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免费照相馆,太出片!

时事   2024-12-01 21:30   北京  

文|訾晓

近来,家门口的“社区照相馆”成为不少地方社区居民的日常“打卡地”。

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路街道“春天里”、吉林省敦化市胜利街道“红石榴”、浙江省杭州市浦沿街道“滨盛拾光”等社区照相馆为居民提供免费拍照服务,全家福、儿童摄影、夫妻合照等,让一张张笑脸定格成为永恒的记忆。“以前拍照还得跑老远,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拍,真是太方便了!”

上海长宁“春天里·照相馆”,一家人在拍摄全家福

将照相馆开在家门口,让拍照从“偶尔”走向“日常”,从“商业性”变为“人情味”,从老年群体“不便出门拍”到“能够在家拍”——社区治理越来越面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高质量生活的追求。

拍照记录不像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一样不可或缺,但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由此衍生出了跟拍、旅拍、艺术摄影、宠物摄影等多种形态。据《2022年摄影行业概况》数据显示,预计到2026年,我国摄影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000亿元,未来3-5年,中国摄影专业的人才缺口依然在100万人左右。一系列的观感和数据无不印证着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也是一个人们有所期盼的文化领域。

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单元,正是敏锐捕捉和把握居民各层次需求的着力点,也是有效回应需求,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的落脚点。只有充分挖掘和了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足此类服务的“最后一百米”,才能形成有效维系社区居民、凝聚居民的情感纽带,将社区打造成一个温馨美好的家园。这正是“家门口的照相馆”带给我们的启示。

杭州“滨盛拾光照相馆”主题拍摄现场

回顾近年来的社区治理工作,全国许多地方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思路——居民买药看病难,设立卫生服务站;民生服务事项办理难,开设服务代办点;社区老年人“吃饭难”,兴建社区食堂;婴幼儿入托难,开办幼儿园;理想化读书空间稀缺,创建图书馆;居民渴望记录日常生活,社区照相馆因此诞生——有排忧解难,也有暖心关怀;关注衣食住行,也关注精神文化生活;服务“一老一小”重点人群,也覆盖不同年龄群体。更舒适、更便利、更有人情味是贯穿始终的方向。

在迈向高品质生活方面,我们看到了社区发挥重要作用的空间。未来,能否在创新社区治理中加速这一进程,就需要充分借鉴当下好的做法和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思维和路径。比如,不断打造和丰富类似摄影、阅读之类的多功能、复合型、亲民化的社区生活场景,增强社区归属感。再比如,一些地方邀请摄影班学员做志愿摄影师,并鼓励居民参加其他志愿服务,来兑换免费拍照次数,以此匹配志愿者需求,调动各方力量,实现社区治理的整体效能提升。

新空间、新组织、新思路、新活力,在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方面,社区的潜能有待进一步被激活。

热点视频推荐
↓↓↓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
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

吃火锅意外被直播获赔500元,是一次警示

浙大辟谣“浙大研究”,谣言也要蹭名校?
羡慕了!这所大学的体育课何以成爆款
“翻新”羽绒服火了,看懂背后的市场需求
不要纠结“花钱买的自律到底值不值”



字:訾晓
图片:“上海长宁”“杭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朗诵:王茜
责编:张永群
编辑:吴亚琦

光明日报
思想品格 人文情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