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人 —
大运河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吴国。隋朝时期,大运河经历了大规模的拓展,达到了建设的高峰,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这一宏伟工程跨越了地球10多个纬度,贯穿了中国东南沿海至华北大平原的肥沃地带,连接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成为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主动脉,极大地促进了南北物资的流通和文化的交流。唐宋时期,大运河继续繁荣发展,到了元代,大运河经过取直和不断完善,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京杭大运河。明清两代,大运河得到了进一步的疏通和维护,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并一直沿用至今。
这条运河不仅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和军事作用,而且至今仍是中国重要的水上交通线之一。2014年,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清 《京杭道里图》
大运河的存在深刻地影响了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它不仅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幅画中的河流——汴河,实际上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一部分。画中描绘的大运河交通繁忙,主航道上大小船只密集,商人旅客往来不绝,纤夫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当时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和交通状况,也反映了北宋首都汴京(今开封)的经济活动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元代杰出书法家赵孟頫的《兰亭十三跋》,初看之下似乎与大运河并无直接联系,但实际上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渊源。在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之后,大运河作为重要的水上交通线路,随着政治中心的北移而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开凿新渠,不再绕道洛阳。这一变化使得从江南地区至大都的交通变得更加便捷,对于当时的文化交流和政治往来具有重要意义。赵孟頫是湖州人,他人生中共有七次大都之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在一次从杭州出发,沿大运河北上的旅途中,赵孟頫在湖州南浔收到了独孤长老送来的《定武兰亭》,并在船上每到一个闸口就拿出来反复研读,题写跋文,形成了《兰亭十三跋》。这样看来,赵孟頫的北上之旅,不仅是政治使命的履行,也成了京杭运河刚刚贯通时的宝贵见证。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水上交通线,更是一条文化和历史的长河,它的影响力无处不在,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层面。
大运河作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水路交通系统,在写入官方文件的价值论述之外,也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故事。让我们在本周三晚跟随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副主任燕海鸣,通过数十幅历史画作、书法以及档案、舆图等,欣赏和体会大运河的历史情境与细节,发现大运河文脉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