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淳厚,刚健激昂—谈王玉琴的表演艺术情怀

文化   2024-09-25 14:42   陕西  


在秦腔演员中,王玉琴同志的表演艺术独具一格,在广大观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王玉琴(1932年3月7日-2009年3月13日),一级演员,陕西商南县人,她出身梨园世家,后为西安尚友社、西安市秦腔一团秦腔演员。1982年被选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98年获陕西省“百名秦腔演员”选拔赛第一名曾任全国、陕西省、西安市青联委员。西安市人大代表,中共陕西省第六届党代会代表.中共西安市第七届党代会代表,西安市、陕西省劳动模范


王玉琴工青衣,以唱功见长。她的唱属于秦腔传统的“满口腔”,如黄钟大吕,满宫满调,高亢刚直,慷慨激越。她擅长于通过大段唱腔,饱满浓烈的情感,朴实无华的表演,来抒发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颇有一种打动观众心弦的艺术感染力。


在同样是以唱为主的传统剧目中,玉玉琴在折子戏《三娘教子》中的唱腔,就与《白玉楼》有所变化,如果说她过去有不顾剧情、一味蛮唱的毛病,那么,经过多年的舞台实践,她已懂得如何根据剧情和人物,来处理唱腔的感情色彩。《三娘教子》共有五、六个唱段,一百三十多句唱词,王玉琴在戏中突出了封建社会一个普通妇女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悲苦之情,但在具体处理每一段唱腔时,而是根据人物的思想、不同的板路,有强有弱,有刚有柔,有时感情爆发达于极点,有时控制压抑几乎令人窒息......虽然不能说每段、每句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但总的来说把握得还是较为准确的。



开始一段"慢板”转“二六板"(“王春娥在机房自思自叹”),共十八句,主要叙述丈夫死后的困苦生活。虽则困苦,但对抚养成人的薛乙哥抱有希望,因而玉玉琴在演唱时,感情较平稳,行腔较舒缓,并不让人感到过分伤感。第二段唱(“儿的父镇江早丧命”),因薛乙哥顶嘴,惹得三娘生气。板路由“二倒板”起,中间一段“滚白”,接着“慢板”转“二六板”,共十六句。唱腔起伏变化,感情较前显得激动。特别是最后两句:“手执家法将儿打,活活地打死小畜生。”吐字较重,一字一掂,很有分量。


从第三段唱开始,王玉琴演唱时的感情色彩逐渐加浓,尽情抒发三娘由于薛乙哥出言不逊引起的思想感情的变化。第三段开始两句“阴司慢板”(“小奴才一言问住我,结舌闭口我王春娥”),唱得低沉迂回,与接着的“喝场”,形成强烈的对比。下面几句“二六板”,由“悔只悔悔死我”开始,音中带哭,至“这才是鸡抱鸭儿鹅有错”,托一哭音长腔,把三娘满腔悔恨之情尽情唱出,很富于感染力。第四段唱(“小奴才出言真可恼”)由于薛乙哥的又一句话,重把三娘强压下去的怒火挑起。一句“紧拦头”,似喷口而出;接着一段“二六板”,也像急风暴雨,至“将冤家好比一支篙……半路闪我这一跤”,忽而转慢,唱得徐缓、深沉,耐人寻味。后面又转“快板”,唱到“咱这日子过不成了,”感情奔放,达到高潮。



最后一段唱最长,唱词多至四十多句,除去一句“二倒板”转一句“慢板”外,其余全是一唱到底的“二六板”。这段唱,一句紧一句,中间不拖腔,只有小停顿,最容易唱得平板呆滞、让人感到平淡无味,而玉玉琴饱和着丰富炽热的感情,唱出了三娘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厚意,其中四句“娘为儿......”排比句,至“饿的娘眼前花儿颤”,说尽母亲受苦的辛酸泪;诉说孩子尿湿在娘怀暖干的几句唱,反复咏叹,十分感人。


在新编历史剧《杨门女将》中,王玉琴扮演的佘太君,是她在舞台上塑造得十分成功的角色,她充分运用秦腔唱、念、表演等艺术手段,特别是发挥其感情色彩强烈的大段唱腔、使佘太君这个以国家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有胆有识、德高望重的古代女英雄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栩栩如生。



