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古村落】宁远大阳洞村:古韵与时尚交相辉映
据说,宁远大阳洞村是周敦颐祖先居住的地方,最早的镇南将军周如锡、周如缇葬在大阳洞,直到唐朝末年,周敦颐的祖父才搬迁到道县。他祖父周智强死后仍葬回到大阳洞,大阳洞至今流传与周敦颐有关的故事…… 正因于此,多次产生探究的欲望,选定时日前往,导航走宁远县城往天堂镇十多公里就到了大阳洞村,下车眼前一片迷蒙,这不是一个村,似乎是一个镇,道路两旁店铺林立,人们或在忙活生意,或在“跑胡子”,向村民打听,古建筑还在内面,顺着岔路前进,又进入一个一大片楼房的地方,一片宽阔的水塘映照在村前,一座新建的门楼矗立在水塘对面,倒影在水塘中。 奔古建筑而来的我,心境很茫然,这哪里有古建筑的踪影?一位村民指点我,老房子都在楼房后面。 我背着相机半信半疑地走过水塘边的水泥路,钻进新建的门楼,后面又是一座红色琉璃瓦的翻新礼堂,门楣上挂“张氏宗祠”。很大很深的礼堂,吊扇密布,估计是村里办大事的场所,祠堂分两部分,前半部是摆酒席的地方,后半部横梁上挂“百忍堂”,估计是行礼仪的地方,颇感“百忍堂”的诧异,后查询得知,百忍堂,张姓堂,唐代时号,据史书记载,当时的郓州有人曰张公艺,九代同居,竟和和睦睦,相安无事,唐高宗甚是好奇便问其故,张公取出一张纸写了一百个忍字,唐高宗十分赞誉并亲书"百忍义门"四个大字,从此各地张姓大都以"百忍"为堂号,并列为祖训,其后人以此为堂号。后院开一拱形门,单独一庙宇,供奉着张氏祖先牌位。 出张氏宗祠侧门,就是一条条青石板路四通八达,成网格状,延伸在古建筑与新楼房之间,据说,历朝历代拓建,建有三街36巷,宗族五大门楼,呈八卦图中的离、兑、乾、巽、坎位布局。整个村落地形南稍高、北略低,街巷和民居皆有阴阳水沟相通,雨污水向北汇聚十亩古塘。现还保存元朝时期的张氏宗祠、清光绪甲申年的文星楼,明清时期的清明堂,建于1886年的包公殿,明清时期的教堂和清朝的五常门楼。古民宅,结构独树,粉墙黛瓦,栋梁门柱,卯榫结构,飞檐斗拱,巧夺天工,青砖瓦房马头墙,层层迭落,明朗雅素,砖雕、石雕、木雕和壁画,山水人物和飞禽走兽,无不栩栩如生。漫步于此,时而惊喜,时而迷离,始终处于穿越古韵与时尚的境地,既是反差,又有落差。 大阳洞村名的由来,据说是此地四面环山,远眺像一个很大的洞,像太阳一样圆,便取名大阳洞。《张氏族谱》的《村居记》解释说:“因四围田畴旷衍而名也。”也有人说源于舜帝,舜帝一个别称叫大阳,舜帝南巡到苍梧,司马迁沿潇水过大阳洞到九嶷山寻踪。徐霞客从江华过道县经大阳洞到九嶷山探迹,“又五里,而至大洋,其处山势忽开,中多村落”。名人的足迹踏访过大阳洞,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 大阳洞村坐南朝北,村前是潇水河,九嶷山下来的木排,途经这里散往中原,河岸的一片田畴中央就是太阳洞村,四周环山成为一个盆地。按远祖张载所著的《正蒙》《易学》中的“十翼、九象”建筑风水布局,天人合一。全村布局为聚居集中式,以主门楼、张氏祠堂为中心轴,沿三条横轴(大街)梯次扩展。三横八纵36巷,以八卦图中的离、兑、乾、巽、坎等部位,对应宗族八大门楼,布局成圆抱局式。整个村落地形南稍高、北略低,街巷和民居皆有阴阳水沟纵横相通,雨水、污水向北汇聚十亩古塘(白莲塘)。
“此谷央之地,东有天驹守万岗,南为舜源龙涎水,西有山庙锁邪气,北见麒麟驾彩云”。民国元年六月张村一位号琴沧田先生写的《村居记》这样描述大阳洞村:“前环潇流,后法堂密倚,西则兰若层垒,高耸一楼,古木浓郁,大合双抱倚,东则三峰远峙,挹翠成屏,万顷连阡,穷岸无际。非自诩平泉之名胜亦不忘,先忘控之经营也。”大阳洞张氏源远流长,先祖观公、迪公(张载之父)、盛公和万二公,世代相承。据《宋史•张观传》《明洪武•永州府志注释》《湖湘文库道光•永州府志》《宁远县志》《九嶷山志》和南宋状元乐雷发的《游紫霞岩赋》等众多历史依据考证:大阳洞张氏为宋太宗时期的左司谏张观和北宋大儒“横渠先生”张载的后裔,人口达数万人,更是张载后裔在我国南方最大的一个支系。
