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桥遗址出土的石钺。刘文举 摄
近日,由权威媒体评选的2024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中,南阳市方城县八里桥遗址入选,成为我省唯一上榜的考古新闻。此前很少为外界所知的八里桥遗址,再次登上热搜。
去年9月,国家文物局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八里桥遗址被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认定为“夏王朝区域中心城邑”,一时间,从“二里头到八里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掀起了一波“夏王朝”话题。
“夏王朝是中华文明从方国并立走向大一统时期的第一个王朝,而方国、夏路、古缯国概念又起源于方城,其中的联系可谓耐人寻味!”1月19日,在八里桥夏代遗址发掘现场,方城县文物局原局长、先秦文化学者李迎年告诉记者,由于近期气温偏高,昼夜温差较大,容易出现酥碱。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发掘现场的大部分区域,或回填或进行了保温遮盖,但现出土文化层绵延之久、出土文物之惊艳及保存之完整,已足以惊艳世人。
这绝不是夸口。去年至今,从二里头夏都遗址到八里桥夏代区域中心方邑,不断出土的新发现,一次次刷新了人们对“上古三代”的认知,中华文明的五千年信史再一次得到确实佐证。
“方国”之源自此而始
八里桥遗址位于南阳市方城县赭阳街道程庄村,因潘河西岸的八里桥而得名。该遗址探明面积130万平方米,是夏王朝的区域政治中心,发现了夯土建筑基址、墙垣、环壕等遗迹,出土有玉器、绿松石嵌片和铸铜相关的遗物。
“多网格”布局的八里桥遗址是考古发掘中展现出的重要特征之一。该遗址的沟类遗存纵横交错,规划有序,将南部区域划分为相对完整的多个区块,这种布局与夏王朝中心的二里头遗址极为相似。
从方城八里桥所在地,到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直线距离超过240公里,即使是今天的交通条件也要实打实行进300公里。那么,夏代的古中国时期,二者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八里桥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饰品、宗族刻画符号等文物,在二里头遗址文物中都有对应发现,从夏代时期地理、气候、矿产和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只有两者存在联系才能得到解释。”李迎年说,上世纪50年代,中国田野考古开创者、考古学专家徐旭生先生通过史志“按图索骥”发现二里头遗址并命名后,史学界关于二里头文化的所处时期一直存在争议。而在多年后,八里桥遗址是夏代区域中心的认定结果,雄辩地佐证了考古先辈的判断。
这也是去年国家文物局发布“河南南阳八里桥遗址是二里头王都提供资源转运与控制的重要枢纽,为夏王朝南方重要的核心聚落”论断后,在网络和现实中引起热议的原因之一。
此外,从2011年开始,时任方城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的文化学者白振国,曾组织力量论证了“方城是方国称谓的主要起源”“方城夏代交通要道是中华文明最早的路文化源起”等发现成果,又一次在今天得到相互证明。
意义重大亟须更多关注
与二里头中心遗址相辅相成的八里桥遗址,在历史上曾拥有独特的地位。
“曾经在这里经略的方国就像一个中转站,既是资源的集散地,也是夏朝统治南方的战略枢纽。”李迎年表示,八里桥遗址形成于二里头文化的第二期,也就是夏文化向外扩张的关键时期。那时候,夏文化不仅越过了方城垭口进入南阳盆地,还在这里大规模建造聚落,而八里桥遗址正是这些聚落中的“顶梁柱”。
在八里桥遗址已出土部分中,大型夯土建筑集中分布单体建筑面积达360多平方米。1号夯土基址位于一处近长方形黄色夯土台基中部,整体为一处坐北朝南、四周有廊、前有庭院的大型建筑。2号基址位于1号基址东侧,两座基址东西并列,发现有柱洞,夯土状况与1号基址一致。
李迎年介绍说,在夏商时代,拥有数百平方米独立建筑的处所,一般可以认为是“王国级”的首领住所。八里桥遗址,正是与“少康中兴”这段历史紧密相连的。
史书记载,夏朝初期,统治者太康和仲康荒淫无道,被东夷有穷氏部族首领后羿夺了政权。但仲康的儿子姒相的妻子后缗逃到娘家,生下了少康。少康自小就立志复国,经过多年筹谋,他在夏故都斟鄩(今河南禹州)发起反击,打败寒浞,重新建立夏朝,这就是“少康中兴”。
而经国内史学界认定,二里头文化的第二期正是夏文化向外扩张的时期。《国语·周语》中说,缯国是姒姓夏朝后代的封国,被认为是少康的小儿子曲烈的封地。《左传》则记载,少康封曲烈于今方城为缯国,而八里桥遗址的规模和地位,与夏王室分封的方国相吻合,八里桥遗址应为缯国的始封地。
八里桥遗址的最早主人,是在史书上留下记载的曲烈吗?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以史为志且有物以证。李迎年说,在八里桥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最让人兴奋的是八里桥遗址发现与二里桥近似的符号“文字”。在之前的发掘中,考古人员找到了一些陶盆残片、陶器和卜骨上的刻画符号,其中,两件陶盆残片上的“曲钩形”符号,被专家解读为“曲”字的初文。这与缯国始祖曲烈的名字形成了直接的联系。
八里桥遗址的意义,不止于考古,更在于让我们重新审视中华文明的源头。
千年的时光让夏朝的故事变得模糊,但八里桥遗址的出现,带领现代人一步步走近那个古老而神秘的夏王朝。它告诉我们,夏朝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传说,而是真实存在的文明。
本报记者:孟向东 司马连竹 本报通讯员:刘文举
来源:《河南日报》 (2025年01月24日 第 07 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