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人数上升!广东一周新增1770例,省疾控最新提醒→

政务   2024-10-10 17:27   广东  



10月10日

广东省疾控中心公布了

今年第40周(9月30日至10月6日)

登革热疫情监测情况

全省新增报告1770例登革热病例


其中,本地病例1764例,分布在佛山617例、广州251例、深圳112例、江门98例、中山89例、清远77例、东莞76例、湛江70例、肇庆62例、韶关56例、珠海和茂名各39例、云浮34例、梅州31例、惠州30例、揭阳18例、潮州17例、阳江和汕头各15例、汕尾10例、河源8例;

输入病例6例,分布在深圳3例、广州、中山和茂名各1例;

无重症、死亡病例。



此前,省疾控公布了

9月下半月“蚊子地图”

并提醒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预防伊蚊叮咬

防患于未然


9月下半月“蚊子地图”公布


10月8日

广东疾控公布了9月下半月

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风险提示

也就是“蚊子地图”

所处地区的媒介伊蚊密度越高

发生登革热流行的风险越

风险提示指标:

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风险提示指标包括幼虫密度(布雷图指数法BI)和成蚊密度(诱蚊诱卵器法MOI)。

当BI>20或MOI>20时,意味着媒介伊蚊密度较高。

当一个地区出现多个监测点BI>20或MOI>20时,意味着该地区登革热流行风险较高。

9月下半月

全省共监测到

26个媒介伊蚊高密度监测点所在镇街

其中广州市最多,有10个

其次为珠海市和汕头市,各有4个

↓↓


专家建议,市民群众尤其是处于“蚊子地图”风险区的人们要积极行动起来,人人动手、户户清理,翻盆倒罐清积水,清理蚊虫孳生地;同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预防伊蚊叮咬,防患于未然。


广东疾控提醒:

预防登革热从控制伊蚊着手


广东疾控提醒:登革热是经伊蚊(即花斑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感染后会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及骨头痛,严重者会出现出血甚至死亡。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控制媒介伊蚊、预防蚊虫叮咬是避免登革热的最佳方式。预防登革热从控制伊蚊着手,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传播。


专家表示,9月以来进入秋季,气温逐步有所下降,但不能对防蚊灭蚊工作放松警惕。台风和雨水将给蚊虫带来更多的孳生地,而且伊蚊在25℃—30℃较高温天气更为活跃,吸血、产卵行为更为频繁,登革热传播风险更高。


登革热主要通过

被带有病毒的蚊子叮咬后得病

在广东

传播登革病毒的罪魁祸首是

 白纹伊蚊 




都是发烧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登革热?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

“高热、三痛、三红”+皮疹


  • 高热:突发高烧(39°C以上)。


  •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如何预防登革热?

目前尚无疫苗可以预防登革热,也无特效疗法。因此,预防登革热主要从切断传播途径做起,灭杀成蚊,减少蚊子幼虫繁殖和生活空间的侵入,要从个人周边环境做起。


图源:新华社


居民如何防蚊

01

灭蚊虫滋生地


  • 伊蚊喜爱在“死水”中产卵,所以要翻盆倒罐,清除积水。


  • 清理家中花瓶、托盘中的积水;养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绿萝等)要每隔3~5天换一次水,并洗净植物的根部和洗刷容器内壁

02

防蚊隔离


  • 物理防蚊是最可靠的,主要有安装纱门纱窗、挂蚊帐,灭蚊灯、电蚊拍等;


  • 化学驱蚊主要有驱蚊水,液体蚊香、蚊香等;


  • 另外,在出境旅游或到户外活动时,要穿浅色的长袖衣裤,裸露的皮肤要喷涂驱蚊剂


市民如果出现

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

要立即就医

并主动告诉医生

近期是否有外出旅行史及同行人员健康状况

以便于医生尽早明确诊断


探亲、出游建议


01

关注需前往的地区登革热疫情情况及当地疾控发布的蚊子地图等信息。

02

严格做好防范措施,防止蚊虫叮咬;在疫区外出时,应穿浅色长袖、长裤和长袜,并在裸露皮肤和衣服上涂擦防蚊剂,避免蚊叮。

03

在疫区外出时,应穿浅色长袖、长裤和长袜,并在裸露皮肤和衣服上涂擦防蚊剂,避免蚊叮。


  转发提醒身边人!



小信特选

来源: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江门日报
编辑:李媛
审核:苏碧银 欧漫清 麦慧晴

网信湛江
发布权威信息,聚焦网信动态,讲好湛江故事,共建清朗空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