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正文-----
又是一个暖意融融的1月,冬日的云南繁花盛开、鸥鹭翔鸣,涌动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时光回溯,十年前的一幕幕依然难忘。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怀着对边疆各族儿女的深厚感情,新年首站考察调研就踏上云岭大地,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对云南工作提出重要要求、寄予殷切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四次给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回信、给第六届南博会和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致贺信,赋予云南“一个跨越”“三个定位”等重大使命,为云南在新时代全国战略布局中确定了新坐标新定位,擘画了云南发展的美好蓝图,给予全省干部群众巨大鼓舞和奋斗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就是云南前进的方向、奋斗的方向。
十年来,云南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上新台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结出新硕果,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展现新面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江水如碧、川流不息,独龙江见证着独龙族群众生活“一步跨千年”的历史巨变。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挂念,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道路越走越宽阔、房子越建越敞亮,红彤彤的草果映衬着独龙族群众的盈盈笑脸。
刚刚庆祝成立70周年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曾经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念好“山水经”、打好“生态牌”、做好“边文章”,不断加快发展步伐。
放眼云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省933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困扰各族人民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破解交通瓶颈,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万公里,排名全国第2位,铁路营业里程逾5000公里;全省经济总量继2018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之后,2023年又迈上3万亿元台阶……
牢记总书记嘱托,云南深刻认识到,闯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路子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全省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埋头苦干抓发展的氛围愈加浓厚。
着眼仍是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的客观实际,发展目标路径更加清晰——
对标对表全国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安排,云南谋划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3年上台阶、8年大发展、15年大跨越,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按照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用好后发优势,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定扎实——
锚定目标、笃行实干,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以资源换产业,以园区聚产业,以口岸促产业,大抓产业发展、大抓营商环境、大抓改革开放、大抓经营主体、大抓绿色发展、大抓创新发展,系列三年行动一项一项向前推进。
坚定信心、爬坡过坎,高原特色农业优势更加明显,茶叶、鲜切花、坚果、咖啡、橡胶等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绿电+先进制造业”新优势,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等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引擎;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投资连续3年较快增长;加快旅游转型升级步伐,2023年全省接待游客超10亿人次、2024年1至11月接待游客已超11亿人次……承压奋进、蓄势聚能,全省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经济转型已成“形”起“势”。
把人民幸福安康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群众——
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富民产业,培育经营主体,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组织化转移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孟连牛油果“334”机制、蒙自蓝莓“622”模式、会泽“三个组织起来”、永仁“幸福里”劳务用工平台等创新做法,不断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以小切口推动解决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民生大事,全省每年将七成以上财政资金用于民生,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和医院,做好托幼养老关爱服务,抓牢基层社会治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各族群众在共享发展成果中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普洱民族团结园,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的铮铮誓言,历经七十四载春秋,今朝依然历久弥新。
2024年国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让全省各族人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牢记总书记嘱托,云南把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边疆繁荣稳定的良好局面,交出一份团结进步、同心筑梦的答卷。
这份答卷写在民族地区群众的好日子里——
全力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兑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以实施四轮“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兴边富民工程、两轮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等为抓手,夯实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补齐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短板。2023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地区人均生产总值56307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18元,分别是2015年的2.35倍和1.98倍。
这份答卷写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谊里——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深入推进,“枝繁干壮”工程、“石榴红”工程深入实施,各族群众互嵌融居格局不断深化,交往交流交融持续深化,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强化抓党建促强边固防、促民族团结、促宗教和顺、促基层治理,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显著提升,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局面持续巩固。
近两年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网上网下持续火爆出圈。人们向往中的云南,蓝天白云、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是标配。
牢记总书记嘱托,云南认真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政治担当,坚持保护为先、治污为重、扩绿为基、转型为要、发展为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切实守护好绿水青山、实现好金山银山。
围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深入推进重点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保护修复、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8个标志性战役。全省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多年稳定在98%左右,重点高原湖泊实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转变。大力实施绿美云南建设,持续扮靓城乡人居环境,让群众尽享生活之美,让游客处处感受云南之美。
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施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出台全国第一部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系统质量稳中向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成功在昆明举办,“大象北上南归”成为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范例。
“带污染的钱,再多也不赚;带污染的项目,再大也不要。”云南坚定不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致力于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国家战略性有色金属产业基地、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基地和金字招牌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创建2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向“绿”而行、向“新”发力,云南创新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努力在碳汇开发上闯出新路、抢占先机,全力塑造绿色低碳的云南区域品牌,培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2025年1月2日,随着一列满载新鲜果蔬的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从云南昆明王家营西站启程驶向老挝,中老铁路货物运输量突破5000万吨。
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中老铁路作为黄金大通道开通运营三年即实现“从通到畅、从畅到快、从快到旺”,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样板。
牢记总书记嘱托,云南肩负好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时代使命,持续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硬联通”让开放步伐越走越快——
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中越、中老、中缅国际通道高速公路境内段全线贯通;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通航城市数量居全国第1位;建成14条跨境电力联网通道,与越南、老挝、缅甸实现局部电力联网。
“软联通”促进互惠共赢——
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老经济走廊、中缅经济走廊、澜湄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多(双)边区域合作机制,与相关国家的地方政府间建立了12个多(双)边合作机制。
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引领,构建起“展会+边(跨)合区、沿边产业园区、自贸试验区、经开区、综保区等园区+全类型口岸”的多层次开放平台体系,带动贸易投资蓬勃发展。
“心联通”拉近距离——
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缔结51对国际友城,建设30对边境友好村寨;深化与周边国家在公共卫生、绿色发展、科教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推动更多“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
云南,实现从西南边陲到开放前沿的华丽转身。
时间镌刻奋斗的足迹,历史翻开辉煌的篇章。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破浪前行,云南奋力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开创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这条路,写满了奋进激情,磨砺出实干担当。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抓实清廉云南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持续巩固发展,锻造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取得新的成效。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践行“三法三化”,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以干部之干带领全省人民拼搏奋斗。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过去十年,成为云南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十年,成为云南奋起直追、争先进位、大踏步赶上来的十年。
齐心逐梦新时代,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上,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将牢记嘱托、接续奋斗、真抓实干,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幸福实景。
来源:云南发布
编辑:金平县融媒体中心
《金平新闻》播出时间:星期一、三、五(20:00)
重播:次日 12:00 20:00 22:30
提醒:转载请注明来源:长寿金平(ID:CSJP3051044)
投稿及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873-3051044
邮箱:jpgbds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