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身边|逐梦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三地的科研之旅

文摘   2024-10-05 12:32   中国香港  


谈到科学家


大家会想到文艺复兴时期,身兼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的达芬奇。

也会想到喜好音乐绘画,又是闻名世界的航空航天科学家及总工程师的钱学森。


科学家们

除了拥有严谨的科研精神,一丝不苟的专业态度,同时也有十分有趣的灵魂。


传统设计领域: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离科学家好像很遥远。


但在【科学家在身边】这个专栏系列,我们将以文字访谈的形式,走进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相关的科学家的思维世界和科研旅程

 

无论你是


想要转方向的传统设计专业的学生;

初涉学术领域的其他相关领域的学生;


亦或是


正在职业上升期的职场新锐;

经验丰富的资深研究者;


相信通过阅读他们的故事,会获得新的视角和启示,同时看到一个个热爱工作和生活,努力推动行业发展的科学家。 




第一期,我们很高兴可以邀请到拥有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三地科研经历的Christine老师来聊聊她逐梦科学家的旅程。


作为一名研究城市气候的建筑学博士,以及一名985高校的青椒,她将如何讲述她的酸甜苦辣和心得体会呢?


我们的采访以语音形式进行,整个采访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因为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分为上下两期。



在这一期里,大家将会了解到Christine老师的以下故事:

  • 冥冥之中的科学家之路,看不见的命运之手;

  • 教与学?打破年纪的沟壑,反被学生push;

  • 地域差异? 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三地的经历;

  • PhD是什么?不断突破自己的过程;


 青年科学家 

 Christine

Inspiring minds, shaping dreams.

港新全奖博士毕业; 985 TOP20 高校任教;普林斯顿,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

发表 SCI 文章共计15篇;多个Q1 SCI期刊审稿人及特邀编委,比如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Urban Climate, Cities,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等;

曾参与多项与城市气候相关的科研与实际相结合的产学研项目;





Q

A

T  H  C

  研 学 所

 
 

城市气候变化

青年科学家

Christine


Christine:

大家好,我的科研方向是建立在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的。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加剧,对城市和人类的影响日益严重。我的科研工作主要是去量化城市规划指标城市气候之间的关系,比如土地利用、建筑形态、城市的蓝-绿空间对城市热环境和风环境的影响机制和影响作用等。在这些量化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帮助城市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设健康、宜居、韧性城市。





冥冥之中的科学家之路

看不见的命运之手


THC研学所


Christine老师的研究听起来是有趣又有用的应用学科。Christine老师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吗?不知道现在青椒的身份是否达成了小时候的向往。



                      青年科学家 Christine   


哈哈哈,我小时候想象力比较有限,因为身边接触到的大部分是教师这个职业,所以对这份工作一直有所憧憬




THC研学所


那作为一名青椒,也算是完成了小时候的梦想,而且是超额完成,因为除了教学外,青椒还需要做科研,那么Christine老师又是为何选择科研这条路呢? 



青年科学家 Christine


科研这条路其实不在计划之中,更像是命运的手隐约推着我往前。做科研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情,痛在于不停挑战自己,不停地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审视与质疑。快乐则来源于做出一点小成果后的成就感,这个过程中可以和同行一起攻克难关,还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指导实践中的应用。 






教与学?

打破年纪的沟壑,反被学生push


THC研学所


听起来,Christine更注重于促进行业发展并且用研究指导实践的老师!那么你是如何看待科研和教学这两者的关系的呢?  



青年科学家 Christine


虽然现在高校考核中,教学的占比并不算很高,但是我始终认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学是可以促进科研的。我在以往教学的过程中,碰到不少学生提出问题,这些问题让我重新去审视自己的知识,并且意识到之前没有思考过的细节,相当于被学生push着去学习了(笑) 




THC研学所


哈哈哈,听起来很有趣,可不可以举个例子呢? 



青年科学家 Christine


我之前指导一个学生写期刊论文,这个学生自己摸索到了一个别的领域的研究方法,拿着来问我。我之前看到过这个方法,但是没有详细研究过如何应用到我们这个研究领域。经过讨论,惊喜地发现这个方法非常适合用于我们提出的研究问题。 



大概就是教学相长吧。

Christine通过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和相互学习,把科研的精神传承给了学生。


我们期待之后可以看到科研与教学更好的结合,和学生有频率更高,深度更大的交流,进一步促进科研的发展。 






地域差异?

