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一种了不起的能力,叫“深耕自己”!

文摘   2024-11-24 15:28   湖南  

请点击上面 免费关注我们!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真正的强者,既有战胜别人的力量,又有战胜自己的能力。


战胜别人,依靠强大的武力就能实现;战胜自己,却需要超凡的智慧和持久的修行,简言之,战胜别人较为容易,战胜自己非常困难。


胜人也好,自胜也罢,皆有方法可循,亦能慢慢修得。


《道德经》就给出了最佳答案:深耕自己。


一、深耕言语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里说:“美言可以市尊。”


别人之所以尊重自己,是因为自己会说话、言辞美,说话,一点都不难,可以张口就来、想说就说。


但要做到会说话,往往很难,需要经过思考、不断修炼,人的一生,要想避凶纳福,就得深耕自己的言语。


深耕言语,要做到少说话。


《道德经·第五章》里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与其说话过多,让自己陷入困境,倒不如保持沉默、适时闭嘴,活得好的人,从来不会胡侃乱说,而是谨慎慢言。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里亦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明智的人,往往话不多;话太多的人,往往不明智,管住嘴、少说话的人,往往能够“闷声发大财”。


深耕言语,要做到不争辩。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里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真正善良的人,很少去争辩;总喜欢争辩的人,往往不善良,要想取胜于人,靠的并非争辩不休,而是不辩不争、沉着淡定。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里亦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天地万物的运行之道启示我们,不争斗,容易取得胜利;不言语,容易获得回应。


因为,不争斗,就能赢得更多人的支持;不言语,就能避免祸从口出。


《扬子法言》中讲:“言,心声也。”


一个人的言语,是其人品德性、真实心声的具体呈现,说话不慎,容易得罪别人,甚至会给自己引来祸患。


言语得当,让人如沐春风,容易赢得更多人的帮衬,深耕言语,少说话、不争辩,便能收获更多好运。


二、深耕小事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里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要解决难题,得先从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要成大事,得先从做好小事开始。


生活中,不少人总是“心比天高”,不屑于把当下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极致,最终自然就会“命比纸薄”。


要知道,细节决定成败,小事决定大事,真正能成大事的人,从不好高骛远,都懂得深耕小事。


深耕小事,要做到不贪大。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里说:“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圣人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是因为他们专注于小事情、不贪图大成就。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性太急、心太大。


性太急,就吃不了热豆腐;心太大,便容易忽略细微处。


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注重细节、做好小事,便是在为自己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如果一个人连小事都做不好,又如何能做得成大事呢?


深耕小事,要做到迈开步。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里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要想远行千里,必须从迈开第一步开始;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从始至终小心谨慎,想得再多、再好,若不迈开脚步,不持之以恒地做好小事,就不可能做得成大事。


诚如《太平御览》里所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大江大海之所以“大”,是因为积累了无数小河小溪之“小”。


做事亦然,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小事,方能使自己逐渐走向成功,深耕小事,不贪大、迈开步,便能做成一番大事。


三、深耕心境



《道德经·第十六章》里说:“致虚极,守静篤。”


只有心灵虚寂到了极点,才能坚守住生活的清静,致虚守静,实属人生最顶级的心境。


真正做到初心不改、生活清静的人,都懂得深耕自己的心境,深耕心境,要做到不强势。


《道德经·第八章》里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一个人最好的品性,就像水一样滋养润泽天地万物,而不与之相争,这种不争的心境,源自包容天下的胸怀、舍己为人的境界。


德性如水,柔顺不争,看似利人,实则利己。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里亦说:“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厉害之人,以守为攻,往往能反客为主;以退为进,往往能获取胜利,竞争中,采取守势,才能以静制动;假装退让,才能诱敌深入。


善守善退,既是一种示弱的智慧,更是一种进攻的手段,深耕心境,要做到懂敬畏。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里说:“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人生路上,要始终心存敬畏,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走上邪路。


因为一旦误入歧途、走上邪路,往往会越陷越深、难以自拔,最终必定会害人害己、国破家亡。


要想一生行得端、走得正,除了心存敬畏,还得做到知止。


诚如《道德经·第三十二章》里所说:“知止可以不殆。”


只有适时管住自己、止住自己,才不会遇到危险、引来祸患,确实如此,人非圣贤,谁都会犯错,关键是能够及时知过改过。


心存敬畏,知止改过,自然就能安安稳稳、顺顺遂遂。


深耕心境,要做到常知足。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里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人的欲望,犹如沟壑难填,不知足的人,必定会因为贪得无厌而强取豪夺、屡屡犯错。


可以说,若是不深耕自己的知足心境,不知足便会成为祸患和犯错最大的根源。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里又说:“知足之足,常足矣。”


凡事有度,时时管住自己肆意滋长的欲望,知道满足,才能使自己长久地满足。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里说得好:“知足者富。”


什么是真正的富有?


