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团市委、市学联组织开展天津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以及在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团委的指导和组织下,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武装部组建了“乡村振兴促进团”并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于2023年7月31日-2023年8月5日在江苏省盐城市开展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乡村振兴”为主题,致力于推进当地文化、产业、生态、组织以及人才振兴,全面推进青年大学生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 | /
★
乡村文化振兴
实践团前往位于盐城市大丰区恒北村的瓷刻展厅,在工作人员的讲解和指导下,同学们自己动手雕刻作品,并在实践过程中对瓷刻这门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体会到了传统工艺与当代艺术的创新融合。随后在“映像恒北”展厅,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实践团成员对恒北村的酥梨文化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海盐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和保护海盐独特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该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品和陈列,向实践团成员展示了海盐产业的发展历程、社会变迁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知青农场,实践团成员们沉浸在一个个的历史场景中,感受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色,农场里的老房子、农具、农作物等都见证了一代代知青们的奋斗和生活状态。
铁血铸就,勇气滔天,先烈精神永驻心间。新四军抗战的光辉历史,是一部听党指挥、不辱使命的奋斗史诗,是一曲坚定信念、忠贞不渝的英雄壮歌。在这里,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口诵的方式,讲好了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以及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发挥了革命文物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乡村产业振兴
打造创新平台,激发产业活力
实践团走访了恒北村,了解到其主要发展以梨为枢纽的特色旅游产业与文创产业。恒北村利用当地优势,培养了包括早酥梨、翠冠梨等优良品种,并且对梨进行深加工,生产了梨酒、梨膏糖等产品。在旅游产业方面,恒北村依托生态梨园,建设梨园风光、生态民宿、养生温泉、非遗文化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努力培育“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泉”的乡村旅游特色,实现富民强村战略。
在文化方面设有文创街,大丰瓷刻、恒北梨文创、摄影等文化创客入驻其中,采用下店上坊的模式,集展示销售制作于一体,通过电商直播带货等渠道推广一系列文创旅游产品,促进农文旅融合持续发展。实践团通过一一走访,深切体会到了恒北村为乡村振兴做出的努力。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益
实践团来到小海镇进行调研。沿海集团项目公司总经理向我们介绍了小海镇国土空间全域整治项目的基本情况,通过实施农用地综合整治、提升乡村生活水平,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并且采用机械化作业,农田被社会承包,实现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提高收入,解放生产力,提升村民幸福感。接着实践团参观了震业机械有限公司,这是小海镇推进产业升级转型的一个缩影,并且将产业转型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以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然后实践团在农业农村局程明的带领下参观了果品种植基地,包括阳光玫瑰与猕猴桃种植,用专业的方式种植果品,以高品质的果品,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生态振兴
在青山绿水间舞动,麋鹿园中生态蓬勃。实践团来到了位于大丰区的中华麋鹿园,看到了麋鹿种群在湿地觅食、喝水和休息。并在园区内开展了以“拥抱美好自然”为主题的清理活动,将游客参观时随手丢弃的垃圾进行了清理。实践团队员们从自身做起,倡导“绿色先行”的理念,为乡村生态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逐梦新时代的美好未来。随后,实践团来到了荷兰花海,各种鲜花竞相绽放,形成了一片绚丽多彩的花海。通过这些实践活动队员们进一步认识到麋鹿与花海的生态奇遇不仅仅是一幅美好的画面,它们背后更是乡村生态的振兴与发展。
实践团前往盐城市大丰区小海镇江北村,江北村为保护和恢复河流中的水生生物以及促进乡村生态的进一步发展,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以水环境治理为抓手,积极探索以鱼养河、以鱼治河的新模式,不仅保护了小海镇的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乡村组织振兴
完善组织保障 助力组织振兴
组织兴,则乡村兴;组织强,则乡村强。为促进乡村组织振兴,实践团来到了江苏省大丰区小海镇,并与当地基层组织领导人进行座谈。在座谈会上,同学们积极发言,在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与当地镇党委政府交流了很多想法,将自身专业知识和创意转化为可行方案和有效实践,为乡村振兴献计赋能。随后,实践团参观了小海镇的青年人才党支部、长者食堂以及党员志愿者之家等一些场所,深深体会到小海镇在组织振兴方面做出的努力。
乡村人才振兴
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一环,小海镇举办的爱心暑托班活动以“团干部+在职(或退休)教师+青年志愿者”为核心工作团队,并任命在职(或退休)教师、青年社会组织骨干担任班主任,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为组员,利用“一对一”牵头模式负责班点整体运行,解决了乡村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问题。实践团来到此处与班上孩子开展知识竞答,为孩子们讲述大学生活并提供志愿服务,为乡村人才振兴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随后实践团前往杨树村,并在杨树村进行座谈,会上随处可见的年轻身影也证实了当地人才引进战略的成功,小海镇组织委员陈白也表示将对返乡大学生给予更多的政策照顾,为当地经济发展吸引更多人才。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方式,在本次乡村振兴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踊跃参与,积极发言,展现出了独属于大学生的光彩,最后又通过亲身下田实践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进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农村面临的挑战有了更真实的感受,这对于我们未来成为乡村振兴的推动者和参与者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在本次实践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为载体,通过讲座、宣讲等方式讲好盐城故事,讲好小海故事,让更多的大中小学学生知晓盐城,了解小海。同时呼吁更多青年大学生投入到新时代乡村建设的最前线,一起为乡村振兴助力,为建设美丽中国奋斗。
\ | /
★
文案|王雨新 李慧宇 蒋馨凌
图片|张静
视频|吴鑫涛
排版|邱婧 李佳欣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武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