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之际,云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当下经济形势,为地区发展锚定航向。
答好“群众持续增收之问”,“持续”二字重若千钧,它释放出一种信号:各级干部作为这份答卷的执笔者,在促农增收的思考上,需要谋划得更为长远。
每每到基层调研,省委书记王宁都会向地方一把手询问:“群众当前收入靠什么?”“收入怎么样?”“今后3至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收入的增长点在哪里?”“能不能持续增收?”……要答好这些问题,需要对当地资源优势如数家珍、对群众增收机制有着深谋远虑。
当前,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等产业优势日益凸显,为促农增收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随着旅游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旅居云南”成为新时尚,农民变身民宿主人、参与民俗文化表演、开展经营特色餐饮……增收渠道在文旅融合中持续拓宽。
曲靖的土瓜冲村,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随着乡村旅居产业蓬勃兴起,曾经闭塞、老旧的“空心村”,正焕发着新生机。
地方一把手作为“领航员”,不仅要聚焦眼前,更要将目光放得更长远。统筹土地、资金、人力等要素,打破乡村产业“散小弱”困局,将发展优势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钥匙。
答好“群众持续增收之问”,还要紧紧抓好联农带农机制这一关键纽带。当前,全省联农带农机制覆盖率已提升至65%,除了大家熟悉的“334”“622”等利益联结模式外,一些因地制宜的创新模式也应运而生。
以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为例,当地探索建立“光伏+”联农带农机制,将土地、光照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企业每发“一度电”,就向村集体反哺“一分钱”。这“一分钱”,让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
正如会上提出的“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各级干部要主动去想、去谋,要思考如何以资源换增收、以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共赢。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不仅是诗意栖居,更是富足安康的生动体现。
撰文:期俊军 张琦敏
出镜:张琦敏
拍摄:刘畅 夏欣瞳
剪辑:夏欣瞳
编辑:陈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