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近代教育变革创新的探索者
文| 谭敏
作为晚清侯官文化的代表性人物,林则徐与禁烟及抗击外敌等政治活动紧密相连。除了政治上的卓越成就,林则徐在中国教育现代化探索的进程中也写下了重要一笔。
清朝末期,外患频仍,内忧重重,如何振兴中华、培养人才成为当时最为紧迫的课题之一。林则徐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对民族兴衰的深刻理解,不仅在政治上大展宏图,也在教育领域不断探寻一条符合时代发展的道路。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将改革教育与富国强兵联系在一起的改革派。他以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核心,倡导德才兼备和平等育人的教育理念,主张教学相长和经世致用,在推动科举制度改革的同时,注重实用教育的发展,充分展现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对传统教育的不断反思。
林则徐爱国主义的民族教育理念突出表现在禁烟和抗击侵略的实际行动及其军民教化过程中。1839年初,林则徐抵达广州主持禁烟,将越华书院作为主要驻地。在这里,他深入了解地方民情,与地方官员协作,制定并实施查处烟贩、建立防御炮台、组织水师训练等一系列措施。他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实际行动,向官兵和学生们传递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强调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在对湖广地区书院及官学师生进行禁烟和反侵略教育时,林则徐详细指出鸦片的多重危害,如“谋财害命”“坑害民族”“白银外流,国库空虚”“精神萎靡,一蹶不振”“精神筋力疲惫不堪”“倾家荡产”等等,并制定《禁烟章程十条》在学堂和书院内推行。林则徐颁布实施的《札各学教官严查生员有无吸烟造册互保》明确要求各书院和官学教官查明学生吸食鸦片的情况,编制花名册并实施“五人互保”制度,那些平时教导不严、管理松散的教官也会被严肃追责。
林则徐强调“士为四民之首,文武生员有吸食鸦片者,予限两月”,否则将受到严厉惩处。面对外来侵略,林则徐告诫民众要积极抗击,“如英夷兵船,一进内河,许以人人持刀痛杀”。
作为清朝末期的重要官员,林则徐对科举选拔制度进行了多次反思和改革。他认识到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并积极倡导改良,以期通过教育革新,选拔出真正有才干的经世人才。
一方面,林则徐依然推崇科举,认为科举制仍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他说:“今天子右文稽古,海内之士怀珍抱璞,无不欲以文章经济自致通显于时,而穷檐蔀屋之儒,尚有荒芜本业,或见异而思迁者。夫非国家制科一途,不足为人才鼓励也。”
另一方面,由于清朝科举腐败丛生,林则徐意识到这种制度导致了“真才遗失”,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在他看来,“通儒偏以入资仕,罢读一图戏之耳。政成始信吏果儒,风流乃见谈艺图。”传统科举制度下,很多儒生只是为了仕途而读书,缺乏真才实学和实际的治国能力。在《请定乡试同考官校阅章程并预防士子剿袭诸弊折》的奏章中,林则徐指出,科举制度中的考官大多年老体弱,精神不振,评卷时常出现误分段落、误读破句等现象。这种不负责任的评卷方式,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正性,使得真正有才华的考生难以脱颖而出。他批评科举考试中的作弊行为,包括夹带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等,“明知不可抄袭,只图采掇成篇”“见题即抄,不费思索”等不正当行为使科举考试失去了选拔真正人才的功能,严重破坏了考试的公正性。针对评卷中的弊端,林则徐建议制定新的乡试校阅章程,“择文理优长、精神振作之员”担任考官。他强调要延长阅卷期限,使考官有充裕的时间认真评阅考卷,要对作弊的考生和失职的考官进行严惩,以遏制作弊风气,恢复考试的严肃性。
林则徐倡导“经世致用”的治学观,认为学问的价值在于实际应用,而不是空谈。
林则徐14岁考中秀才,20岁考中举人,其间在福州鳌峰书院求学7年,师从陈寿祺、林春溥、郑光策等实学派泰斗。在福州的这段学习经历与林则徐后来的成长关系密切,对其“经世致用”的治学观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书院山长郑光策强调“以立志为先”,倡导学生树立救世之志,为后来林则徐关注实用之学埋下了种子。
在人才培养上,林则徐强调教育应服务于社会和国家,培养实际有用的人才。他在《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中向乡试学生阐述了自己对教育、文风和士人道德的期待与要求,充分反映了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他指出,“因念士为民首,征器识于文章;言者心声,著辉光于笃实”,读书人要在实际行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不仅如此,林则徐还进一步指出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重要性,“有才而不用与无才同,用之而不使之尽其才与不用同”。如果不能让有才之人发挥其全部才能,不仅会压抑他们的志向,还会让其他有才之人不敢展示自己的才华而止步不前。这种治学观不仅贯穿于林则徐个人的学习与实践中,也体现在他对清末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的见解中,对其后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主张产生了重要影响。
林则徐明确主张“师敌之长技以制敌”。他认为,当时中国在面对西方列强时处于劣势,而八股文和《四书》《五经》等教育内容未能提供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林则徐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强调西方的“奇技”并非“淫巧”,要抵御外敌,必须先学习他们的长处。为此,他在广州组织翻译外国书籍和报纸,收集并分析西方国家的军事、经济和科技情报,充实了当时教育内容的改革。他编撰的《四洲志》便是这一努力的具体体现,书中汇集了有关西方国家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信息,成为后来《海国图志》的重要蓝本。
除此之外,林则徐提倡“习西技西文西艺”,学习西方国家的历史、法律、农业技术、商业贸易等。他要求书院和官学教官、生徒都要学“西技西文西艺”,习“切实有用之学”,组织师生翻译“西书”。林则徐在奏折、日记和公文中多次提议设立新式水师学堂,采纳西式课程,培养优秀的水师将领。他认为,通过学习这些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国家实际需要的人才。林则徐科学开放的人才培养观打破了封闭型的传统教育观,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学的先声,被著名史学家范文澜誉为清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理念也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总的来看,林则徐不仅以禁烟运动和抗击侵略的果敢行动铸就了民族英雄的形象,更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留下了深刻足迹。他倡导的爱国主义,在教育实践中根植了对国家未来的责任和担当。他对科举制度的深刻反思与改良,将个人能力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他主张的“经世致用”理念,不仅影响了当时学界的风气,更为后代教育家所推崇。林则徐的政治抱负与教育主张密切相关,彰显了他对国家兴衰的深切关注和责任担当。他强调教育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主张通过教育培养有志报国并能治世安邦之人。林则徐试图通过改革将更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国家发展有机结合,以培养真正有才干的人才,无疑是颇具前瞻性的。虽然他的部分教育观点不可避免地受其时代的局限,呈现出地主阶级保守的一面,但并不能掩盖他在国家兴亡与人才培养问题上的远见卓识。林则徐的教育思想,既有传统的历史根基,又敢于开拓创新,成为近代中国教育转型的一缕曙光。他在国家危难时坚定的爱国主义教育主张和开放包容革新教育的努力,为当下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滋养和历史经验。
(作者系福建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来源:《海峡通讯》2024年第21期 | 11月上
编辑:李烁铃
校对:吴晨倩
监制:余 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