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7公里!中国科大实现跨越城市的分布式光量子计算

文摘   科技   2024-10-29 13:43   美国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一项重大进展:成功实现了跨越7公里的分布式光量子计算。这不仅是对量子网络和量子存储技术的提升,也展示了量子计算在远程、规模化应用中的潜力。那么,为什么这项成就如此重要?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一创新背后的技术细节和应用前景。

一、量子计算的挑战:从单一到分布式

量子计算的研究近年来不断进展,但当量子比特增加时,传统量子计算架构遇到了一些瓶颈,比如信号串扰、制冷需求和布线复杂度。单一量子计算机若在未来处理海量数据,或许很难达到更高的扩展性。而分布式量子计算则提供了一条新路径,通过连接多个独立的量子计算节点,形成一个量子计算网络,理论上可以有效扩展计算能力。

在该研究中,中国科大的研究团队基于量子门隐形传送协议(quantum gate teleportation protocol)实现了跨7公里的分布式量子计算,使得多个节点能够协同完成复杂计算。实验中两个量子节点分别位于合肥的两个地区:中国科大东校区和大蜀山,它们通过通信波段的光子和专线光缆实现了纠缠态的分发和处理。


二、关键数据:超越前人记录的量子存储性能
为了解决非局域量子门操作的距离限制问题,研究团队使用了掺铕硅酸钇晶体作为光子存储介质,成功将纠缠光子的存储时间提升至80.3微秒,约为之前实验记录的两倍。此外,这次实验还实现了1097个时间模式的存储,为生成非局域量子门提供了更高的操作速率。这些突破使得量子计算在实际应用中的速度和精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具体来说,团队在两比特受控非门(CNOT gate)操作中达到了88.7%的保真度。这一数值比同类实验的保真度提升了10%以上,为日后的高精度量子计算铺平了道路。



三、应用演示:Deutsch-Jozsa算法与量子相位估计算法

为了验证分布式光量子计算的实际效果,研究团队在两个远程节点间演示了两比特的Deutsch-Jozsa算法和量子相位估计算法。这些算法在量子计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Deutsch-Jozsa算法是经典算法和量子算法效率差异的一个典型例子,而相位估计算法则是量子计算中广泛应用于测量精度提升的工具。

通过此次实验的分布式执行,团队证明了量子计算节点在远距离协同处理计算任务的可行性,展示了量子计算在未来分布式计算网络中的潜力。


四、前景展望:量子计算的“超级算力”网络

这项成果首次在城市级别的距离上展示了分布式光量子计算的可行性,不仅突破了数十米距离的实验限制,还为未来量子计算网络的构建奠定了基础。通过光缆实现的量子纠缠分发和远程操作,可以让各节点在城市或更大范围内进行协同计算。未来,这类技术有望在气象预报、药物开发和金融风险管理等高复杂性计算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

专家指出,这一成就是“量子信息处理的一个新实验方向”,展示了量子计算从单一机架向大规模分布式发展的可能性。


结语:量子时代的曙光

从超导体的机制研究到算法的远程分布式执行,中国科大的研究不仅在技术层面取得了突破,还为量子计算的实用化提供了新思路。随着这项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我们有理由期待量子计算网络在更多应用场景中创造价值,也许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将见证量子计算机与传统计算设备联合构建的“超级算力”时代的到来。


声 明

• 本文部分内容为玉量科技原创,转载请通过公众号联系我们授权,无授权请勿转载。

• 本文内容来自于其它媒体、机构的,均已注明出处,但并不代表认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来源或版权问题,请权利人持有效权属证明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勘误、撤销。

•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交流使用,不用于商业用途。

玉量科技
本公司可提供量子计算技术服务;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