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男生当众暴打亲妈,有个细节特别可怕

情感   2024-09-21 21:21   浙江  


文字 | 刘娜

首发公众号 | 闲时花开




儿子·暴打

12脚。

在那个广为流传的1分30秒的视频里,山东那个男生,至少踹了亲妈12脚。

事发小区门口,母子二人走出来,十六七岁的男生,对着四十来岁的妈妈一直骂骂咧咧,嘴里不停重复说着充满攻击、实则自辱的“X你妈”。

——或许之前,男生就已殴打了妈妈,只是目击者的视频从这一刻的殴打开始拍。

男生边骂,边对着看手机的妈妈,上前猛踹一脚。

还不解恨,他又用手,恶狠狠地推搡了妈妈的后背,紧接着又狠狠地补上一脚。

背部和臀部连续遭到儿子暴击的妈妈,趔趄向前摔出三四米后,狠狠倒在地上。

白色的裤子,都被儿子打得褪到胯下,裸露出内裤和腰部。

妈妈倒地后,儿子不顾旁人劝阻,疯狂上前,对准侧身倒下的妈妈的左胯,狠狠飞踢一脚。

妈妈从地上缓慢爬起来,男生手脚并用地再次扑向妈妈,先是用双手凶狠地推搡,而后用脚连踹三脚。

实在看不下去的邻居和保安,走过来,将打红了眼的男生和妈妈拉开。

男生情绪激动,挣脱好心人的劝阻,再次扑向妈妈,一边辱骂,一边动武。

紧接着,保安和好心人将男生围堵在一家商户门前,有个好心人呵斥男生:

“不要打了,放下你手里的东西!派出所的人一会儿就到……”

男生手中疑似还握着小刀类的凶器。

好心人的话还没说完,男生撒腿就跑,以百米冲刺的加速度,再次冲向站在不远处的妈妈,对着妈妈又是一阵手脚并用地暴打——凶狠推搡+飞脚连踹。

从妈妈捂着胳膊的动作看,疑似胳膊被儿子打伤。

越来越多的好人心聚集过来,把发疯的男孩团团围住。

派出所民警到来,将男生拷走。

这,就是发生在9月15日的山东男生街头暴打亲妈事件全过程。

同为母亲,我以看似客观理智的笔触,敲下以上文字时,双手其实微微颤抖,内心一直连连发问: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这个该杀的熊孩子,缘何对亲妈如此歹毒?


妈妈·沉默

相信很多朋友,看了以上事实后,都和我一样悲哀愤怒。

只是,作为略懂心理学的前记者和写作者,我在观看整个视频时,还洞见这样一个细节:

被暴打的妈妈,始终如一的沉默态度。

以事实阐述。
首先,一开始妈妈被儿子辱骂暴打时,旁边人就上来劝阻,妈妈以极其平静的口吻,说了这么一句话:
“别管他,别管他,让他揍,让他揍。”

妈妈这句话刚出口,儿子就开启新一轮对妈妈的暴打。

她在大庭广众之下,允许儿子暴揍她,儿子恼羞成怒之下,如妈妈所愿。

其次,在整个被儿子暴打的过程中,妈妈的眼睛始终没有移开手机

不管是小区门口的暴打,还是好心人介入后广场的暴打,抑或后来儿子加速度对妈妈的追打,妈妈自始至终都在看手机

相比儿子残暴凶狠地发疯,妈妈一直更关注的,是手机里的信息——不管那个信息是什么。

最后,妈妈自始至终都没有呵斥和反击,更不要说求救和哭喊,只是任凭儿子施暴。

整个被打过程中,妈妈的态度一直是逆来顺受,不反抗不回击,甚至不求助不逃跑。

就好像,她对这样的伤害司空见惯,又好像,她对这样的攻击默认允许。

暴戾狂躁、追打追杀的儿子,沉默隐忍、波澜不惊的妈妈。

如此强烈的对比,让我想起了一桩旧事——


旧闻·雷同

2021年12月20日,江苏常州。

一位15岁女生,当街殴打亲妈的视频,传遍全网。

起因是,女生的手机坏了,妈妈答应买新的,到了手机店门口,妈妈又反悔,不愿给女儿购买。
女儿委屈地哭了,大声斥责妈妈,和妈妈吵起来。

因事发地是繁华商业区,很快引来旁人围观。

女生和妈妈推搡起来,围观者惊呼“现在小孩好恐怖,不买手机就打妈妈”。

人群越来越多,女生催促妈妈离开,妈妈原本推着电动车要走,但忽然停下来,像个木头人一样,坐在电动车上,任由女儿发疯,任由旁观者录像。

这时,女生突然就崩溃了,披头散发地用手暴击妈妈的头盔:

“你走不走?走不走?走不走?”