老子认为,知道满足的人,便是真正富有的人,当然,知足,并非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而是珍惜已有、活好当下。


《格言联璧》中讲:“知足常乐。


知足,就不会因求不得而烦恼,所以会常常感到快乐,深耕心境,不强势、懂敬畏、常知足,便能活得开心幸福。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曰:“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人生天地间,当做大丈夫,要以敦厚立身,拒绝浅薄;要以朴实立人,拒绝浮华。


诚然,要想做到处其厚、处其实,就得不断深耕自己,时时除其薄、除其华。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深耕言语,好言好语,自有好运;深耕小事,务实肯干,大事可成;深耕心境,致虚守静,身心皆安。


人这一辈子,谁都不容易,唯有深耕自己、战胜自己,方能度己度人。







































以“道”相通,未来世界宗教革新(人类和谐共存)纲要性探析


首先阐明,人类存在“概念固化”的共性弊端——人为设定一个概念,就概念而概念,限于概念之中,错失对事物真相和自然大道的完整认识与实践,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以此,对待“概念” 应当遵循“立足本原,着重内涵,与时俱进,动态变化,解决问题,实事求是”原则。本文“宗教”及“道教”概念即如此,并以道教思想为基——大道相通,就未来世界宗教革新(人类和谐共存)进行纲要性初步探析,体现出“道”本身“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在”的内涵特征以及宗教“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生存为本”的革新观,简述如下:


1、科学、民主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和谐、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是,历史今天,人类生存面临重要问题:人本侵犯自然,物欲腐蚀心灵,多元各自政,信仰错乱方向……使得科学脱离人文,民主徒有虚名,和谐无从奠基,自由异化泛滥……人类生存所有问题归结起来表面看已经造成“天怒人怨”,实质则为“心灵劫难”。


2、宗教以探寻宇宙、生命、社会真相为本——唯有发挥宗教心灵导向、化解及抚慰作用——教化心灵,启发智慧,鼓励自由,约束放纵,消除愚昧,拯救狂妄,与政治、法律等社会诸多机能协调统一,促进构建人神共治,才是人类社会最终出路。但是,宗教内涵与形式两方面同时需要传承革新,与时俱进,以体现人文与科学、精神与物质、信仰与修炼、智慧与道德、治国与平天下相统一,而辩证处理宗教“教化”、“教会”及其与社会、国家、民族对应关系,探求并致力于实现人类生存之身心自由。


3、“人神共治”不同于历史上狭义宗教凌驾于政治之上的政教合一,而依据信仰、修炼与秩序管理的统一进行设定——立足自然整体观,既是原则,又是方法,还是目标,在精神纯美与世俗需求之间建立平衡,实现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是说,以人、神、自然共同智慧立足解决人性弊端,实现信仰、修炼、道德、良心、法律、秩序、民主、制衡等一系列社会目标的完善管理。


4、无论个体的人,还是社会群体,唯以“天、地、人”三道(规律、原则、方法)制衡才能够实现“人神共治”——“天道”代表心灵(心性)修炼,符合自然大道,“地道”代表不同地域、民族、国家历史传统,“人道”代表当前社会世俗需求。遵从三道统一,使得人类在满足世俗需求和拯救灵魂之间建立平衡能够实现。


5、面对人性“概念固化、执偏概全、欲望过度、元气损耗、言行不一”的共有弊端,人类遵从三道统一即在真理与邪说、正义与邪恶之间做出选择和平衡——培本固元,扶正祛邪,造福人间,减少灾难,体现出天有好生之德。


