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文摘   2024-11-19 16:08   河南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4年11月19日召开11月份新闻发布会。一起来看——

要点速览



● 11月、12月经济运行有望延续10月份以来回升向好的态势。


● 关于“两新”政策下一步安排,研究提出未来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的政策举措,待履行相关程序后适时公开发布。


● 加快破解各类市场准入“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


●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门提前下达了2批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90.5亿元,支持地方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000余个。


● 初步测算,提前下达的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将吸纳20余万名群众就近就业、计划发放劳务报酬超过27亿元。


关于经济形势

9月以来我国多项经济指标边际改善,这一趋势是否得到延续?


随着各项政策特别是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10月份以来,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9月份我国多项经济指标边际改善,10月份主要经济指标进一步好转,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在持续增多。


随着存量政策持续显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实、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11月、12月经济运行有望延续10月份以来回升向好的态势。



明年,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实际支撑条件有哪些新变化?


展望202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支撑因素依然较多。


从发展动力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正在加快落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将持续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在深入实施,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正在融合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将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持续推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从市场空间看,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明显,还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有待释放。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例,我国的整体城镇化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以拉动万亿规模的新增投资需求和2000多亿的消费需求。此外,节能降碳改造等领域也存在巨大的有效投资需求。数字、绿色等新型消费业态,以及养老、托育等“一老一小”服务消费需求仍然旺盛,产业链堵点卡点有望进一步打通,这些都将不断催生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从政策支撑看,明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正在全面落地见效;同时,我们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政策储备,精准调控、逆周期调节等工具不断完善,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不断提高,宏观政策系统集成、精准发力,将有力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总的看,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关于“两新

“两新”政策落实情况如何?明年“两新”还会有更多的延续政策和新政策出台吗?


截至目前,已经推动各方面出台实施细则近300项,持续发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努力以“两新”政策激发品质新生活、产业新动能、市场新活力。


首先,更好地服务了群众消费需要。消费品以旧换新包括汽车、家电、家居等3大类重点产品,推动各地用好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实实在在地支持消费者对更优质、更智能、更环保产品的需求,实际操作中家电最高可补20%、汽车最高可补2万元,家居方面,不少地方专门对适老化改造予以支持。从数据看,“换新”政策推动家电销售不断回暖,10月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销售额同比增长近40%;消费者更青睐节能产品,初步统计,在“换新”活动中一级能效家电销售额占比高达90%。


第二,加大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设备更新政策聚焦工业、农业、建筑、教育、交通、文旅、医疗等7个重点领域,拿出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接安排到项目,同时在能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发布112项标准,支持企业开展工艺更新、数字赋能、绿色转型,促进产业向“新”向“绿”发展,有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第三,支撑经济回升向好。“两新”政策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一方面,支持企业通过“更新”增强产品迭代升级能力、更好满足消费需求,同时,也支持居民通过“换新”增加消费、带动企业投资扩产,从而推动投资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比如,前10个月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1%,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下一步,在“两新”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还将持续加强资金全链条监管,推动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持续优化消费市场环境,依法严查“先提价后打折”“虚假折扣”等行为;持续做好回收循环利用工作,指导新成立的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加快布局设立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利用平台,开展废弃电器电子非法拆解专项检查


“两新”政策下一步安排,一方面,我们将开展加力支持“两新”政策效果评估,总结延续好的经验做法;另一方面,我们将研究提出未来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的政策举措,待履行相关程序后适时公开发布,持续以“两新”政策推动群众受益、企业获利、经济向好。



关于民营经济

如何看待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形势?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举措?


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持续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一方面,持续完善法律政策。加快民营经济立法进程并公开征求意见,推动各地方各部门聚焦民间投资、公平准入、融资支持等,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另一方面,推动解决问题诉求。截至10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各种渠道收到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1234项、已办结696项,协调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从统计数据和了解到的情况看,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持续增多。从投资看,前10个月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4%,比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速高2.1个百分点,实体经济领域民间投资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从外贸看,前10个月以人民币计价的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9.3%。从市场活力看,市场消费潜能正在加速释放,比如,民营经济占比较高的网络零售增长明显加快,前10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3%,增速比前9个月加快0.4个百分点。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需要持续不懈的努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持续跟踪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挑战和问题,愿意认真听取民营企业的心声,将继续会同有关方面采取更多务实举措,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积极营造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同时,继续充分发挥多层次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作用,帮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努力让民营企业有感有得,不断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关于市场准入

加快破解各类市场准入“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对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情况开展了第7批排查清理,公开通报了10个典型案例。比如,某地项目招标中限制外地小规模工程建设企业参与投标,违规要求投标企业必须在本地注册登记、设立本地分支机构,妨碍了经营主体依法平等准入。又如,某地违规增设风能资源开发运营准入条件,要求民企需捆绑国企共同参与风场资源开发,这是典型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1年建立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和通报制度,聚焦社会关注、企业关切的问题,重点排查、通报、整改一些地方设置市场准入隐性壁垒、不按清单要求违规审批等典型案例,为全国层面破除类似准入障碍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更好保障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准入。截至目前,已累计公开通报整改7个批次115个案例


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通报,作为落实市场准入制度、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地方违背市场准入制度情况发现一起、整改一起、通报一起,加快破解各类市场准入“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依法依规营造更加公正透明的准入环境。



关于以工代赈

提前下达的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将吸纳20余万名群众就近就业


为充分发挥以工代赈政策作用,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门提前下达了2批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90.5亿元,支持地方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000余个。


在此过程中,推动地方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投资计划下达后,项目可以迅速开工建设,群众能够尽快拿到劳务报酬;同时,重点向脱贫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受暴雨洪涝灾害影响较重的地区倾斜,优先组织脱贫人口、防返贫监测对象、返乡农民工、受灾群众等困难群体参与工程项目建设,依托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公益性管护岗位开发,要把资金用在“刀刃上”,让困难群众不仅获得劳务报酬,还能通过参与以工代赈项目,提升劳动技能。


初步测算,提前下达的以工代赈专项投资项目将吸纳20余万名群众就近就业、计划发放劳务报酬超过27亿元;如果算上在重点工程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吸纳就业、发放报酬的规模还将翻几番。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督促指导地方,推动提前批次以工代赈项目抓紧开工建设,切实保障务工群众更好享受以工代赈政策红利。



来源:中国政府网

安阳市政府网
传递政府权威声音,促进政民互动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