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Preface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昆明理工大学迎来了七十华诞。
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始终秉承“科技强馆,人才兴馆,服务立馆”初心,守正创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推进高质量、创新性服务为引领,全身心助力于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已发展成为内部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服务便捷,多功能的现代化大型图书馆,是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育人的重要基地。它以其特有的教育和服务职能,在学校教学科研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馆现有馆舍面积近5.6万平方米,纸质文献总量 342余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5500余种,现刊886份,电子图书309万种,数据库164个,文献资源覆盖了我校各个学科和专业,同时,图书馆还是CALIS、CASHL成员馆、CADAL 共享单位,扩展了馆藏的外延。为全国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之一,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西南地区有色金属专业文献信息中心”。2004 年被教育厅评为先进图书馆。阅览座位3458个,周开放时间105小时。实行集藏、借、阅、查、管为一体的服务模式,对读者实行全开架借阅服务。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70年里,昆工图书馆人将青春与才华献给了这片热土,为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建设献智献策、尽心竭力。以恪尽职守、默默耕耘、求实创新的优秀品质,形成了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精神,在历史长河中谱写着华彩篇章。
岁月不居,日月如流。满怀着对历史和前辈的崇高敬意,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推出了图书馆馆史展,回溯历代昆工图书馆人的奉献与坚守,再现昆工图书馆的发展和变迁。
历史沿革
Historical evolution
1954 年,昆明理工大学初创时期,图书馆设于二号教学楼,工作人员7人,非独立馆舍100平方米。馆藏 3.53 万册。藏书主要由原云南大学工学院、贵州大学工学院、重庆大学冶金系和西昌技术专科学校等院系调拨。六十年代,图书馆迁入四号教学楼。
1978年4月,图书馆由四号教学楼迁入新建的馆舍(现为校档案馆),该馆投资 75.16万元,面积5158平米,阅览座位715 个,藏书44.52万册,人员增加到25人,自此图书馆第一次拥有了独立馆舍。1994 年,在四号楼拆除后,原址重建的新图书馆启用,馆舍面积14540平方米,投资1470 万元,这就是现在的莲华校区图书馆。
1999年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2002年白龙校区图书馆建成开馆。图书馆形成了三校区办馆格局,即莲华校区图书馆、新迎校区图书馆、白龙校区图书馆。随着学校呈贡新校区建设的逐步推进,2008年4月,呈贡校区图书馆奠基并开工建设。
2008年9月,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新校区迎来第一批学生,呈贡新校区临时图书馆也开始运行,这是图书馆历史上同时运行4个分馆的特殊时期。
2010年12月,学校在新迎校区成立了城市学院,新迎校区图书馆划归城市学院单独管理。
2011年7月呈贡校区临时图书馆完成了历史使命,开始为向新馆搬迁做准备。同时,白龙校区图书馆随白龙校区划归西南林业大学,搬迁准备工作也一并开展。
2011年10月下旬,呈贡校区新馆建成,交付图书馆,11月文献搬迁开始,呈贡校区临时图书馆和白龙校区图书馆撤销。莲华校区图书馆也对馆藏布局做了调整,部分文献调入呈贡新区新馆。
2012 年1月4日,呈贡校区图书馆开始运行,形成了以呈贡校区图书馆为主馆,莲华校区图书馆为辅馆的运行格局,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借书证的“前世今生”
“Past and present” of library card
借书证是读者进入图书馆借阅书籍的凭证。一张小小的借书证,不仅见证了一个人的成长,也见证了图书馆70年的发展变迁。通过展示不同年代的借书证,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一代代读者对知识的热爱,也展示出图书馆由古朴变现代,由人工变智能的小历史,更能感受到国家发展变化的大历史。
这几枚20世纪 50-70 年代的借书卡,为昆明工学院图书馆成立早期的手工编码纸质版的借阅凭证,需人工填写身份信息。繁体字、最高指示、毛主席语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读者借走图书需手写书名,归还图书则以盖章为证。
这些20世纪70-90年的借书卡,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借书流程。当时图书馆还没有实行开架借阅,读者借书还需要填写索书单,由图书管理员进书库找书。然后抽出图书后的书袋卡,在出纳台请读者填写书袋卡,使用借书证借书。当时在流通组上班的图书馆员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跑库”,“跑库的工作强度很大也非常累,我们就像梭子一样每天在图书馆库房内穿来穿去。”