妈妈依然不走,看客越来越多,女儿越来越崩溃,对妈妈殴打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妈妈承受着女儿的殴打,始终一句不说,一步不移。

女孩一边爆捶妈妈,一边尖叫着哭起来,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直至最后,警察到来。

调解后,妈妈答应了给女儿买手机,母女两个人买手机后心平气和地离开。

江苏常州女孩爆捶妈妈事件,和山东青岛男生殴打妈妈事件,相同也不同

相同的是,都是暴戾的孩子+隐忍的妈妈。

不同的是,不管是暴力还是影响,后者都更恶劣。

知情人说,山东男孩暴打,是因向妈妈要钱没被满足。

不管怎样,殴打亲妈,都是必须谴责的。

一个人对生养之人的残暴,折射出他对众生的冷漠。

不值得辩解和同情。

亲子关系,是家庭系统的一部分。

孩子当街暴打亲妈,家庭内部一定生了病。

要么是溺爱导致的惯子如杀子,孩子在无底线无边界的娇惯中,从小就无法无天,以至于长大后肆无忌惮地殴打亲妈;

要么是家庭成员之间经常上演暴戾,孩子是暴力的传承者,模仿其他家庭成员对妈妈的方式,毫无顾忌地伤害妈妈。

教养,很多时候是自食其果的报应。

要看见并承认这一点。

但,我今天最想分享的,是亲子关系中最隐秘又疼痛的真相——

隐性攻击。


攻击·绝望

什么是隐性攻击?

简单说,就是一个人和父母、爱人、孩子或朋友在一起时,总是用被动示弱的方式,成功把对方激怒。

他表面看起来沉默寡言、隐忍逃避、逆来顺受,实际上他在用冷漠无视的情感虐待把对方逼到绝望境地。
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

无回应,才是人间绝境。

有回应,就有关系流动。

两个人发生矛盾和冲突,能吵起来、打起来,都是好事。

可怕的是,一方咄咄逼人、发疯发狂,另一方毫无反应,犹如死人。

毫无回应的那个人,冒充老好人,让崩溃的那个人,成为旁观眼中的作恶者。

很多时候,一方越冷漠,越无视,越没有反应,另一方越抓狂,越愤怒,越想要纠缠。
当街暴打妈妈的山东男孩,活该被警察抓走拘留,但任凭他怎么殴打都看手机的妈妈,就完全是无辜的吗?为啥不反揍熊孩子!

常州爆捶妈妈头盔的女孩,活该被舆论谴责审判,但她出尔反尔、像个木头人那样任由女儿被围观者拍摄的妈妈,就没有一点责任吗?知不知道关门教子!
我愿意谈谈大人的责任。

因为我们是大人,是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是孩子看世界的镜子——


关系·真相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亲子实验。

心理学家让妈妈和几个月大的小婴儿,进行正常而亲密的互动。

妈妈看着孩子的脸,摸摸孩子的小手小脚,咿咿呀呀说话。

不管妈妈说什么,小婴儿都很放松,很开心。

妈妈和他通过肢体和语言的沟通,让他在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中,得到安全感和归属感

然后,心理学家让妈妈停止说话,保持沉默,面无表情地像个木头人那样,待在孩子旁边。
小婴儿发现了妈妈的异样,开始想法做出动作,发出声音,吸引妈妈注意。

妈妈继续面无表情、无动于衷。
小婴儿尝试和妈妈多次互动后,发现妈妈依然毫无回应,开始暴躁不安,崩溃大哭,甚至不停伸手,试图去打妈妈的脸。
小婴儿是要真的打妈妈吗?

不,不,不。

他只是在通过激烈的反抗,吸引妈妈的关注。

这个著名的“静止脸实验”,道破了亲子关系的终极秘密:

最好的亲子关系,不是没有争吵和分歧,而是就算有冲突和误解,只要它是互动的,流动的,鲜活的,有回应的,它就是安全而亲密的。

最糟糕的亲子关系,不是一直鸡飞狗跳、暴戾苛责,而是一脸麻木冷漠的父母,加上一个暴躁愤怒的孩子。

从来不替暴戾的孩子伸冤。

也向来不觉得一切都是父母的错。

我只是带领更多人,穿越情绪的迷雾和戾气,看见关系的内核和真相:

活着的关系,哪怕有伤害,也是好的。

死了的关系,哪怕看起来很好,也是有毒的。

相比豪车豪宅学区房,为人父母我们最需要给孩子的,是持续而温热的能量场:
有回应,有接纳;
有看见,有理解;
有引领,有方法;
有碰撞,有靠近;
有流动,有希望。
是的,亲爱的:
你热气腾腾地回应着,你的孩子就会生机勃勃地成长着。

因为这世上最好的爱,不过是——
“我在,我看见你,我走向你,我们一起想办法”。

周四愉快。

感谢你读到最后。

点个“赞”+“在看”,并“分享”给更多人看。
娜姐福利

点击领取👇👇


春天卖断货的枇杷干终于补到货了!

好吃又润肺

39.9到手3袋!


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情感专栏作家,文艺也理性,温柔也死磕。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说明。


睡前树洞
关注我,让你脱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