6、当前宗教及整个人类出现问题积弊已深,非“多元一统”不能解决问题。多元化的思想混乱——“百家争鸣”时代如何实现“一统”?唯有宇宙之“道”贯通天地,贯通万物,贯通多元化思想,冲破概念固化,萃取内涵实质——实施革新,才能够在人类文明的继承中糅合当今成就得以实现——既尊重生命个体、各文明及宗教“多元”存在,又使生命个体、各文明及宗教回归(遵从)同一大道真理,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民族、国家或共同体的“一统”。否则,各自站在自我立场,各自服务自我利益,只能导致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7、革新在于应用。应用在于适宜。适宜在于立足现实,体悟大道,传承历史,糅合文明,开拓进取,不拘一格,相对圆满有效解决人类当前及未来存在问题。


8、道教以宇宙之“道”为最高信仰和教化依据。“道”做为万物诞生的本原,不仅是意识形态的概念存在,而且是超越意识形态的客观独立存在——其前者存在远远不能够真实反映后者,决定人类现实问题永远需要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所以,“道教”做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客观独立存在,远大于概念存在,不应被概念束缚和局限,而立足真实体验及当前状况,并以历史传统为依据,做以调整、补充和完善。


9、道教即中华祖先以“道”的理念赋予子孙后人(龙的传人)之教化,包括狭义道教——具有特定教义、教规、仪程、团体性质与广义道教——具有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实施全民教化性质的统一。史实证明,道教源自中国远古文明,自盘古开天至三皇五帝以来形成整个中华文明史“道统”传承——正是中华民族早期祖先对“道”的天人合一的实践、认识与教化,才形成并维系中华博大文明。如果脱离狭义与广义道教的存在,中华民族及文明将不复存在。以此,完整、真实的道教概念与“无神论”及社会学者通常所谓“道教”概念有本质差异,前者认为道教由中华早期祖先人神直接沟通直接创立并演变,后者则狭义认为由张道陵创立,并是人类意识形态的产物,形成对道教的割裂认识。


10、世界各宗教、人类各族群、宇宙各万物以“道”为存在根本和演化,顺则生,逆则亡。“道”的实质即具有“阴、阳”两种相对属性平衡一体的混元真炁(气)——同时具有物质、能量、信息(灵性)的统一,造化生成万物,化身宇宙至尊,世界各宗教、人类各族群、宇宙各万物依据不同体悟对其称谓不同,如“盘古、盘古老祖、鸿君老祖、玄天老祖、皇天老祖、元天真人、天真皇人、无极老祖、无极老母、无量天尊、祖始爷、老天爷、天帝、上帝、真主”等,凡蕴含“开天辟地创世纪、宇宙永恒至尊大神——造物主”之称谓,概指其也——智慈兼备,威仪大方,法力无上,人神共仰。人类信仰其,与其能量和智慧沟通,既祈保平安,又实现心灵回归终极价值,等同追求与遵循自然大道——高扬真知与慈善(顺从自然规律),力挽无知与卑劣(违背自然规律),体现出信仰与修炼、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具有教化及拯救人类普世价值。


11、道教对混元真炁具有独到而系统认识,认为混元真炁不仅孕育造化最初生命盘古,而且对于“开天辟地”起主导作用,称谓“先天元炁”,《道德经》描述为“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天地生成之后阴、阳二气交合形成“后天元炁”,《道德经》描述为“三”,具有诞生生命万物的本原能量和信息,称谓“灵魂”——灵魂元炁相对宇宙而言属于“后天”,但相对生命肉体而言又属“先天”。同时,生命肉体由父母阴、阳精气物质交合之元炁(受精卵)孕育生成——两者“元炁”对于生命体而言同属“先天”,共同构成生命体具有能量与智慧的本质存在和有机运转。但是,大多生命体失却清静心,不认识生命本质与修行,对于元炁只知用而不知节,更不知养,造成身心疲惫,愚昧昏沉,害己害人,苦不堪言。另一部分生命体心态清静,静则阴阳平衡合于元炁特征,元炁得以节、养,生命体获得运转必须的能量与信息(灵性、智慧)。以此,以提升灵魂能量和信息的修炼称谓“修真”,修到一定程度即所谓“明道”或“得道”,并以炁的是否充足反映出“道行”高低。


