥,可能会影响病情加重,运动也达不到有效登山效果。因此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切忌硬撑,可根据个别情况来决定。

如果是普通的感冒、发烧、肚子疼,根据自身情况可进行短暂休息或停止运动行为;如发生猛烈起身或身体极剧不适容易会发生猝死或脑出血等比较严重的风险疾病,应立刻马上进行就医。



04
❌一到登山口就迫不及待,库库往上爬


登山前一定要先进行强度不太大的运动,以便有个适应的过程,锻炼需循序渐进。行前注意培养肌肉耐力,可以通过减轻负荷、增加次数的方式来进行锻炼。

不适度去把控自己的身体,容易发生一些高频危害身体健康的作为,有的人在连续熬夜、通宵和高强度工作生活下,选择爬山,方式一定要使用正确,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山峰和时间去释放压力。有的人经常爬山,但却感觉户外更累了,身体还出现了其他损伤疼痛?
这是由于大多数人因工作生活等原因,较少时间坚持运动也没有时间高频登山,一到周末就很勇猛,以此来弥补平日缺失的运动量。面对猛增的运动量,反而会很容易让日常“躺平”的肌肉、肌腱,造成运动损伤。此时就应调整节奏,缓慢爬升行走,切勿急功心切!



05
❌登山喝水,补水速度跟不上


大多数人在登山时身体都处于缺水状态,排汗、排尿和呼吸等都会让身体损失大量的水分。加上登山环境不便、高海拔饮水欲望减退、气温影响、自重太大,这就导致登山的时候,很多人往往不想喝水。

运动前和途中不注重补水,很容易导致运动疲劳,损害健康,影响运动效果。
登山后会口渴难耐,如果慌不择食,一口气喝个够、喝到饱,会感到更加疲劳。大量饮水的结果,只会导致身体盐分进一步流失,最终引发痉挛、抽筋。
一般来说,易出汗的人,最好每15~20分钟补充150毫升左右的水,切记要小口引用,登山及时补水,慢慢让身体适应,只要保证不感到口渴就行。


06
❌爬山时间过长,突然休息


一个大上坡剧烈运动后,身体正处于血液高速循环的状态(大多集中在肢体肌肉中),此时切忌立即停下来休息,更不能立即坐下休息。不然就像开车高速行驶中突然踩刹车,这无亚于惯性前倾的冲击力。

剧烈爬升或下降后,突然停下来休息,会造成大量静脉血淤积在静脉中,导致心脏缺血,阻碍肌肉恢复等。大脑也会因为供血不足、缺氧,从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果感到上坡上气不接下气,可以走得慢一点但一定不要停下,尝试做一些深呼吸动作,保证肌肉最大化的恢复,使血液趋于平稳。
其实只要30秒到2分钟的时间,就能从最难受的阶段到恢复正常呼吸,此时之前出现的胸闷症状都会消失,呼吸变深,心脏脉搏稳定,疼痛感也会消散。


07
❌一直爬,不停歇


有人爬山好胜心较强,觉得爬就要到顶;也有的人一味追求强度和速度,进行提升自己,也有的人,自我较强不听领队劝阻,或者独善其行;登山是为了健身,而不是竞争,锻炼都要循序渐进,过度的强度会适得其反。

对户外新萌来说,刚开始一定切勿追求大重量、大负荷、大强度、高难度动作的训练,应从小重量、低负荷、低强度、简单的动作开始训练。再随着自身训练能力的提高,逐渐增加运动量、运动强度,最后才进入高难度练习动作。

出发前正确评估自己的体力和户外能力,想想能否跟上同行者的速度或者进程再安排,最好不透支自己的膝盖。



综上所述,大家在爬山过程中,一定要把控自身体能,选择适合自己体能的爬山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入徒步群,及时获取活动信息

↓↓↓



添加你的「专属旅行小助手」
活动咨询/加入社群

↓↓↓



电话:18729066114(微信同号)



香蕉户外
专注于年轻人的户外旅行组织,90%的队员来自朋友的推荐,大学生,年轻人,逗比青年的聚集地,纯玩,深度给你炒鸡棒的旅行体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