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经典!29张野外地质现象高清大图!

百科   其他   2025-01-11 18:04   北京  


自巍峨高山延伸至广袤平原,
由坚硬岩石到细腻沉积层,
神奇的地质作用雕琢出
无数经典的地质奇观!

它们真貌究竟如何? 
跟小桔一起来探索吧!



01
槽状交错层理

(图源@Dietmar Down Under/flickr.com)

槽状交错层理是一种
层系底界为弧形侵蚀面,
层系呈槽形,互相切割,
细层与之一致也呈槽形的层理。



02
页岩正断层

(图源@James St. John/flickr.com)

上图左上至右下的
显著线性特征为正断层,
页岩中的裂缝发生了明显位移。


03
页岩褶皱

(图源@James St. John/flickr.com)

图为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
贝斯山路堑的钙质页岩背斜褶皱,
露头上的裂缝与滑纹,
展示了断层的运动。


04
共轭断层

(图源@Hakkon Fossen/en.wikipedia.org)

露头位于英国内马里湾的
二叠-三叠系
霍普曼砂岩的
共轭断层。


05
对称波纹

(图源@James St. John/flickr.com)

图为美国俄亥俄州古生代的
对称波纹石英砂岩。
对称波纹是中等常见的沉积构造。
在横截面上垂直于波纹的波峰观察,
对称波纹形状大都是均匀对称的。


06
重荷模

(图源@Rudolf Pohl/en.wikipedia.org)

重荷模是一种形成于泥质岩层之上,
砂质岩层底面的隆起。
结块从上层“垂下”到下层,
通常形成近似相等的间距。


07
糜棱岩

(图源@euphro/flickr.com)

糜棱岩是颗粒很细
呈条带状分布的动力变质岩。
由原来粗粒岩石(花岗岩等)
受强烈的定向压力破碎成粉末状,
再经胶结形成坚硬岩石,
矿物成分与原岩无多大变化。


08
“奶酪”石灰岩

(图源@James St. John/flickr.com)

石灰岩经溶蚀作用
易形成溶蚀坑, 
大大小小不同的喀斯特洞穴
也因此而成。


09
韧性剪切带

(图源@Kevin Walsh/flickr.com)

图为位于拉什莫尔山,
包含16亿年前云母片岩和
哈尼峰花岗岩侵入的
韧性剪切带。


10
角度不整合

(图源@James St. John/flickr.com)

这种接触关系的特征是:
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
以一定的角度相交;
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
两者之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
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


11
断层角砾岩

(图源@James St. John/flickr.com)

断层角砾岩是局部的岩石
在断层带受脆性变形而
形成的构造岩。
断裂带的角砾化能影响断裂带水文地质,
包括地下水和石油的运移。


12
冰川刻槽

(图源@James St. John/flickr.com)

冰川刻槽由流动冰川
携带的石块刻蚀冰川谷壁而成。
这种粗大的刻槽,
往往作为确定冰川运动的佐证。


12
节理

(图源@Dietmar Down Under/flickr.com)

图为新西兰海岸的
正交节理与斜节理,
很可能由中侏罗统层序抬升、
侵蚀和覆岩压力降低造成。


14
软沉积变形


(图源@James St. John/flickr.com)

图中岩石内的褶皱
属于软沉积变形,
可能是由古代风暴或古代地震
(导致震积岩)或沉积物塌落造成的。


15
鼓丘地貌

(图源@Doc Searls/flickr.com)

鼓丘是指在冰川底部
形成的流线形岗丘,
其高度小于冰厚,
基底轮廓一般为椭圆形。
一般迎冰面陡,背冰面缓


16
冰斗湖

(图源@NPS Natural Resources/flickr.com/Public Domain)

冰斗湖是冰川湖泊的一种,
指山地冰川侵蚀成的冰斗中
积水而成的湖泊。


17
冰川漂砾

(图源@NPS Natural Resources/flickr.com/Public Domain)

漂砾是和周边石料相比
形状和材质截然不同的天然石块,
小则数厘米,
大可达数米甚至数十米,
成因是冰川的活动,
一些漂砾甚至被搬运到千百公里之外。


18
球状风化

(图源@James St. John/flickr.com)

图为球状风化砂岩。
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
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
故棱角逐渐缩减,
最终趋向球形。
这样的风化过程称球状风化。


19
捕掳体

(图源@James St. John/flickr.com)

围岩破碎,岩块易混入岩浆,
混入岩浆中的围岩碎块
可以部分或完全被融化,
部分未融化的岩块
则称为捕掳体。


20

冲积扇

(图源@Julia Maudlin/flickr.com)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
扇形堆积体。
平面上呈扇形,
扇顶伸向谷口;
立体上大致呈
半埋藏的锥形。


21
障壁岛

(图源@Dietmar Down Under/flickr.com/Public Domain

障壁岛多平行海岸分布,

是一种狭长的
高出海水面的砂岩体,

与海岸之间常有潟湖相隔,
对潟湖起屏障作用。


22
岩脉

(图源@Ruth Hartnup/flickr.com)

图为在加拿大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灯塔公园
花岗岩间由玄武岩构成的岩脉。


23
断层擦痕

(图源@James St. John/flickr.com)

断层擦痕是断层两盘
相对错动摩擦时,
断裂带中的岩石碎块
在断层面上移动留下的
平行线状沟槽刻痕。


24
逆冲断层

(图源@James St. John/flickr.com)

从左上到右下的显著线性特征是
田纳西州的典型逆冲断层。
逆冲断层是由挤压应力形成的
低角度逆断层。


25
绳状熔岩

(图源@Tim Wilson/flickr.com)

绳状熔岩外表与麻绳、草绳等相似,
属熔岩流表面构造。
是结壳熔岩流表层局部受到
不同程度的推挤、扭动、卷曲而成。


26
枕状熔岩

(图源@James St. John/flickr.com)

枕状熔岩呈椭球状,
椭球的表面是玻璃质,
内部有发射状构造,
外形浑圆,状似枕头,
是熔岩在水中
迅速冷却、凝结而成。


27
尖棱褶皱

(图源@James St. John/flickr.com)

尖棱褶皱是两翼较平直,
转折端急剧转折、
甚至成尖顶的褶皱。


28
浊积岩

(图源@Kevin Walsh/flickr.com)

浊积岩是一种
由浊流沉积作用
形成的沉积岩,
属半深海至深海沉积产物。


29
叠层石

(图源@James St. John/flickr.com)

叠层石是是由藻类
在生命活动过程中,
将海水中的钙、镁碳酸盐
及其碎屑颗粒粘结、
沉淀而形成的一种化石。


还想了解更多地学知识吗?

「地球印迹周历2025」

正在热销!




精美化石套盒

等你来拿!


▲点击图片购买▲

每次的翻页,

都是对地球沧桑巨变的一次深刻致敬。



探索地球沧桑巨变,

见证时间亿年流转!


一起开启地质时光之旅吧!




欢迎添加小桔

微信号:xiaoju750

< 请注明:姓名+单位+职务 >



< 长按二维码识别 >

桔灯勘探
50万+地学人的圈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