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古村落】道县坦口村:那莺歌燕语里的田园圣境

文摘   文化   2024-11-09 08:04   湖南  


【永州古村落】道县坦口村:那莺歌燕语里的田园圣境

陈瑜
 
  坦口,顾名思义,山脚下一个平坦的口子,就命名这一缓坡盆地地带为坦口村,在道县桥头镇南部,中国第五批传统村落。


   车行进村口,放眼环顾,三面环山,后龙山、禁山与高粱平山,绵延周围,起伏怀抱,绿意葱茏,将村落紧紧依偎,村前田垄、水塘遍布,古木摇曳,一条小溪,清澈见底,是洑水河的支流从自北向南,村前缓缓穿行,淅淅沥沥的水声、合着虫鸣鸟叫,还有鸡鸣犬吠,勾画出一幅美妙幽静的山水田园农家和谐图。


   溪边就是道州古城通过广西全州的营阳古道,斑驳的青石板在岁月的磨损中,显得有些苍凉和坎坷,但路旁的凉亭,还依然风姿卓约,像一个极具耐心的礼宾,用自己的妩媚迎接着前来的贵客。


  坦口村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分三个自然村落,分别是熊姓家族、何姓家族和北端的谭姓家族。最南端的村,原为洞尾村,估计是处在三面环山洞里的尾部,居住的是熊姓家族,村前一颗600年以上的古樟屹立村口,高大无比,枝繁叶茂,极像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站在那里,总有一分威严。



   深入村里位置高处,就是坦口古戏台迎风起舞,飞檐灵动,器宇不凡,前为舞台,歇山顶,后为堂,一为化妆,二为师乐,硬山顶,砖木结构,屋顶雕龙饰凤,彩绘图案,生动故事,人物栩栩如生,两旁有门楣“惠风和畅”、“紫气东来”吉祥语。古戏台建于清代,每逢年节寿庆、婚丧嫁娶,都会请道州调子戏班开台唱戏,村民观之达旦。古戏台是营阳古道上的重要节点,为当年休憩娱乐之地,盔盯翅篸,青砖黛瓦,曾因1962年大火受损修缮,2010年再度维修。


   熊姓、何姓和谭姓,民居建筑风格基本类似,外形基本上为四边形,四周为高大结实的墙体,一层一般不开窗户,上层开四边形、六边形或圆形小窗。建筑物北房是两坡硬山顶,其他三面都是斜向天井的单坡面,四周的墙头确高出屋顶以上以利于防火。墙头的轮廓线可以自由处理。

山墙一般做阶梯状跌落13级,称为封火山墙或马头墙。山墙的墙面一般为清水灰砖,墙顶覆盖青瓦,只在接近墙顶处粉刷灰白,色调明朗素雅。祖辈们总爱在墙砖上,标明建筑的时间与建造者,也许就是永留后世的记念。


   山墙顶线作阶梯状跌落三级,形成“五岳朝天”式三级马头墙,码头的造型与其他地方有异,多倾斜向上,形成轻灵飞动之感,在村落传统建筑群中层层叠叠的山墙高低错落,建筑天际线变化极为丰富。


   民居大门,双开实木门板,饰门罩、门楼、门当、门斗和门廊,都从侧门进入,中为过道,横梁精美雕刻,花板精雕细刻,内涵丰富,中为天井,上有天窗,前有照墙高耸,喜欢装饰各类凸雕图案,天井两旁为两层木结构,上有围栏,上下内置厢房,天井正方为堂屋,两边各位正房,供长辈居住。总体布局结合地形变化,前低后高,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非常自然协调。

古村有一门楣“君子居”,语出《论语·子罕第九》“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足显祖辈人的才华与智慧。意思是:孔子想要住在偏远的地方。有人说:“那里很简陋,怎么办呢?”孔子说:“有德行的人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

   据族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熊氏先祖放牧牛等牲畜至此,因此地水土肥沃,草地丰茂,牲畜常常滞留此地不愿离去,至此熊氏先祖熊字运决定定居于此,熊姓家族从乐福堂乡迁徙到坦口。此后先人在坦口落户成家,繁新生息。明朝时期,谭姓家族从山东青州迁徙到坦口。清末,何姓从大塘源迁徙到坦口落户于此。


   漫步古村,踮步于田间小径,“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任清风拂面,任犬吠惊心,穿行高耸、厚重方墙中的惬意,倍感桃源境界,倍感家族之间的和谐,进坦口的精美,出坦口的清爽,交织着那一串串的欢笑,惊动路边的白鹭,又见凉亭作别,下车再伫立凉亭前凝视,任思绪飞扬……


金牌永州
推介永州文化,打造文化永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