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 寒露时节,这个地方要让老人暖起来!

文摘   2024-10-08 10:30   上海  

每年公历的10月7日、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度,为“寒露”节气开始。此时节,北半球阳光照射角度明显倾斜,地面接收的阳光热量显著减少,白天秋高气爽,夜晚冷若冰霜,因此“寒露”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



寒露时节到,荷败蝉噤,桐残叶黄,千里霜铺,鸿雁南归,各处呈现出一派深秋景象。


寒露三侯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此时是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二候雀入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想象飞物化为潜物,是古人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三候菊有黄华:“寒露百花凋”,但菊花偏偏在寒露时盛开。“满城尽带黄金甲”,写的便是寒露时节的菊花之盛。




‍‍‍‍‍‍


寒露

节气医嘱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此时是冷热交替的时节,温度下降特别快,防止感冒自然是第一要务。这个时节合理安排老人的衣食住行,及时让认知症老人增补衣物,增强锻炼,来确保老人的身体健康。




寒露

养生谚语: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



老话说:“白露白茫茫,寒露添衣裳”“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人体阳气逐渐收敛。因此,寒露后不宜再“秋冻”,应添衣裳要避免受凉,尤其要注意肩颈、腰背、脚部的保暖;因为“病从口入,寒从脚起”。足部保暖,防止寒从足生,脚离我们的心脏最远,血液供应不足,保温性能差,所以双脚的保暖格外重要。

寒露不露脚


避免精神刺激


秋令肃杀,自然界凄凉的景色容易导致老年人悲观伤感的消极情绪。研究发现:不良的心理刺激,会抑制人体免疫防御功能,易致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紊乱。因此,要特别注意认知症老人的精神保健。





寒露

饮食提示



寒露虽寒,气候却是一年中最为燥热的时节,寒露前后是秋食进补最好的时机,秋季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这个时节可以一起吃一些芋头、南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等富含矿物质、维生素的蔬菜;梨、柿子、香蕉等润肺的水果,一些有清火润肺的功效的食物。


少吃辛燥之品,比如油炸品、韭蒜辣椒等,热性水果如榴莲、桂圆、橘子等,因为这些东西性热,导致口鼻干热、便干、咽痛、干咳等。


防秋燥,多饮水,最好是“早盐水,晚蜜汤”。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寒露


健康提示



 秋季的特殊气候特点,极易发生“秋燥咳嗽”、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发作、胃病、风湿病、哮喘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老年人重点防范,结合老人的体质情况,积极控制原发疾病,警惕秋季易发病的发生。


配图丨视觉中国

来源/央视新闻、人卫健康

退休申活
传政府涉老信息之声,言日常退管工作之事,展申城老人风采之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