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找到杨某了,不过这里有点远,你们能来吗?”
“只要能找到被执行人,路再远,我们都要去。”
“他在丽江玉龙县石头白族乡下面比较偏的小村子里做工,每天6点多会出门,我已经到了,我随后将位置发给你们,请你们尽快来。”
“既然杨某出门早,我们会比他更早。”
这是一件“普通”的案子,欧某与杨某曾是一起做工的工友,2019年杨某因资金周转困难,向欧某借款30,000元。几经催要,杨某始终未偿还借款,为此欧某特起诉至宣威市人民法院田坝法庭。
经调解,杨某承诺按期返还欧某借款30,000元。但履行期限已至,杨某不但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甚至还玩起了“失踪”。欧某无法联系杨某,无奈之下只能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经田坝法庭干警多次查询发现,杨某常年在外务工,无法确定住所地,其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执行似乎停滞了。直至最近,欧某联系了田坝法庭干警并提供了杨某的行踪信息。
接到欧某电话后,阿法官随即带领法庭干警出发,当晚凌晨2点便赶到了玉龙县石鼓镇,石鼓镇距离目的地石头白族乡桥头村还有一段路程。稍作休息后,田坝法庭干警们继续出发。伴着黎明,法庭干警一行人终于到达了杨某家门口。
寒冷的空气冻得大家瑟瑟发抖,天还在黑漆漆的,周围什么也看不清楚,旁边的小溪水哗啦啦地响。抬头看,月亮高悬,月光虽不是那么的明亮,可那一方皎洁,清清地泻在路上,将身影缀得斑驳。
“这就是他住的地方,应该还没有起床”欧某搓着冻僵的双手哆嗦着说。
干警们透过围墙往里看,院里一片漆黑。
“这样,杨某还在睡觉,我们把警车开过来,在他家门口守着,等他出门后我们在行动。”因不清楚屋里的情况,阿法官决定让大家返回车内等待,边等待边与大家讨论稍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安排。
约莫半小时后,杨某家屋里的灯终于亮了。这时干警们迅速下车,敲响了杨某家的门。杨某一开门便看见了警车,显然有些吃惊。干警们出示证件说明来意。
“我知道我欠欧某30,000元,但我现在没有钱偿还,你们要抓我么管呢抓。”杨其一直表示自己现在无力返还欠款。
“拘留只是一种手段,还钱才是目的,我们要的是你还钱。”面对杨某的态度,阿法官也有些许无奈。
几经劝说下,杨某请求法官让其将工人送往工地后再回来处理本案。为了不影响其他工人务工,阿法官同意了杨某的请求,同时又担心找不到杨某,随即安排了一名干警与杨某同乘,一同送工人前往工地。待杨某返回到住处后,负责帮助杨某煮饭的工人已经生起了火,冻僵了的执行干警与双方当事人围坐在火塘边,开始了调解工作。
“法官,我真的不是故意赖账,我们现在确实很艰难,工程款没有结算,工人每天的吃喝都得我先负担着……”
“你说的情况我们也能理解,但是你也要替申请人想想,案件调解后你一期都没有履行过,且拒听电话、拒回信息,有困难你要主动与申请人协商,争取得到他的谅解,而不是逃避……”经过阿法官反复沟通,耐心释法,杨某希望可以与欧某协商解决。
最终,经双方协商一致,杨某当场履行8000元,剩余22,000元约定于2025年5月底前履行。同时杨某找到了荣某为其担保。至此本案顺利结案。
“这里离镇上还很远,而且路上都没有餐馆,你们等着,我煮面条给你们吃完再走吧!”达成和解后,担保人热情地邀请干警们吃饭。
“那不可以,这是工作纪律。再说了,如果今天我们吃了你的面条,后期你们不按承诺履行,那我们如何强制执行?”阿法官玩笑似的笑着回答并严肃叮嘱被执行人及担保人一定要严格按照和解协议履行。
回程的路上,太阳逐渐露出了笑脸,金色的阳光照着远处的山峦,虽然身心俱疲,但大家的心都逐渐明亮了起来。
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法院执行干警是一个特殊职业,多少个春夏秋冬,我们只希望用自己的真心和赤诚,换来群众的幸福生活。执行虽难,但我们一直在路上!
来源:宣威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