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 内容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 *
说起卢旺达,很可能很多人会想到1994年的种族大屠杀,也正是这种历史张力影响了其后来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卢旺达与刚果(金)本是邻国,但复杂的历史背景让两国之间关系紧张。
如今,卢旺达利用刚果(金)内部分裂的局势,通过支持“3月23日运动”,频繁越境进行军事打击,表面上是出于保护图西族人的需要,实际上则是在争夺刚果(金)丰富的矿产资源。
这个名为“M23”的武装团体,成立于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后,主要成员是刚果(金)的图西族人。
卢旺达政府借助这些武装武装力量,成为刚果东部的“幕后黑手”。
它们自2012年以来针对刚果(金)的城市展开袭击,甚至在1月27日时宣布占领了刚果东部最大城市戈马。
这是一场利用历史和地缘政治的较量,刚果(金)的国家形象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在这场国与国较量的背后,中美俄三国同时表态,说明事态的严重性。
各国驻联合国代表在声明中明确指出对卢旺达继续支持武装团体的担忧,这不仅仅是对一个小国行为的谴责,更是对非洲安全局势的不安。
这样的合作在历史上并不多见,折射出非洲地区紧张局势的日益突出。
紧接着,让我们聊聊刚果矿产资源的故事。
你清楚吗?刚果(金)的矿产资源价值大约24万亿美元,而这个国家大部分的资源还未被开发。而钴矿的丰饶更是直接关系到全球电动车市场。
卢旺达的支持就成为了操控资源的关键,既能稳固其在地区的强势地位,又能肥沃其自身经济发展的土壤。
以“保护”的名义,实则是资源与权力的争夺。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卢旺达的军队实力在近年来的不断增强,背后得到了中国的专业训练和装备支持。
不得不承认一场戏剧化的场景:卢旺达用中国制造的“翼天”防空系统,直接发起了对刚果购买的中国彩虹-4无人机攻击,这场战斗堪称是“中械部队”的“内部战争”。
这样看来,这场冲突不仅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对抗,更是供方和需求方之间暗流涌动的博弈。
再加上网上那张张罗马尼亚佣兵向“刚果革命军”投降的照片,展现出刚果(金)政府的尴尬现实,使得其在国际媒体上更加难以翻身。
原本想要的反叛者驱逐行动,结果却让自己变成了“被驱逐者”。
卢旺达的强硬行动与剥削刚果(金)的丰富资源不仅让国际社会关注,更将其复杂的国际关系拉到台前。
当中,执政的卡加梅不断以人道主义之名行干涉之实,迅速取代了刚果(土耳其与刚果南又南塞的这场土地争夺),最终把这个小国置身于国际政治的风口浪尖。
请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