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嗲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最近,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的一段发言,在社交平台刷了屏。
“年纪大了,你就会发现,其实压根不需要那么多朋友,你也没有时间去维系那么多朋友关系。
人最终获得快乐和自由只有两件事:
第一个你有足够的钱,第二个你的家庭关系和谐,这就足够了。”
简简单单一句话,戳中无数人的软肋。
人到中年,每个人的通讯录里少说也有成百上千的联系人。
可是经历得越多,越会发现:
他们大多不过是躺在手机里的一串数字。
有时候甚至认识的人越多,反而会给你带来诸多麻烦和困扰。
人到了一定年纪,是要开始往回收的。
欲望在收,脾气在收,圈子也在收。
直到最后,回归自我,回到最本真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境界。
少串亲戚朋友的门
战国时期,孟尝君深受齐王宠信。
最鼎盛时期,门下宾客超过三千人。
后来,孟尝君被齐王罢免,门客纷纷四散逃命,与他划清界限。
等到他重新获得齐王信任,这些人又托人说情,希望再次投靠。
孟尝君大怒,发誓要狠狠地羞辱这些人。
但冯谖却劝告他:“富贵多士,贫贱寡有,事之固然。”
意思是,谁富贵就靠近谁,谁贫贱就远离谁,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年少时,我们都曾期盼知己良朋,以朋友多而自豪。
到头来才发现,人和人相识,也许源于情绪的共鸣、缘分的巧合。
但长期的交往,却只存在一种关系,那就是利益关系。
这就是人性,古今如此。
作家贾平凹年轻时喜爱热闹,结交朋友。
尤其是成名之后,每天来家里敲门的人络绎不绝。
有人讨教写作方法,有人请他参加活动,还有人请他帮助调动工作、资助买汽车……
他每天忙于应酬交际,甚至因此冷落了自己的父母和妻子儿女。
直到后来,他不幸染上肝病。
那些原本每天围绕在身边的人,开始逐渐消失。
上门的访客,听说他患病了,没有一句安慰,立马找理由离开。刚出了门,就去公共水龙头下冲洗双手,一遍又一遍,恨不能剁断了去。
还有的熟人,虽依旧邀请他聚餐,但没等到他走远,就把他用过的碗筷全都丢进了垃圾桶。
贾平凹大受刺激,后来他独自回忆这段经历,感叹道:
“有人说,我是最能交朋友的。
但我感觉自己是一条端上饭桌的鱼,你来捣一筷子,他来挖一勺子,我被他们吃得剩下一副骨架。”
人生有很多美丽的错觉,其中之一就是以为自己很重要,以为彼此情深义重。
但老祖宗早就告诫过我们: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成年人的世界里,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朋友。
很多时候,你身边的朋友越多,恰恰说明你正处在一个被消耗的状态。
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太多不交心的朋友,既浪费时间维系,也增加麻烦和负累。
所以中年以后,少去串亲戚朋友的门。
不迎合无意义社交,及时从他人和喧嚣中抽身出来,才能给精神真正减负。
孤独并接纳孤独
有人会问,没有社交,那岂不成了孤家寡人,也太不合群了吧?
但其实,人生而孤独。
能静下心来享受独处的人,不过是回归到了最朴素的状态。
著名作家周国平曾把自己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
刚毕业时,他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整整待了十年。
那时候的日子像是一口井,平静而又单调。
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他如同一条被解冻的江河,积压的能量在他的河床里奔腾不息。
他考上了研究生、博士,又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有了很多朋友,成为大众眼中的心灵导师,算得上功成名就。
但现在,他反而又重新归于平静。
他的生命之河在经历了跌宕起伏后,在开阔的谷地,汇蓄成了一片浩淼的湖泊。
不想说话,不想争辩,不想讨好任何人,也失去了交友的兴趣。
每天待在家里,安静地读书和写作。
日子看似枯燥无味,但只有他知道,他的内心是富足的。
那些经历过许多冲撞和曲折的湖水,转化为内在的能量,在他心中静谧流转。
人生,本就是一个从安静走向喧嚣,又从喧嚣回归安静的过程。
也是一个人充实自己,沉淀内心的过程。
一百多年前,作家梭罗一个人来到瓦尔登湖畔,建了一座小木屋,开始传奇的隐居生活。
在那里,他放下浮躁之心,以山川湖泊为伴,以万物生灵为友。
一个人静静地思考世界,与内心深处的自己对话。
最终,成就了被无数人誉为“自我修行的心灵圣经”的《瓦尔登湖》。
冯骥才说:“平庸的人用热闹填补空虚,优秀的人以独处成就自己。”
和别人一起谈古论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
唯有自己沉浸在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深入的心灵感悟。
一个人待着就想拿手机,刷短剧,那是百无聊赖,一心想逃出寂寞。
而当你习惯了一个人喝茶、散步、旅行、看风景,才能保持精神世界的恬静富足。
对每个人而言,孤独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修行,也是与自我相处的最好方式。
等你一旦体会到了一个人生活的自得其乐,一个人时也能善待自己,知足常乐,顺其自然。
你就不会再强求人际的关系,不再计较人生的得失。
是丰富的安静
演员陈道明,是公认的不爱参加聚会的人。
从业几十年来,几乎不参加同行聚会,也很少出席商业活动。
因为清冷自持,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几乎接不到什么戏。
但他一点也不失落,而是一个人默默揣摩角色,提升自己的共情能力。
正是这份甘坐冷板凳的孤勇,让他的演技得到业内的认可,喜欢他的人也越来越多。
成名以后,他没有趁机多接几部戏,大多数时间还是宅在家里。
泡一杯清茶,慢悠悠地读书、练字、作画,陪陪妻子做手工,给女儿捏捏糖人。
远离人群,远离热闹,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人在年轻时,大多意气风发,热烈追逐身外一切波澜壮阔。
直到年纪渐长,圈子越发狭窄,人际关系也交互形成稳定闭环,我们才终于体悟到:
人生最大的满足,其实是丰富的安静。
安静,是因为摒弃浮华喧嚣,有清晰的目标与极强的自制力;
丰富,是因为拥有丰盈的内在,脚踏实地过好当下的生活。
前段时间,和一位很久没见的编剧老师聊天。
他说,他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认识新的朋友,也不怎么跟同事出去吃饭。
每天早上开车先送老婆上班,再自己去单位。
晚上下班后陪孩子做完作业,还接几个商业广告文案,赚点外快。
虽然时常感到孤独,但他却说,他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人生半坡,上有老下有小,身上担子愈发沉重。
对他来说,只有家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要拼尽全力,给到他们最好的。
以前的时候,想玩命地做加法,让人生有更多可能性。
但中年以后,这种状态就要收敛起来了,要重新理清自己的人生,要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人到一定年纪终会明白,门外的繁华是虚无,门内的繁华才真正值得我们眷恋和珍惜。
如果你现在也没有什么朋友,没有什么邀约,没有什么聚会,独来独往、平平淡淡。
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找到自己生活的重心。
丰富自己、陪伴家人,不艳羡周遭的热闹,我自有我清欢所在。
4
《半山文集》里说:
“人生最好的药剂,在独处时的平静和心安里,平静和心安是人能拥有的最好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孤独,从不是一个贬义词。
相反,人到一定年纪,无人打扰的日子其实格外舒心,格外丰盈。
我们这一生,都花费太多时间去研究别人。
是时候沉下心来,在独处的平静和心安里,认识自己,真正做回自己。
当你开始适应孤独、享受孤独,才算真正拥有自己的人生。
— THE END —
往期精选
↘记得点亮“在看”,支持生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