12、人类战争、冲突不仅发生在同一宗教与文明之内,而且发生在不同宗教与文明之间,反映出人类本身对绝对永恒“大道”真理认识及实践的局限性与悲哀性,同时反映出人类所认识及实践的永远只能是相对真理,即世界各宗教、人类各族群、宇宙各万物永远不能代表绝对真理,唯有宇宙至尊能够代表,但其隐于无形,从来不曾直接临世,仅以派遣使者方式传播文明,形成相对真理。以此,对“道”的虔诚、虚心信仰和修炼必将成为全人类共有课题(任务),而使得人类有神论、无神论以及各宗教信仰、修炼者走到一起:同根同源,道炁相连,感应无形(大道),实践有形,克服小我,存异求同,共同谋取和谐生存最大福祉。


13、宗教以“人、神”共同存在为存在——依据“阴阳互根、对应并存”原则,人的灵感反映来源于神,有什么样人就有什么样神。反之亦然。人、神表现为同一生命本体的“阴”、“阳”形态。由于“阴”、“阳”形态不同,人、神以“灵魂感应”、简称“灵感”沟通。“灵感”来自于个体的人的灵魂反映,与个体的人“道行”——真实反映“道”的能力有关,仅代表个体的人的认识。以此,神既是客观独立存在,又是人类意识形态的反映——人即神,神即人,人、神既独立又统一,辩证表现为神支配人,人体现神。而可以说,一个人、一个民族的文明与智慧代表其人、其民族之神的法力与智慧——在世界范围,神不是永恒唯一的概念,而具有民族性、宗教性、历史性。不同宗教信仰的神,与不同民族或人群有直接文明渊源,或有一定血统渊源。同时反映出,人类文明复杂历程代表神界复杂历程——神界与人间大致对应。也就是说,人、神虽然“意识形态”和“生存方式”不同,但是共同遵从同一“大道”真理——只有“大道”永恒,人、神以“道”相通,共同遵从。


14、在世界范围内,一定意义可以说,神话传说或宗教神学诞生一个民族,或者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神话传说或宗教神学,就没有传承生命力!而值得自豪的是,唯一仅有中国“盘古开天地”神话传说或道教神学具有思想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完整统一,反映中华文明对于世界(宇宙)本原高度认识,成为世界上唯一未曾断线的文明。因此,中华民族无论将盘古做为“中华根祖”景仰,还是做为“天帝至尊”景仰,都具有“法力无边,智慧无上”史实依据,使中华民族自尊、自强、自信、自豪、自责、自励,屹立世界东方。以此,道教“培本固元、扶正祛邪、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以己为本、以外为用、本用结合、和谐共存” 思想,称谓“道德文明”——不仅以“道”的真理认识直接转化为科技与文化艺术生产力,而且以“德”的人文实践直接决定社会和谐与进步发展,谋取实现人类生存身心自由,树立人类文明典范。


15、客观而言,地球生命、包括人类如何诞生及确切诞生时期,今人难以考证。也就是说,没有充足理由断定人类是地球最初及永恒生命——以及万物之灵。但是,可以断定,人类是自然界诸多生命曾主宰地球之后优胜劣汰——“合道则生,背道则亡”的成就——反映出天帝造化万物,并选择遵从其旨意的不同生命主宰地球。以此,可以说,只有人类诞生之后,才有人格化的天帝存在。如果人类违背天帝旨意,必然有其他生命以“道”的原则和方法取代人类主宰地球,人类或者不能够存活,或者任由其他生命支配和奴役——既是天帝旨意,又是大道选择。


16、依据能量不灭定律,如果人类不能够存活地球,则灵魂必然向其他时空转化。如何转化?能量及智慧低者,转化地球,为其他生命(邪灵动物)所主宰。绝非虚言,现实生活“邪灵”附体祸害人类事例——各类精神病、顽固绝症、流行疫病等比比皆是。只不过人类主宰地球,这种事例还相对属少数。另如人类历史上暴政者,除自身邪淫外,受“邪灵”支配造成人类大范围劫难。只有提升灵魂(元气)能量和智慧,向地球以外适宜生存的时空转移才是出路。以此,人类有生必然有灭,没有绝对永恒,人类生存唯一重要意义在于立足世俗需求实现灵魂升华,相对实现身心自由。


