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博客发过“非TOP16球员的排名赛决赛一览”,统计历史以来有非TOP16球员参加的排名赛决赛。但自2010/11赛季赫恩执政以来,特别是自2016/17赛季取消大小排名赛区别后,非TOP16球员进入排名赛决赛、甚至夺冠的数量大增,导致前文数据的统计量大增,统计的意义也大为消解,精力有限无力为之。相关问题也可参见:数据统计那些八强半决赛不见TOP16球员的斯诺克排名赛。
另外相关数据比较也可见端倪,如:截止2016年印度公开赛,斯诺克历史上287次排名赛决赛(不包括小型排名赛),其中有102次决赛能看到非TOP16球员的身影,占比35.5%,非TOP16球员拿下44冠,占比15.3%。而2016/17-2018/19三个赛季,59项排名赛,有28项排名赛有非TOP16球员进入决赛,占比47.5%,非TOP16球员拿下15冠,占比25.4%。
因此,数据精简,只统计决赛双方均不是TOP16球员的排名赛决赛。
本文榜单上,近几年的数据占了很大比重,那些低奖金的排名赛成了本数据的大温床;而特殊赛制的单局限时赛,自2017年转为排名赛后,连续四届没有TOP16球员进入过决赛。
数据会不定期更新。
(黄色标记表示决赛双方的世界排名均低于32位。)
【备注】
之前榜单上还有2017年北爱尔兰公开赛决赛,马克-威廉姆斯v颜丙涛。当时算进去,是算该赛事的种子世界排名,当时马威是第17位。但之前的上海大师赛后的世界排名(非种子排名),马威是第16位。现采用该世界排名,故删去该条。
【另附:2019年印度公开赛以前非TOP16球员进入排名赛决赛的相关数据】
榜单上有几项数据还是有一定意义:
1. 榜单中有三名球员的排名为“无”,分别是:
(1)特里-格里菲斯。因为当时的世界排名只根据以往三届世锦赛的战绩评定。因此1979世锦赛之前,有排名的球员只有26位。而格里菲斯又是初次参加世锦赛,因此没有排名。当年参加世锦赛的球员也总共只有35位。因此如果要强算排名,格里菲斯排名可在第27-35位。是届世锦赛,格里菲斯经过两轮资格赛后,进入正赛16强,最终杀入决赛并击败丹尼斯-泰勒夺冠。
(2)詹姆斯-瓦塔纳。瓦塔纳杀入1989亚洲公开赛决赛时,属1989/90赛季,也是瓦塔纳转入职业后的第一个赛季,无确定排名。该赛季列入排名榜的球员共约158人,有确定排名的球员是138人(包括部分已退役的球员),实际参加职巡赛的球员基本为128人(上述依据cuetracker的资料)。1989亚洲公开赛,瓦塔纳从资格赛第一轮开打,杀到决赛,共8轮比赛。该赛季结束后,瓦塔纳的排名迅速窜升到第32位。
(3)安德鲁-希金森。希金森2004/05赛季降级后,通过庞汀斯(Pontin’s)的比赛于2006/07赛季重返职巡赛。多家网站的资料显示,该赛季希金森身处96人职巡赛球员大名单,但无确定排名。不过,有一份维基的资料显示(http://en.wikipedia.org/wiki/Snooker_world_rankings_2007/2008),说希金森的排名是110位。2007年威尔士公开赛,希金森从资格赛首轮打起,正赛打出147,并一路淘汰希金斯、卡特、马奎尔等名将杀进决赛,决赛手握3个赛点然憾败于尼尔-罗伯逊。赛季末,希金森排名窜升到第44位。
2. 两项斯诺克世界纪录:
(1)大卫-哈罗德,1993年亚洲公开赛夺冠,当时排名第93位,是目前排名最低的排名赛冠军。
(2)傅家俊,1998年大奖赛进入决赛,当时排名377位,是进入排名赛决赛排名最低的球员。
相关斯诺克世界纪录,后期会陆续推送。
【相关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