20 世纪90年代开始,借书卡更名为读者证,并开始使用过塑的技术更好的保护读者证不受损坏,同时读者入库开始逐步放开,但仍有一定限制,只有工学院教师、助理工程师及其相当的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科技人员、副科级以上干部、获大专以上文凭、二年级研究生才可入库,其他人员是不能入库的,特殊情况除外。且入库时,在入口处签名登记,交入库证,向管理人员领取入库牌方可入库。
2000 年代,读者仅凭借身份证就能办理借阅证,由工作人员将读者资料输入电脑,并发给读者条形码借书证。读者借还书时,需将借书证和书籍的条码让工作人员用电脑光笔扫描,才算完成借书。读者信息录入由人工变为计算机录入,逐步告别手工化操作。
2008年后,随着图书馆的不断发展,读者服务日益精进,读者证从形式到内容也焕然一新。借书证与校园卡功能融合变成一卡通,包含了入馆识别、图书借阅等功能,使用更加便携。依托信息技术支持,以读者证为中心延伸的服务功能日益强化,如个人借阅信息,网络图书馆,网上查书续借等功能,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提供日趋人性化的读者服务。
2003 年昆明理工大学借阅证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及RFID技术越发成熟,自助服务概念的提出,出现了虚拟借书卡,2019年图书馆自助借还书机开始使用。2021年图书馆实现电子借阅证扫码入馆及借书,2024年图书馆实现刷脸进馆、刷脸借书。
70年弹指一挥间,通过介绍展示借书证的变迁史,我们能看到时代发展的缩影。虽然信息革命和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去图书馆看书不再是唯一的选择。但图书馆无疑是知识传承和文化传播最好的传承方式,慢慢变迁的是借书证的形式,不变的是一代代图书馆人服务的热情,以及一代又一代读者对知识的热爱。
时代记忆·图书馆里的老物件
Time memory
时光马不停蹄
伴随昆工图书馆走过
70 年的奋斗历程
那些陪伴
图书馆人的老物件
静静的躺在
图书馆一角的小屋
推开门
时光穿越成卡点
这些被尘封的老物件
真实地诉说着往事
一张“老照片”
封存一段遥远的青春回忆
珍藏一个时代的旧时光
它们缄默的存在
却真实地诉说着那个泛黄的年代
那个遥远的图书馆的故事
手写海报
印章之美·图书馆里的老物件
The beauty of seals
一枚小小的印章
彰显着诚信和文化
勾勒出图书馆的历史空间
承载连接着图书馆的过去与现在
纂刻的艺术之美
集结在这方寸之间
跃然于纸上
图书馆各个时期的藏书章
图书馆各个时期的业务章
服务育人·图书馆学习中心建设
Service and education
大学图书馆学习中心建设是支持学校“双一流”创建的新路径,无论从服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还是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来讲,面向未来的学习中心建设都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新时代育人范式探索上,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内涵,巩固和保持图书馆在大学校园中的学术核心地位。
为最大限度满足师生对文献资源的需要,图书馆坚持每周七天、每天15小时开放,周开馆时间达到105小时,实行全开架借阅服务,数字资源7*24小时开放。
人脸签到机
服务育人·学科分析、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科技查新、查收查引及信息素养服务
Service and education
学科竞争力是评价一所高校科研、教学、师资等能力水平的基本要素,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高校学科发展的整体水平,也是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图书馆于 2017年9月成立学科发展研究室,主动为学校的学科规划、学科建设水平提供分析服务。学科竞争力分析报告,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利用 InCites、ESI 学科分析工具,通过对 WebofScience 客观数据的提取和分析,检视我校各机构、各学科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可以为学校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和学科发展策略,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依据。
图书馆为学院、部门撰写学科分析报告
科技查新、查收查引业务是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支撑教学、科研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图书馆重点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
昆明理工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昆明理工大学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第四批23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中心拥有incoPat V4.0、德 温 特(Derwent)等专利数据库和专利分析工具,主要面向高校提供全流程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同时面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信息需求,推进产学研合作,支持中小微企业研发创新。
专利分析报告
图书馆信息咨询部 / 文献检索教研室为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开设四门文献检索课程,另外,在素质教育中心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并将课程思政融入信息素养教育,开展“三全育人”工作。
