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维权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下沉到哪里 ——铜仁市法律服务志愿队提升退役军人获得感

文摘   2024-11-11 11:24   贵州  
“最后的尾款本月应该到账了,这件事算是圆满解决了。”说起3年来的漫漫维权路,家住铜仁市碧江区坝黄镇的退役军人卢飞将最终解决的功劳归结在了退役军人法律志愿服务上。


  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落实好这“五好”要求,既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也是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全面推进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


  铜仁市紧盯退役军人权益维护痛点难点,组建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志愿队,用“新”理念构架法治服务保障体系,用“新”服务回应退役军人维权需求,全市退役军人获得感明显提升。



  服务跟着需求转


  在卢飞父亲经营五金的门面上,记者见到了卢飞。经及时有效治疗,因车祸而受伤严重的左腿恢复良好,行动与常人无异。


  3年前,就在距这间门面不足100米的街面上,卢飞因交通事故受伤,受伤部位经鉴定分别为九级、十级伤残。


  事故本身事实清楚,责任明确。但接下来的民事对接却因为牵扯车主、驾驶员、保险公司等多方而复杂起来。在事故后的两年间,卢飞及家人多次找到肇事责任方主张赔偿,但责任各方均不履行赔偿责任,事情就这样胶着缠绕,看不到解决的希望。


  转机出现在2023年。碧江区退役军人法律志愿服务的蓬勃开展,给卢飞一家带来了亮光。因卢飞为经济困难的退役军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当即享受到了开通法律志愿服务“绿色通道”的便利,经验丰富的律师王曼成为了该案件的代办者。


  “王律师来家里很多次,事件的过程问得很细致,我们不太懂法律,整理证据材料、写状子、出庭讲话,都是王律师全程帮忙办。”卢飞对王律师的辛劳很感激。


  在大量详实专业的证据面前,今年2月,肇事责任方终于接受了人民法院主持的庭前调解,达成赔偿协议。更让卢飞开心的是,协议约定的赔偿金额,比当初自己对接时主张的金额还多出了好几万元。


  “就算是到了执行兑现环节,王律师都还在经常过问,非常上心敬业。”卢飞说。


  在坝黄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已从事退役军人服务工作两年的田苗苗拿出工作台账,上面记载的退役军人来访记录里面,咨询和反映权益诉求类的内容不少。


  “退役军人常年在部队服役,回到地方后,很多现实政策和社会生活细节需要再熟悉,遇到权益类事件时,及时有效的引导和协助非常必要。”田苗苗说。


  在玉屏自治县田坪镇马溪村,78岁退役军人胡应科的老伴刘发花,一提起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志愿队对自己家的帮助,就一个劲地说感谢。


  他们的儿子在本镇的一个工地务工被拖欠了7000元的工资,要了三个月也要不来。镇里司法所的员工正好是法律服务志愿者,听说后主动帮助前往对接,在“懂行人”讲法理讲情义面前,老板很快就付清了欠薪。


  “他们还顺便来家里帮老胡和我做了体检呢,国家政策现在真的好。”刘发花说。


  这样的志愿服务案例,铜仁市还有很多。为全力实施退役军人法律志愿服务,铜仁市丰富法律志愿服务路径,采取“定点接访”和“流动办公”相结合,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志愿者“人熟、地熟、情况熟”的身份优势与“知法、懂法、能用法”的专业优势,推动法律志愿服务“上田坎”“进院坝”“下车间”,退役军人的法律服务需要在哪里,服务志愿队的旗帜就飘扬到哪里。


  “一句话,服务围着需求转。”铜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政策法规科周亚云说。



  一位志愿者的“贴心式”服务


  在构建全市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志愿队过程中,铜仁秉持社会资源整合思维,广泛吸纳法官、检察官、调解员、专职律师、公职律师、退役军人等各行各业热心人,形成服务合力。


  现任铜仁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任印松,就是众多志愿者中的一位。


  “他本身就是一位退役军人,又是一位国家法律职业资格A证持有者,更是一位资深志愿者,去年听说我们扩大组建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志愿队,就主动找到我们申请加入。”周亚云介绍。


  记者手上的任印松的资料显示,作为市场监管局志愿服务队和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他近三年参加铜仁市退役军人关爱援助行动志愿服务就达300多小时,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3000多小时。


  短发、语速快,“80后”任印松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明显的“军人范”。当兵11年,干过陆军装甲兵、空军飞行学员、伞兵、通信兵等军兵种的他,对退役军人这个群体既有感情,也非常熟悉他们的需求,而自己从事的市场监管行业,对社会生活的介入既宽且深,具有独特的身份优势,这是他选择主动加入志愿队的最大动因。


