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难!这几乎是近些年80%毕业生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据教育部消息,2025届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在这种形势下,却有一类专业,不仅由“冷”变“热”,就业率高达100%,甚至还没毕业的学生就被疯抢,薪资还不断在上涨中!
赶紧一起来看看!!!
01
养老将要成为新风口?
近些天,养老专业再一次登上了热搜。
教育部发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其中,“老年医学与健康”专业更是位列专业申报数量的第五位。
图源:麦可思研究
根据《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3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未来,老龄化速度还将加快,由此也产生了相应的就业机会,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就业新方向。
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的消费潜力将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增长至33%,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与之相对,我国养老产业从业人员存在巨大缺口。有媒体报道称,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规模在600万名以上,但目前从业人员只有50多万名。
02
薪资上调,还未毕业就被疯抢!
2024年,来自山东和上海两所高校的中国首批养老专业本科生毕业了,受到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
面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养老服务管理专业33名毕业生,30余家养老机构拿出了120余个岗位;而山东女子学院养老服务管理专业64名毕业生,则接到了400多个就业邀请。
浙江杭州出台《杭州市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补助实施办法》冲上养老行业的“热搜榜”,从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最高每月1200元的岗位津贴,到按照学历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最高5万元的补助。
上海市则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重点产业领域技能人才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以及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出一系列技能人才培养新政。
《通知》显示,对纳入上海市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内的涉及三大先导产业和养老护理、家政服务行业的17个职业(工种),劳动者获得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可享受的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标准上调30%。
过去,养老服务行业往往被视为“低端”职业,缺乏吸引力。然而,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养老相关专业在社会中的认可度逐渐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考生报考。毕业生就业方向上选择范围较广,无论是成为养老机构、老龄产业相关机构的管理人才、经营人才,还是成为养老管家、社工专员、活动策划、项目研发等,都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03
养老专业需要学什么?
本科养老专业和专科养老专业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具体体现为:
高职专业名称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在保留“智慧”与“健康”两大核心要素基础上,增加了“管理”内容,为学生从一线服务工作向管理岗位发展奠定基础。
而本科专业名称为“养老服务管理”,更加侧重理论与管理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研究型及未来管理岗位的高层次人才。
简单来说,这个专业就是培养具备现代养老服务管理理念和技能的人才。学成之后,毕业生能胜任在民政或卫生健康委等行政部门、大型养老企业从事养老政策制定、养老企业运营管理、养老项目策划、养老产品开发等工作。
课程参考:管理学、社会学概论、老年社会工作、公共政策、法学概论、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护理实训、老年人体结构与功能、企业战略管理、中医基础等。
除上述课程之外,卫生经济学、膳食营养学、慢性病与认知症护理等“医养康护”知识、老年心理学、服务伦理学等也均属于需要跨学科储备的能力和素养。
其他相关专业
修业年限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是在今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服务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中提出的,设置了五个新医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其中就包括老年医学与健康专业,并将其单独列为新医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老年医学与健康学科的主干学科不仅包括临床医学、药学,还包括了临床营养学、老年心理学、康复医学、医学伦理学、材料学等。
老年医学与健康学科提出,要培养熟练掌握老年疾病康养、健康管理知识能力,能够在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管理中心、医养结合照护中心等老年医学相关机构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
目前归属于社会学一级学科 ,并置身于法学学科门类。
老年学是研究人类老化规律的学科,是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的个体老化和群体老化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的经济和自然的诸问题,以及老化现象本身规律的一门综合学科。
天津理工大学、玉溪师范学院、湖南女子学院等高校在本科阶段开设了该专业。
另外,药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专业也和养老领域有所关联。
04
养老专业报考建议
一般来说,医院类院校可能在医疗康复领域更有优势,而非医学类院校在社区治理、服务基层的经验更加丰富,很多院校与地方养老机构建立校外实习就业双基地,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保障。考生可深入了解院校专业设置详情,考虑地域因素,结合自身实际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