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生活中,您是否有注意到,无论是在机场、地铁站、高校、体育馆、住宅小区、会展中心、社康等公共场所都能看到一个标着“AED”的绿色小盒子。
在深圳,有4万多台AED在你我身边,已有上百人通过AED挽回生命。“招手即停”不仅是便民出行服务,更是生命的救助。
“在我国每天大约有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而且大部分都发生在医院外,如果能够在黄金四分钟里展开急救,很多人就不会死亡,但是做到这一点仅有愿望是不够的,他需要整个社会各个方面整体的配合和进步。”白岩松曾在《央视周刊》上这样说道。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识别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傻瓜式”医疗设备。心脏骤停发生后,尽早开始心肺复苏和使用AED,是最有效的抢救方法。如能在1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并在3~5分钟内进行AED电击除颤,可使其存活率达到50%~70%。截至2024年8月16日,深圳公共场所AED助力救人的总数是107人。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懂急救、会急救、敢急救的深圳人,用这“救命神器”又救了8人。就在上个月14日,宝安区某中学操场上,一名初中生运动后突然倒地,呼之不应。现场老师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通知校医。校医闻讯携带AED迅速赶到现场,初步判断该名学生无意识、无呼吸,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除颤3次。10分钟后,宝安区人民医院大浪急救站急救人员到达时,该名学生已恢复自主心跳呼吸,立即将其转移上救护车。经入院继续抢救治疗,该名学生于次日恢复清醒,并于10月21日痊愈出院。深圳自2017年推出“公众电除颤计划”,开始在公共场所大规模配置AED,覆盖率位列全国第一。从2017年成功救助1人,到2018年的2人,2019年的7人,再到2023年的26人。近年来,深圳市AED铺设速度加快,形成了一个越织越密、遍布城市的急救网络。2018年,深圳市急救中心联合腾讯发布了覆盖全城、一键可查的深圳“AED地图”。打开“腾讯地图”或者微信小程序,在搜索栏中输入“AED导航”就会显示离你最近的几台AED,根据导航提示即可前往取出。
2023年3月开始实施的深圳地方标准《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建设与管理规范》中更是规定,在公共住宿场所、文化交流场所、文化娱乐场所、住宅小区等二类公共场所中,每台AED服务辐射半径不超过600米或施救者直线步行3至10分钟可获取。但单纯依靠政府推广布设,难以照顾和补充到每一个环节。深圳探索出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主导+商业整合+公益补充”的社会共建的可靠新路径,创新研发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安心E点”,该一体机除了有AED,还设置了急救包、充电宝、存储柜等便民设备。一体机同时兼具安全宣教、一键报警、灾害预警等功能,且由专业运营团队定期进行巡检、维保。与现有固定AED网络形成高度互补,深圳还积极打造全国首个规模化“城市流动救助网络”。早在2021年1月,深圳就在3条线路105辆公交车上配置了AED急救设备,并持续安排驾乘人员接受“初级救护员”专业培训。2023年11月,深圳在500台出租车上安装AED急救设备,其24小时流动性和分布广的特点,让救援可能性变得更大。此外,深圳积极建设“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响应、第一救援”的社会应急资源全时响应调度指挥系统。前端小程序应用搭配后端管理系统的智能管理,能够有效实现高效的实时调度、人机互联的社会应急模式,实现应急指挥与调度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然而,即便深圳的救护车到达现场的中位数已缩短至13分钟,但对时常发生、处置时间仅有几分钟的心脏骤停、大出血等情况来说,这样的时间还是太慢。把急救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变成第一响应人,能提高救助的成功率。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日常穿梭在大街小巷。当紧急情况发生时,他们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对他们开展社会急救培训,让他们成为“急救侠”是有必要的。2019年起,深圳市义工联联合外卖平台策划了“急救骑侠公益赋能计划”,已在深圳培养持证外卖小哥超8000人,并推广至北上广等十余城,学习人数已超150万。越来越多私家车车主也在主动加入到流动急救的队伍中,在后备箱放置AED,还有人组起了志愿者车队,将急救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图源 / 青春罗湖)
随着人们对突发急救事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急救培训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目前,深圳市急救中心在全市设立了16家急救培训基地和2个急救培训教学点,每年拿出1万+的名额面向全市开展免费培训,2024年已完成培训3万人。
“从AED配置的开始,我们就把培训捆绑在一起。到现在为止,深圳市发证的培训人员超过78万。按照深圳的人口计算,已经超过了4%。”深圳市急救中心主任周强说。预计到2024年底,深圳全市范围内实现平均每平方公里、平均每万人有不少于15名“应急第一响应人”,将建成覆盖全市的“应急第一响应人”网络体系,构建市-区-街道-社区的四级“人民防线响应体系”。来源:i深圳、深圳卫视深视新闻、深圳发布、深圳急救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