  “退役军人融入社会是需要过程的,由于对涉及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政策法规不甚熟悉,又缺乏经验,很容易遇到具体的权益方面的纠纷。”任印松说。


  在对服务对象提供法律志愿服务时,任印松坚持“以心交心,以公心换民心”,充分运用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及道德规范,对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规劝,通过表明自己的退役军人身份,与老班长“讲故事”“拉家常”,保持客观、公平、公正、依法,促成彼此互谅互让、自主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矛盾纷争,很受当事人信赖。


  数据显示,他围绕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拥军优属、教育培训方面开展法律咨询100多次,围绕劳动关系、婚姻家庭、交通事故等常见法律问题,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指引等服务20多起。同时还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上门普法、送法下基层等形式,面向退役军人和他们开办的市场主体普及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行政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成为退役军人眼中“贴心”的人民调解员、“暖心”的法治宣传员、“热心”的法律志愿者。



  采访中任印松给记者说起了两个小故事。


  一件事发生在去年4月的一个早晨,退役军人张某在城区发生交通事故,现场有人受伤。张某第一时间竟然是给他打电话,寻求帮助。他边电话指导张某积极救助伤者、保护好现场、报警报急救,一边赶往现场,现场提供法律帮助,全程协助处理完毕才离开。“你来了我就有靠山了!”张某感激不尽。


  另一件事则发生在印江。一位退役军人准备投资兴建一家红苕粉加工企业,辗转找到任印松给建议。任印松当即查阅了铜仁市甚至全省的红苕粉产业现状和主要厂家的技术、规模、市场情况,最后以资深市场监管人的视角给了他中肯的建议,在多方权衡下,这位退役军人认识到自己计划的盲目性,心悦诚服地放弃了“野蛮上马”。


  “我的信息志愿者APP上能找到,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志愿队公示里找得到,有需求,我就一定帮。”任印松说。


  11支志愿队活跃城乡


  去年10月,为进一步深化退役军人法律志愿服务,铜仁市对此前广泛开展的法律志愿服务活动和力量进行重新整合,甄别遴选了105人组建11支法律服务志愿队,精准下沉到市、县两级,提供法律咨询、参与矛盾化解、开展法治宣传、协助司法救助。


  田谷是一名专职律师,每逢周三,他都会到铜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司法调解室去“坐班”,为需要法律援助的退役军人服务。截至目前,他已为数十位退役军人提供了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内容涵盖就业权益、退役安置、家庭纠纷等多个领域。


  田谷是出了名的严谨,接到咨询,再晚他都会一丝不苟地写出法律建议,耐心细致地讲清讲透,许多退役军人在遇到法律难题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田律师”。



  为了切实发挥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志愿队的工作动能,铜仁市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细化。


  精心设计顶层新模式,将法律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变群众上门为联动下沉,组织“专业人士”主动上门,真正成为退役军人的法律顾问和家庭律师,形成纵向协调、横向联动的良好服务模式。


  健全矛盾化解新机制,联动政法、检察、教育、民政、人力资源妇联、残联等部门做好司法救助和社会救助有效衔接,完善调解、援助、仲裁、诉讼等有机衔接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促进点对点衔接、实打实化解,截至目前,累计调处纠纷124起、调处成功率90.6%以上,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94次,化解信访苗头案件25件。其中尤其是维护困难退役军人在移交接收、退役安置、抚恤优待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工作方面成效彰显。


  推进民生问题新治理,推动法律服务志愿队进村入户,第一时间发现矛盾纠纷线索,及早将可能侵害退役军人的风险点消除;深入基层“诉源治理”,将案情简单、适用于简易程序的纠纷化解在立案前,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以及当事人时间、精力和诉讼成本。当好社区“和事佬”,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早调处”;发挥法律志愿服务主力军作用,累计出动志愿者2500余人次,开展志愿服务130余次,推动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


  拓展普法宣传新渠道,把每一次法律服务都当成一次现场普法,尤其是聚焦法律保障、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及反电信诈骗、反养老诈骗、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内容,对退役军人及其优抚对象提供“定制式”“点单式”法律服务,必要时志愿者还提供上门服务。结合群众多样化的法律服务需求,精选法治宣传题材,至少每月集中性开展一次法律知识讲座或咨询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宣讲34场。



推荐阅读


1.政策微故事
2.欢迎转发,贵州为烈士寻亲名单公布

3.贵州省八批优惠优待项目清单汇总→

文章来源:天眼新闻
编辑:甘业进
核发:蔡琳莲
统筹:刘   俊

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权威发布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相关信息,解读退役军人相关政策,全心全意为贵州省退役军人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