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故居丨星耀翠亨 名人辈出——伟人故里故居群(下)

旅行   2024-12-10 08:44   广东  


星耀翠亨 名人辈出


翠 亨 村

Cuiheng Village



名人生活过的居所,既是历史的鲜活记忆,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脉络,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变幻、社会发展的波澜壮阔,也是文化交流、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人的“故”事、“居”的气息,“故居”二字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

杨殷故居


▲杨殷




杨殷,1892年生于翠亨村,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1922年上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杨殷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党的早期军事工作的重要领导者和情报保卫工作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在中共六大后曾担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常委、常委,中央军事部部长,中央军委委员、主任等职, 1929年8月壮烈牺牲。



▲杨殷故居外景



▲杨殷卧室



▲杨殷故居客厅


杨殷故居(“翰香堂”),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 前后,是当地典型的“三间两廊”式建筑。1892年8月,杨殷同志在此出生,曾和亲属在此长期居住生活。1989年6月,杨殷故居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同治年间,杨殷的祖父杨启文兄弟合资,为纪念杨殷曾祖父杨达勋(号兼善),在翠亨村兴建两进三开间附两路副屋的兼善杨公祠。图为兼善杨公祠遗址。



▲“韵园”为杨家花园,现存遗址约1000平方米,数株百年桄榔树迎风摇曳,园中旧栽的木棉树高大挺拔,每到春天红棉花盛开时,满树枝干缀满艳丽而硕大的花朵,如火如荼,壮丽耀眼。



▲1921年2月18日,杨殷参加了孙中山与翠亨同乡在广州举行的恳亲活动,并合影留念。前排左四为孙中山,后排左二为杨殷。



▲杨殷(后排左二)与胞弟杨熙乐(后排左一)、妻子李庆梅(前排左四,1909年与杨殷结婚,1922 年春病逝)、女儿杨爱兰(前排右二)等在杨兼善祠前合影。

杨日韶、杨日暲故居


▲杨日韶、杨日暲故居外景




抗日战争期间,翠亨村杨东、谭杏夫妇及其子女杨日松、杨日韶、杨日暲、杨日增、杨日昕、杨日芳等全都积极参加抗日工作,被称为中山的“杨家将”。杨日韶、杨日暲还先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杨日韶、杨日暲故居建于民国时期,为两层砖木式结构建筑,室内复原布置了杨日韶、杨日暲烈士与家人在此生活时的场景。一楼为客厅、厨房,二楼为卧室。客厅里陈列的家具大多是杨家使用过的原物。2007年6月,该故居被中共中山市委核定公布为中山市革命遗址,并作为中共中山市委党史教育基地;2019年10月被中山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杨东、谭杏夫妇与母亲程氏、子女合影



▲杨日韶(1918-1942)抗战期间先后任五桂山抗日游击大队中队长,“挺三”梁伯雄大队副官、副大队长,南番中顺中心县委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第一主力中队中队长。1942年5月,在突袭浮圩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杨日暲(1919-1944),曾任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第一主力中队中队长,多次参加抗击日、伪军的战斗。1944年4月15日,在袭击张溪伪护沙队第15中队时担负主攻敌营的任务,在激烈的战斗中牺牲。

杨维学故居


▲杨维学故居外景




杨维学(1916-1945),字振怡,翠亨村人。抗战期间,杨维学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山县青年抗日先锋队,曾任中共中山县四区区委委员、中山人民抗日游击大队白马中队指导员。1944年12月28日晚,杨维学遭日军伏击,不幸被捕。面对日军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1945年1月28日,杨维学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口号,英勇就义,年仅29岁。

杨维学故居建于清末,是一栋三开间的砖木结构建筑,坐西南向东北,占地面积约88平方米。故居青砖墙,硬山顶,花鸟木雕檐板,檐墙有花卉灰雕和山水、花鸟、诗词壁画,屋内地面铺红砖。抗战时期,杨维学与妻子程宝嫦在此进行革命活动,传递情报,游击队员亦曾在此得到医疗救助。2019年,被公布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杨维学

杨启文宅


▲杨启文宅外景




杨启文宅建于清同治年间,是翠亨当地典型的传统大宅。建屋者杨启文(1825-1909),“清诰授中议大夫”,是当时翠亨村的首富。杨启文第六女婿莫仲逵、第十女婿胡禧堂均为香港著名买办;孙女婿郭乐为永安百货公司创始人之一。 

杨启文第十子杨锡宗,字礼绍,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是岭南乃至近代中国最早接受正规西方建筑学教育并回国服务的建筑师之一,代表性建筑设计包括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墓园规划、广州中山大学石牌新校园总体规划和第一期工程项目的设计、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等。



▲杨锡宗

钱润华宅


▲钱润华宅




钱润华是檀香山华侨,曾蝉联四大都会馆主席六年、两任中华总会馆主席、中华总商会董事、蟠桃会首任会长、互助学校董事长、致公总堂主席等,当地华侨称赞他“性聪颖,颇晓祖国历史,近年以中文演讲,甚为流利,人多羡之,办事勇敢有为,善于策划” 。钱润华宅建于民国年间,是翠亨村现存有代表性的华侨建筑之一,三开间两层,进深三间,内部分布合理,灰塑及壁画图案众多,富有异国情调。



▲钱润华


杨贺故居


▲杨贺故居(杨贞义堂)外景




杨贺故居(杨贞义堂)建于清同治初年,建筑面积628平方米,是翠亨当地典型的传统大宅,三进三开间,中轴对称、方正庄重。正门悬挂“德门启范,寿宇长春”对联,室内外均有精美的灰塑和彩画装饰。建屋者杨贺之父杨启垣(1826-1866),为清诰封朝议大夫。杨贺(1866-1946)为孙中山先生村塾同学,中国同盟会会员。2009年9月,杨贞义堂公布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杨贺



▲1912年3月17日,杨贺加入中国同盟会的会员证。


杨德初宅


▲杨德初宅外景




杨德初是檀香山华侨,孙中山长兄孙眉的生意伙伴之一,兴中会会员,参与支持1910年2月广州新军起义。杨德初之子杨帝泽也是华侨。1929年4月13日,杨帝泽与美国探险队在四川与西藏交界处成功捕捉了一头大熊猫,并制成全世界第一个完整的大熊猫标本。他与弟弟杨帝霖曾被誉为当时“在中国境内工作、最有成就的博物学家”。1932年,杨帝泽和3个美国人登上海拔7556米的四川康定县贡嘎山,并保持这一纪录长达25年。抗战时,杨帝泽在南京沦陷前参与把故宫约2000箱文物安全转移到大后方。



▲杨帝泽(左一)参加著名的罗斯福远征时与同伴合影。


名人故居

名人故居是历史记忆的重要见证,直观地呈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代表着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是文化交流、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将进一步做好名人故居的保护、活化和利用工作,在持续带给人审美享受的同时,也力争让游客收获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熏陶。

(信息来源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图片来源刘小杭)

编辑:邝慧明

一审:林锦恒

二审:李诗冉

三审:李惠兴

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孙中山故里】


孙中山故里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中山市南朗街道翠亨村,涵括五个核心景区,全方位呈现了孙中山先生的成长环境、革命活动及相关历史足迹。关注孙中山故里旅游区公众号,了解旅游区活动最新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