17、本质而言,人类劫难唯一归结为心灵(灵魂)劫难,元气耗散,不知亦不能回归,坠入“邪气”侵袭苦海之中,非天帝所代表正神拯救与自我修炼不能免除。所以,人类虔诚信仰天帝(及神界)价值和意义在于人类以“心灵回归——清静”方式获取造化人、神共同的本原——元气(混元真炁),以修持生命必须的能量及智慧。接下来,人类又持续以“阴阳平衡”为特征的元气相对持久维持心灵清静,提升道德素养。所谓“人不远道,道不远人”,以实现“我生存,众生亦生存;我自由,众生亦自由”,而实现人类生存(和谐秩序)良性循环。以此,体现出(宗教)信仰与(元气)修炼的统一,具体表现为天帝教化,启发智慧,清静自然,节制欲望,化解仇恨,宽恕博爱……


18、关于正、邪——天道循环,宇内没有绝对存在——“正、邪”只是概念上的划分和相对存在,正中有邪,邪中有正,正、邪象征生命或者事物生长、化育及衰败、消亡自然规律的内在因素及表象存在,并且相互转化,对生命存在或事物运转发挥相互依存重要作用——现代科学证明有“正、反”物质同时存在。对生命体而言,正、邪有内外之分。并由于生命存在“有诞生必然有消亡”自然固有规律,邪气通常不同程度胜过正气,以邪气占主导,所谓“十人九邪”。这是任何生命包括人、神不可完全扭转的。只有发挥人、神做为主观能动性,修养补充先天元气,才有可能相对改观——人、神元气充足,代表其“道行”或者说“功力”高深,也就是说元气造化万物、所固有阴阳平衡“清静”的能量和灵性相对较大,大于人体内邪(气)与外邪(气)总和的能量及灵性,而使正气暂时胜过邪气,即正气上升,邪气下降,使生命体身心相对逍遥自由。以此,即便是神、更何况人唯有修持元气、超越“正、邪”才能相对持久实现身心自由,而摆脱或延缓正(神)转变为邪(魔)的生死轮回。


19、宗教对人类生存发挥重要积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由于人性弊端)人类在宗教信仰过程中始终不可避免存在“不求真而信,不务实而信,不全面而信”—— “迷信”及宗教异化变质问题。也就是说,迷信及异化不是宗教本质,而是宗教产生、传播、信仰过程不可避免的衍生品——有正信必然有迷信,有正统必然有异化,宗教必然存在某些不完善以及败坏声誉的诸多事例,或使宗教脱离“教化”内涵实质,仅存“教会”外在形式,产生“伪宗教”或不完善宗教,或严重发展到宗教对立面,产生所谓“邪教”——具有“精神鸦片”——欺骗性及伪科学性特征,极大伤害人类信仰情感及需求。以此,世界任何宗教都存在宗教本身的两大派系或者说两大属性:“正教”与“邪教”,中国神话作品《封神演义》所谓“阐教”与“截教”——其不是某一宗教称谓,而是宗教本身“正、邪”两大属性的相对概念,核心问题在于是否遵从大道真理。


20、宗教代表不同地域文明及相对真理。世界宗教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信仰(宇宙)至尊的割裂认识与专制独断——“唯我信仰才是真神,唯我信仰才是最高”。同时,正是由于交流传播过程中“反客为主”的状况激化与挑起宗教冲突。


21、世界上任何一个宗教(只代表地域文明及相对真理)都不能独立解决世界问题。世界宗教和谐共处在于遵从道德文明:培本固元,扶正祛邪,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以己为本,以外为用,本用结合,和谐共存——体现出人类为同一“大道”所生、世界宗教和谐共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22、世界宗教“阐教”派系需要交流合作,条件成熟时召开“弘扬大道精神,树立宗教正信,共谋人类福祉”世界宗教大会,承担世界宗教和谐共处主导责任。


23、宗教信仰者以信仰与修炼的统一,人神沟通,道炁相融,追求自由而无时无刻不自由,消除愚昧而无时无刻不愚昧——永远是“道”的谦卑信仰、修炼者。

点个“在看”,愿你我拥有“深耕自己”的大智慧,绘就自己最美好的人生。


       
                                                                微信推送改版了,我不想错过你

点[在看]后,才能看到我👇


关注风水易经每天都能看国学、佛学、易经正能量精采文章 !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风水易经
风水、易经、佛学、历史、国学、正能量分享给大家一个高质量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