香港,新加坡,美国三地的经历


THC研学所


Christine老师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和美国都呆过一段时间,经历了不同学校的授课和科研风格,很想知道你对这三个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体会吗? 



青年科学家Christine


授课方面,中国香港和美国的课堂都很注重讨论,会鼓励学生提问,并且积极引导学生发言。其中普林斯顿大学的力度会更大,比如有门课程会随机点名学生总结上堂课的内容。

工作时长方面,香港和新加坡比较相似,工作时间长,多数学生会泡在实验室/办公室,香港比新加坡工作强度更大。普林的工作模式会更偏向于规律,工作生活比较平衡,工作日下午六点之后大家基本都会离开办公室。周末有些许人加班,但人数和频次都有限。


青年科学家Christine


科研方面,在我的研究领域,香港会更注意追求研究热点,强调实用性,不爱纯理论研究。普林则会更强调对某个方向的热爱,看重对一个问题与方向的持续追踪,对理论研究更看重一些(相比香港而言)。

三个地方的研究压力都很大,也都很鼓励本领域的同行进行交流,并且会提供对应的平台。比如香港会有跨学科的合作项目经费可以申请,与其他学院或者专业的人一同申请。新加坡和美国也有类似的项目。 





 PhD是什么?

不断突破自己的过程


THC研学所


Christine老师丰富的科研经历都是在PhD期间积累的,你现在回头看,会怀念那段时光吗? 



青年科学家Christine


非常怀念!老实说,我身处其中时其实不太享受。读博期间不自信,对自己的课题有所质疑,同时面临着很大的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等到毕业参加工作之后,再回头看 ,才发现PhD期间是最专注和单纯的时光。因为日常的工作,基本就是不断打破旧认知,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如此往复。最后,把这个过程整理成学术论文和报告,整个过程高度心无旁骛,是很幸福的。而且我还遇到了非常棒的朋友和导师,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还在不同的城市呆过。


我很幸运。 



THC研学所


那假如重来一次,你还会选择PhD这条路么?



青年科学家 Christine


70% 会再次选择的,剩下30%的犹豫是因为找教职太难了(笑)。 



THC研学所


哈哈哈,回答太严谨了!PhD期间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呢?又是如何解决的?



青年科学家 Christine


最大的挑战就是面对崭新的东西,需要突破自己原先的认知,从头开始咬着牙学。比如我需要从头搭建surface energy balance model,里面涉及很多heat transfer, energy balance的机理,对于不是纯气象学出身的我来说,是有难度的。解决办法就是坚持,找**经典文献**阅读,从前人的想法里汲取精华,系统性学习机理,并且不停测试模型。另外,当时在普林的合作导师给了不少帮助和支持。 



THC研学所


听起来是很煎熬,但是也很有收获的时光。PhD的路上,总是有新的知识新的挑战,那么PhD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青年科学家Christine


首先是批判性思维,不会再人云亦云,看到一个问题会先问是不是,然后才会问为什么。

其次是自我销售能力,学术交流嘛,需要和别人讨论并且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

另外就是自我学习能力,科研这条路需要走深,但是也不能进入很窄的方向,因为那样不利于之后的发展,所以还是需要多看看跨学科的东西,学习他们的方法和经验。




To Be Continued



Christine老师的下期访谈,将会带来更丰富的内容:


关于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观点;

谁是她学术道路上的启迪人;

科研对于大众的意义;

怎么看待AI人工智能;

青年科学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如何阅读文献;

如何切换科研和生活的模式;




我们坚信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芒

 

Let Your Light Shine 

 

期待尽早在「THC研学所」见到你

一起描绘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扫码加THC小助手 

   进入THC专享群   

- 享受|独家彩蛋 - 

-讨论 |最新可持续动向

- 获取|更多的资讯信息服务 -





                                                 戳戳关注哦~!






THC可持续研学所
ThinC 研学所由一群专业的博士组成,提供专业的,全年龄段可持续环境/艺术/商业/工业等行业相关,线上线下研学课程与服务,助力客户享受更好的教育,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