大阳洞被誉为“舜庙之源”,自古就与中华道德文明始祖舜帝和舜文化,有深厚渊源。《礼记•檀弓》记载“舜陵在九疑之山,舜庙在大阳溪”。《中国历史文献和方志》记载“舜帝陵庙始建于夏代,最早时在九疑山大阳溪白鹤观前,三代时祭祀于此,土人呼为大庙”。《宁远县志》、《九疑山志》记载“舜陵在九疑山中,舜庙在大阳溪,盖三代时祀于此,土人呼为大庙,其遗址在白鹤观前,土坛犹存”。太史公曰:舜葬九疑,实惟零陵。郡取名焉,王莽之九疑郡也。1972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公元前168年《长沙国南部地形图》,对今永州南部潇水流域(九嶷河流经大阳洞河段自古称大阳溪)、九嶷山舜陵和舜庙准确定位,认证了大阳洞村为舜庙之源,是最早的舜文化传播之地。
大阳洞为营道县县治所在地、中原秦汉文化与岭南文化交汇之地。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设郡县制,在大阳洞置营道县,隶属零陵郡。据《永州府志》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营道县,县治为大阳溪(今宁远县天堂镇大阳洞村),县域是以今宁远县西南部、南部,道县东部、东南部为主的九嶷山地区(今宁远水市和九疑,道县柑子园、四马桥一带)。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司马迁年二十,临九嶷探舜陵,过大阳洞,在五级坡渡口停船,住大阳洞街铺。1637年徐霞客经大阳洞到九疑山探迹,作《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九》记载“明崇祯十年丁丑二月二十三日五鼓,雨大作。自永州来……逾岭而南,有土横两山,中剖为门以适行,想为道州、宁远之分隘耶……过唐村坳,又五里而至大洋,道州来道亦出此”。徐霞客游记中的“大洋”就是今天大阳洞张村。
大阳洞村大多张姓,据历代《张氏族谱》记载,先祖张观(943-995年)“为宋哲宗之元辅,以使相守零邑”。观公任道州知军州(掌管地方军权、防止藩镇割据),因九嶷山秀美风光而选择在邑南九疑山麓的由村洞,裔家衍族,其后裔成为本地土著人。由村洞成为大阳洞张氏祖源之地(下图中的九嶷洞村、今玉琯岩周边),由村岭成为张氏祖源山。隋唐时期修建舜帝庙,张氏先祖敬重德孝文化始祖舜帝,从由村洞搬迁到现在舜帝陵北边。到南宋末期,张载公后裔扬德公之子孙、抗金将领——化孺公(化凤1169.1.17-1216.12.2)和盛公(1191-1269 )带领一支族人,躲避元朝追缉,南迁九嶷山,隐居由村洞。两系张氏族人在由村洞合族兴村,繁衍后代。据张氏家谱记载, “吾族远祖盛郎公于宋末从江西鹅井塘迁徙宁远九嶷山下由村洞”,始祖盛公(宋1191-1269 )生元隆,元隆(1217-1291)生鋕灿,綕灿(1246-1311)生翼,翼(1275-1349)生二子正朝,正钢,正朝(1301-1372)生一子;玄贵,正钢无子,玄贵(1331-1402)生三子;万一公(1349-),万二公(1353-1434),万三公(1356-1423)。盛公居于邑南九疑山麓之由村洞,安居乐业,已历七世。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龚廷虎,李孟九,胡万中,李孟十等兵变,兄弟分诀,万一公卜居零陵卫接履桥,万二公卜居大阳洞,万三公卜居大陂洞。 “万二公生平勤奋,秉性慷慨,具有百忍风格,力行以农兴家,以忠厚启后,以理学传世,代代相传,六百余年来子孙繁衍服畴食德,才俊继起,村庄永兴”。张村的布局设计以学校环抱村居,表达出张姓人氏对传统礼仪文化的追求,和传统的“耕读为本”的生活观。 现在的大阳洞村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村民安居乐业,富足有余,亦或是秉承得天独厚的位置,肥沃平整的土地,也亦或是秉承了先祖的厚德,亦或是借时代东风的新农村建设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