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方业年龄和我差不多,那时我们都在媒体工作,他主要从事“社会调查”,隔一段时间,推出一篇,每一篇都有影响,读者都喜欢。他很喜欢新闻工作,他很想“发言”。不过,“社会调查”是让被调查者发言,记者或者作者要想发言,唯有通过“评论”或者“杂文”。他后来投入评论阵营,主持评论栏目,由学着写,到很会写,到“天女散花”,实现了从记者、编辑到评论员的转变,速度之快,质量之高,令人惊讶。
《风从敦煌来》是他的评论作品结集,其中有些篇目,又有杂文的意味儿。无论怎样,都难能可贵。
回首过往的那些岁月,每天面对电脑屏幕,从早晨忙到深夜,他有时感觉自己像一个“面壁者”。他在思考,每天激扬文字、臧否人物,仿佛有多么豪迈,但只有自己知道,这是辛苦而寂寞的劳作。不过,当一篇篇评论刊载于报端,被网络转载,被读者阅读,“也许影响了一些人的观念,影响到一些事件的进程,推动了一些问题的解决,甚至发挥了舆论监督的功能,对于探寻事实真相、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些许作用,那么这样的‘面壁’就是有价值的。”
这种想法,是很多评论人长期坚持写作的一个动因,我曾经何尝不是如此?
“敦煌风”,是他主持的一个栏目,他在开栏语中写道:“……将吹响不平凡的声音,吹往未来的方向;吹出理性的舆论环境,成为信息大海里的‘敦煌’,为夜行者指路,为奋进者领航。”
任重而道远。
在第十九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他写了《把握新媒体 记录新时代》。当过记者的人都知道,每一个“记者节”,既是荣誉,又是使命。荣誉是对过往的小结,使命是面对新时代新媒体新传播业态的“驾驭”,“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媒体人要勇于自我变革,勇于融合,勇于创新,勇于掌握新传播手段,勇于成为新媒体人。只要媒体人能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必然把握新媒体时代舆论传播的节奏,继续占据新闻传播的制高点,传播真相,引导舆论,为历史真实记录,为社会忠实守望”。这话,至今也不过时。
《风从敦煌来》分“文化丝路”“政经走笔”“民生思考”“科教观察”“法治视角”等五辑,收录了他近年来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青年报、三联生活周刊、经济参考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数十家报纸、杂志刊载的作品。
他的评论,切口小,以小见大,内敛而洋溢激情,“大清早,喜鹊就在小区里‘嘎嘎’,充当起春天使者的角色,以自然的鸣声,传递春的喜庆;院子里,吉祥牛灯立起来;家家户户的大门上,大红的福‘倒’了,大红的对联贴上了。红灯笼高挂于单元门和小区门,高挂于车水马龙的街道,一直挂过黄河铁桥,挂满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挂满了国内所有的城市街道、村庄集市、河流渡口、桥梁码头,挂进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里头——春天到了,春天的节日到了!”(《欢喜中国年 势如奔腾牛》)。这样的文字,不像评论,像散文?像诗歌?文各有体,文无定体,适合自己,读者喜欢就好。
评论,有监督功能。《孩子需要特殊礼物》《为民服务应多一些“破墙思维”》《用法律武器拆解“炒人宝典”》《允许“跳回农门”并非逆潮流之举》《“蜘蛛人”的安全不能仅凭保险绳》《高速超时要罚 高速堵车会赔吗》等文章,既有善意的出发点,又遵循一定的规则,客观理性,以逻辑和事实说话,求同存异,尽可能扩大共识的同心圆。
作为评论者,站得高,望得远,看得低,作品才能有格局,显大气,接地气。在某一年辞旧迎新之际,他写了《踏实勤勉就是与幸福无限接近》一文,“一个快递小哥从清晨忙至深夜,不停地接单送货,这一天一定口袋充实、内心踏实;一位专家学者,每天不间断地研究创新,没有让光阴虚度一分,定会成果累累,获得各种敬意和荣誉;一名种地的农民,将更多精力投入土地里,庄稼就会茂盛,收成就会丰硕。只要踏实勤勉,不惜力气,每个人都可能实现人生的一个个小目标,最终实现人生的大目标。”
其实,瞿方业在勉励各阶层读者的同时,也在不停地激励自己,唯有勤勉前行,才能柳暗花明,“搏”出青春。
作为时评人的瞿方业,有了自己的“专著”,我为他感到高兴。我也知道,他和很多个时评人,一直在持续“面壁”,每天都在思考,瞪着猫头鹰一般的眼睛,注视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自己的良心和良知,为无数迷茫、困惑的人点燃烛光,为无数奋斗、创业者擂响战鼓,在他眼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像坚冰挡不住春天的脚步,就像高山挡不住河流对大海的向往”。(许锋)
来源:湛江日报
一审:陈 蓉
二审:杨建刚
终审:彭 仁
点击在看送你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