在“寿堂”一场,王玉琴紧紧抓住余太君在宴会上感情的变化,把她由欢快到焦急到悲痛的心理活动,有层次地表现出来,开始上场时,佘太君走着稳健的台步,通过四句“花音二六板”(“为孙儿庆生辰心中欢畅”),把这个百岁老人的喜悦心情表达无遗。她唱的那样欢快乐流畅,真如行云流水,出之自然。但当杨文广给焦、孟二将敬酒之后,整个气氛逐渐起了变化。王玉琴通过眼神四下观察,焦、孟二将推推诿诿,柴郡主从中阻拦,穆桂英一杯即醉引起她满脸疑虑。背拱唱的六句“二六板”(“桂英儿平日里颇有酒量”)既非欢音,也非苦音,而介乎二者之间,表达她对众人态度反常的疑虑和思索。紧接着三次逼问焦廷贵“回来作甚”,一步紧似一步,声音越来越大、越重、越急促。直到焦脱口说出“临终之时”,她一切都明白了,喊住了企图遮掩的孟怀远,颤颤兢兢地催逼焦:“你、你、你……快讲!”焦急之状,几乎失去常态,整个舞台似乎也失去平衡。完全证实宗保为国捐之后,她不胜悲痛,但王玉琴的表演没有陷入悲痛之中不能自拔,而是极力表现在众人面前的勉强镇定,将满腔苦水,寄于大杯酒中,来祭奠亡魂。秦腔本在这里专门安排了一大段唱腔,尽情抒发佘太君悲愤激越的感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灵堂”一场,王玉琴着重表现佘太君急国家之急,力主与辽而虏血战到底的决心。在这里,佘太君面对面地与主和派王大人论战的大段唱腔,向来脍炙人口,体现了王玉琴唱腔的特色。这段由“尖板”“慢板”“立天"“双锤”等板路组成的成套唱腔,刚柔相济,表现力很强。王大人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量,猜疑佘太君主战是了报私仇,一下子惹恼了一心为公的佘太君。开始一句“尖板”:“一句话恼得我火燃双鬓?”,高亢激昂,表现其满腔义愤。接着一句“慢板”:“且慎言莫乱测我忠良之心”,用的是传统的老旦唱腔,既是正面奉告,也含有讥讽之意。下面连续五句“苦音慢板”,述说杨家将东荡西杀,忠烈一门,用的虽是苦音,但悲而壮,并不使人感到悲伤;特别是“杨家将请长缨慷慨出征,众儿郎齐备勇冲锋隐阵”二句,多用剁板,不拖长腔,很有一番慷慨激昂、英勇杀敌的气概。自“令公他提金力冠三车”以下,连续七句,唱“苦音二六板”,怀念杨家将战死疆场,为国捐驱,直至“李陵碑碰死了我的夫君”一句,“李”字提得很高,唱腔拉得较长,吐字用力很重,表现了对丈夫为国牺牲的悲痛和怀念。下面连续十六句,以不可辩驳的事实驳斥王大人的谰言,唱“双锤板”速度由慢转快,一句紧逼一句,犹如长江大河,波涛滚滚,将余太君的满腹悲愤倾注而出。如唱到“哪一阵不伤我杨家将,哪一阵不死我父子兵”,真是饱含热泪,令人痛心不已,而至“杨家报仇报不尽”突然煞住,“哪一阵不为江山与黎民”升高叫散,唱出杨家将的坦荡胸怀,令人肃然起敬。这一大段唱,把余太君的公而忘私、肝胆照人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玉琴的戏,从五十年代的《白玉楼》,经过六十年代的《杨门女将》,再到八十年代的《三娘教子》,标志着她在艺术上不断进步,逐渐趋于成熟,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就是说,她已从偏重于唱工,逐渐重视做工,并图使二者较好地结合起来,以她那朴实纯厚、刚健激昂的表演艺术、来塑造舞台人物形象。


秦腔《杨门女将》精彩视频


END



【编辑:宋佳萌(实习) 】
【审核:黄伟鹏】

【终审:贠佳钰】


为更好的传播戏曲文化
《梨园秦声》官方抖音号已经开通戏迷朋友们快来关注吧!





戏迷朋友们,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请点文章开始蓝字“吼秦腔”,给「吼秦腔」设置星标,文章末尾点亮右下角的“赞”“在看”,就能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吼秦腔
陕西广播电视台《吼秦腔》新媒体栏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