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夜读丨三十的火 十五的灯(节选)

时事   2025-02-11 21:37   重庆  



春节,这个承载着无尽趣味与期盼的节日,对于成年人是周而复始的忙碌与欢聚,而对于童年,从备年到送年,每一处细节都是封存于记忆深处的美好时光。今天为大家分享作家张宏琼的文章《三十的火 十五的灯》(节选)。



三十的火 十五的灯(节选)


作者 张宏琼
“长不过路,短不过年。”春节的感觉总是有点梦幻,短短几天,心急如焚准备了一年,轰轰烈烈喧嚣几日,周而复始,乐此不疲。这是成年人的年。童年记忆库里封存着的,却是对于“年”的无尽趣味儿和情真意切的期盼。


腊月二十八,一年的农活基本停歇,“年”排上了日程。奶奶要在这两天备齐从腊月三十至正月十五招待拜年客的所有吃食,目标是顿顿好酒好肉,随手可取。


喜气洋洋闹元宵,花船上门送吉祥。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

这两天,奶奶和母亲就像是两只勤劳的飞蛾,穿梭于灶房柴房间,推磨、烧火、起扎,一刻不停。


当热腾腾的年夜饭摆上了桌,一家人围坐在火铺上,欢欢喜喜享受着这份富足与难得的安适。


年饭吃毕,三十夜的火浓重登场。爷爷和父亲各自负责火铺里的火塘和院坝里的篝火。爷爷把挖来的疙兜深深埋在火塘里,边上摆放少许干柴,再踏上一圈白天才备好的青杠柴块,火塘里立刻噼噼啪啪一阵炸响,熊熊的火焰把整个屋子都烤得温暖无比。


这三十的旺火,得足足烧一晚。爷爷守着这堆火,喝茶抽烟一整晚,他的任务是听什么鸟会在初一的早上叫响第一声,这很重要,预示一年的天气和收成,这叫守夜。


村民们一起包汤圆,喜迎元宵节。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除了这三十的火,就数十五的灯了。


到了正月十五,年也算是到了尽头。更何况十五了,要体面地过一个元宵节,很多菜都得重新准备,不讲究的人家也就凑合地过了。但十五的灯却不可或缺。


只等到天都完全黑尽,远远近近、家家户户都亮起黄晕的灯,我和弟弟才走出家门,把油篙集中点燃,在自家土地的边缘隔一步插上一支,隔一步插上一支,这叫插路烛。


看着自家那一圈圈热火朝天、熊熊燃烧的烛光,心头是满满的成就感!然后,我们心满意足回到院坝,欣赏着对面山坡上漫山遍野的火烛。那些烛光呈一层层梯田的形状,把整个山野都照得灯火通明,煞是好看!


此时,远远的锣鼓家什声音响起,人声鼎沸的一支队伍朝我家走来,两只大狮子上蹿下跳地来到了院坝。在院坝表演一番后去到堂屋,堂屋早早就摆了一张八仙桌。只见一只狮子轻轻一跃便跳上了桌,左晃右晃几下挪开一地,另一只也翻身上桌,两只狮子叠起了罗汉。最后,索性两只狮子完全直立叠了起来,足足高过担梁的一个头,轻松拿下红包。


村民在表演舞狮。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狮子拿到红包,敲锣打鼓离开院坝,去向另一家。我和弟弟一直送到路口,再目送狮子队伍翻过山头,连锣鼓家什的声音都听不见了才回来,失落感也随着狮子灯的落寞而升起,那是对年的无比眷念。


对面山头的路烛已经熄灭了许多,这年的滋味儿,也随着十五的灯的熄灭而结束。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也在此刻生根发芽,随着春天而开花……

栏目请点击>>>

《新重庆·夜读》

本文选自重庆日报《两江潮》
出品:刘长发
监制:张红梅 周秋含
策划:单士兵 张一叶
统筹:吴国红 康延芳 马京川
栏目主持:朱丹红
本期朗读、音频制作:蒲玉
编辑:刘洲
主编:马京川

审核:李露

将重庆日报设为星标

权威信息 第一时间掌握

突破90亿元!中国影史首部!


WTT修改赛事规定!
本期视频推荐

更多精彩视频

关注重庆日报抖音号、视频号


新重庆-重庆日报
反映时代声音、回应群众关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