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凤鸣堰河村:从水兴农耕到周礼传承的千年画卷

健康   2024-11-19 20:20   陕西  

众所周知,“周原膴膴,堇荼如饴”描写的是周原土地的肥沃。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土地,才能生长出像糖一样甜的苦菜?在寻周的旅程中,宝鸡市融媒体中心探源礼乐文明全媒体采访团来到了岐山县凤鸣镇堰河村。
当天,细雨如丝,整个村子被一层薄雾笼罩,村口的千亩果园在雾中若隐若现。尽管此时已过采摘季节,但果园依然有着别样的韵味。不难想象,在采摘季,这里会是怎样一番繁忙热闹的场景?这个古老村落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一幅美好的农耕画卷。


堰河村文化墙上硕大的“礼”字,提醒村民要秉持“诚实、善良、忠厚、好客、卫生、崇礼、守法”的美德。
水,堪称农业的命脉。堰河村的名字背后,就藏着一个与水相关的古老传说。

三千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山沟,每到暴雨时节,南边的天柱山中就有山洪袭来。年复一年,山洪的泥沙淤积成了一片平地,周人开始在此居住。为了应对水患,先民们采用筑堰开河的方法治水。他们在天柱山东西两侧挖出泄洪渠,又在地上开挖南北贯通的河道,让山洪和积水排入湋水。一日,周文王姬昌路过此地,看到百姓热火朝天地淤地造田,他满心欢喜地说道:“洼地有‘堰河’,庄稼保丰收。”百姓听闻,备受鼓舞,干劲更足,很快完成了水利工程。从此,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堰河”之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一代又一代的堰河村村民开渠引流、筑堰蓄水,让水在这片土地上有序流淌,而水悄无声息地润泽着堰河村的每一寸土壤。在水的滋养下,土地愈发肥沃。周人深知土地与水的馈赠,辛勤耕耘,春种秋收,村民们也将耕种刻在骨子里传承了下来。

1962年,宝鸡专区种子站与岐山县农技站因堰河村水利条件得天独厚,在此进行小麦新品种培育试验,1963年成功培育出“堰河早32号小麦”,让岐山县原有的小麦亩产提高了100多斤,这是堰河村古老农业智慧传承创新的有力见证。

当周人因肥沃土地的滋养而填饱了肚子,不再为生存问题所困扰时,他们开始将目光投向更高层次的追求——思想上的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敬德保民”这一深刻且影响深远的理念被周人统治者作为政治口号提出。

在“敬德保民”思想的引领下,“周礼”应运而生并逐渐推广开来。作为一套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礼仪制度,它规范了人们从祭祀到日常起居的行为,不仅体现了等级秩序,更蕴含了道德伦理观念,成为周人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

周礼文化在堰河村得到了传承与弘扬。“鸡鸣即起,洒扫庭除”成为村民每日生活中雷打不动的首要之事。在堰河村,家家门前干净整洁,户户庭院井然有序。回溯历史,在1952年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中,堰河村被政务院授予“农村爱国卫生的一面红旗”荣誉称号。

随着时代发展,堰河村在乡村建设的征程中一路高歌猛进。2015年,该村入选宝鸡市“十大美丽乡村”。在过去的25年间,堰河村先后走出了283位大学生,这些优秀学子带着堰河村的文化底蕴和良好风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村里的文化墙上,两米高的“礼”字格外醒目,它时刻提醒村民要秉持“诚实、善良、忠厚、好客、卫生、崇礼、守法”的美德。这些传统美德就像丝丝春雨,滋润着这片土地,滋养着每一位村民的心灵。

堰河村,一个拥有3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村落,其名称源于西周时期。这里民风淳朴,自古便养成了“鸡鸣即起,洒扫庭除”的良好卫生习惯,爱干净、讲卫生的品质已深深融入堰河人的精神世界。
“岐山县人文历史资源丰富,素有‘礼仪之邦’‘周礼之乡’的美誉。”堰河村党总支书记杨亚周表示,只有把“礼让为先、尊老爱幼、仁爱孝亲、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家的心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在日常行为上。为夯实文化根基,进一步“醇化”村风民风,近年来,堰河村积极发扬周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正向心理引导功能。村上设立了多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周礼文化、家风家训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同时开办了农家书屋,组建了广场舞队,并建起了村史馆,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周文化的熏陶,使优秀传统民俗民风得到继承和发展。

如今的堰河村,环境优美,村容整洁,村民生活富裕,产业兴旺发达,家家户户都飘溢着新时代的文明气息,路上遇到的村民,脸上都带着笑容。

康健
在堰河村采访时,我深深感受到“礼”在这里的传承宛如涓涓细流,润泽着每一处角落。
堰河村享有“厨师之乡”的美誉,村里的老人都说这里是岐山臊子面的发源地,直到今天村民还遵循着“馂馀之礼”。第一碗专门用来敬天地、先祖,然后宾客方能按长幼排序入席食用。据当地人介绍,这种进食过程是对自然的感恩,对福泽的传递。

整齐的房屋、干净的街道,这背后是村民对乡村建设之“礼”的积极响应。他们共同维护着家园的美好,将“礼”融入乡村发展每一步,让堰河村成为一座充满魅力的“礼”之村。

来源:掌上宝鸡

找工作找房子二手买卖点阅读原文

岐山洪霖
宣传大岐山,传播正能量!岐山洪霖,你身边优秀的宣传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