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公历的10月7日、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度,为“寒露”节气开始。此时节,北半球阳光照射角度明显倾斜,地面接收的阳光热量显著减少,白天秋高气爽,夜晚冷若冰霜,因此“寒露”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
寒露三侯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此时是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二候雀入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想象飞物化为潜物,是古人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三候菊有黄华:“寒露百花凋”,但菊花偏偏在寒露时盛开。“满城尽带黄金甲”,写的便是寒露时节的菊花之盛。
寒露
节气医嘱
寒露
养生谚语: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
寒露
饮食提示
寒露虽寒,气候却是一年中最为燥热的时节,寒露前后是秋食进补最好的时机,秋季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这个时节可以一起吃一些芋头、南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等富含矿物质、维生素的蔬菜;梨、柿子、香蕉等润肺的水果,一些有清火润肺的功效的食物。
少吃辛燥之品,比如油炸品、韭蒜辣椒等,热性水果如榴莲、桂圆、橘子等,因为这些东西性热,导致口鼻干热、便干、咽痛、干咳等。
防秋燥,多饮水,最好是“早盐水,晚蜜汤”。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寒露
健康提示
秋季的特殊气候特点,极易发生“秋燥咳嗽”、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发作、胃病、风湿病、哮喘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老年人重点防范,结合老人的体质情况,积极控制原发疾病,警惕秋季易发病的发生。
配图丨视觉中国
来源/央视新闻、人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