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电影文化。
如果你让我用一个词简短地点出台湾电影的风格。
那我会用“作者化”这个词。
台湾电影通常都带有浓厚的导演个人风格,即便是取材于社会事件。
但他们也会以自己的方式去阐述。就像今天要介绍得这部台片。
这就是台湾电影---《该死的阿修罗》。
这部电影是中国台湾2022年的申奥片,由此可知质量不俗。
豆瓣评分6.6,个人认为是偏低的,应该可以上7分。
由楼一安执导的电影《该死的阿修罗》以一起发生于夜市的随机杀人案为引子,折射出加害者和受害者以及周遭人不同的面向。
导演以三个篇章多线叙事的方式,缓缓拼凑出这起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
电影虽然是受到报导文学的启发,但导演不想采用新闻标签化的处理方式。
导演不以杀人案的嫌犯詹文(黄圣球 饰)沉迷漫画,分不清现实和虚拟世界故,作为陈套而刻板的理由。
更试图深入他的内心世界,梳理出他骤然犯下惊世骇行的脉络。
詹文杀了人,但是他受制于一个吝于肯定甚至动辄否定自己的父亲。
连未来都被规划好,比那条被关在笼子里,叫做 Oreo 的狗的处境并没有好多少。
没有有形的笼子禁锢他,但他的心灵却是不自由的。
被杀的小盛(赖澔哲 饰)片中看来似乎总被未婚妻 Vita(黄姵嘉 饰)厉声责骂。
觉得压抑的他只能在虚拟世界称王,变相剥削相对弱势的人。
在导演的镜头下,没有纯粹的善人或恶人。
詹文的好友阿兴(潘纲大 饰)或许冲动,却对朋友仗义。
小太妹琳琳(王渝萱 饰)对母亲叛逆出言不逊,是源自于爱的匮乏。
琳琳的妈妈(张诗盈 饰)看来是个不适格的母亲,电影省去了她的前因描述。
但我们却到最后看到她试图变更温柔的初心,尽管那也许出自于导演的想像或设计。
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是否有可能因为不同的选择,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就是《该死的阿修罗》试图呈现给观众的主题。
人生不能重来,但电影可以。
相较于第一二篇章的阴郁调性,第三章节〈奈何桥〉给予角色新的相会和重生空间,让角色长出更饱满的血肉。
故事也有了更丰厚的层次,也拉出了善恶之间的辩证。
加害者和受害者的处境,不再那么泾渭分明。
纵然故事重新展演后,结局依然令人感伤,但至少无论詹文、琳琳和她的妈妈,都多了爱人的能力。
受伤害的人也减少了,这不失为一个相对光明的结局。
要处理多线叙事的故事并不容易。
《该死的阿修罗》难得在于能让这些线缓缓并行并悄悄聚拢,最后还能聚焦于一个统一的主题上。
整体而言,这部电影体验了台片惯用的人文关怀上,随即杀人仅仅是一个引子。
导演更想探讨的是真实的人性以及人生的随机选择对于结果的影响,故设计了三段式的故事。
该片对于人性的探究和犯罪心理的挖掘,颇有深度,不妨一看。
麻烦点个「赞」,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