文化育人·图书馆书香校园建设
Culture educates people
图书馆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势,以创新手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建设书香校园。
“昆工追梦人”系列展陈,用身边人讲身边事,旨在激发全校师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励全体昆工人秉承“根植红土、情系有色、坚韧不拔、赤诚报国”的昆工精神,努力奋斗、追寻梦想。“昆工追梦人”品牌建设,是图书馆全面贯彻“三全育人”,发挥场馆和文化育人功能的重大举措。2022年12月“昆工追梦人”文化品牌建设被写入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成为学校思政教育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校领导为“昆工追梦人”揭幕
校领导参观院士长廊并指导工作
校领导参观“昆工追梦人”展
院士长廊:在二楼、三楼、四楼环形走廊立柱上,总共设置了 48 块展板,展示我校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戴永年院士团队、彭金辉院士团队以及灵长类转化与生物研究院季维智院士团队在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道路上的发展历程及科研成果、社会价值以及影响力,发掘教学与科研团队严谨、持之以恒、求真务实的精神,以及团结合作,开拓进取的人格魅力。
戴永年展:采用图文并茂的八大展板、2幅亲笔手书墨宝、院士证书、荣誉证书及奖章、工作笔记、工具书、实验室冶金真空炉、矿物标本等 50余件实物;20部著作、论文及手稿;60余幅老照片、大型纪录片《师道之戴永年》及展示真空冶金炉工作原理的科普小动漫等多方面展示了戴院士求学、革命、科研、育人的光辉人生历程,对全校师生有较好的教育与激励作用。
艺术空间:2023年4月成功打造了图书馆艺术空间,首次展出的是我校艺术传媒学院徐建德教授的近百幅绘画、书法作品,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具有视觉冲击的“艺术与阅读的灵魂对话”。看感性与理性碰撞 , 品艺术与阅读的对决,“跨界的超越-徐建德艺术展”再次展现“昆工追梦人”的风采,增强读者的艺术修养和美学教育,提升图书馆文化空间建设的艺术内涵。
校领导为“艺术空间”揭幕
“博见讲坛”文化传播品牌:图书馆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公益性系列讲座,内容涉及文学、历史、艺术、哲学、教育、法律、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积极开展多元化人文素质教育,更好地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读者分享会
艺术文化展览主题活动:2024 年图书馆举办“守赤心,传文脉”爱国教育“牵手”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展、“宋画全集展”、“昆明历史老建筑展”、敦煌艺术文献展等主题活动。
敦煌艺术文献展
党建书屋:“云岭先锋·党建书屋”是在该校廉政书屋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党建类藏书2.3万多册。学校以“品读经典·争当先锋”为主题,把党建书屋建成党员学习教育培训的平台和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场所。学校将党建读物学用工作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献展;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书香支部”创建活动。
展望未来
Looking to the future
回首过往,图书馆的每一个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一代代图书馆人的孜孜以求、不断探索、攻坚克难。通过举办馆史展览,激励新时代的图书馆人赓续传承、砥砺前行,保持对图书馆事业的赤诚之心,凝心聚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履好职、尽好责,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以及学校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图书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学校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任务,围绕学校“双一流”创建目标和建设特色鲜明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远景,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文献信息保障,为创建一流学科提供学科资源和信息服务,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脉脉书香承载着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丰厚的人文底蕴,几代人的默默耕耘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彰显着昆工精神。新时代,新征程,图书馆人将继续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励志创新、兴馆荣校,继续谱写图书馆的新篇章。
扫码关注我们
昆明理工大学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