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回来了!”在上海从事商业拓展工作的冯女士拖着行李箱,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轻快地走向网约车等待处。
这是她第一次乘坐高铁回荆门,凌晨三点就从上海虹桥出发了。
“高铁开通了,以后回来的机会也更多了。”
她说自己现在还年轻,打算先在外面多积累些经验和存款,等到30岁左右,还是更倾向于回到荆门,毕竟这里有着难以割舍的亲情和熟悉的一切,她也希望家乡越来越好。
已经定居云南的周先生一家人上一次回来还是两年前,那时候终点还是荆门北站,搭绿皮火车回家的路遥远又折腾,现在高铁通了真的很方便。
他的两个可爱女儿对于那时漫长而又周折的旅途似乎没什么太多感受,在被问到觉得现在和从前有什么区别的时候,小姑娘只是摇摇头。也许是害羞,也许是因为有家人的陪伴和照顾,所以即使回家的路再颠簸嘈杂,也变得有趣起来。
另一边,晨晨小朋友也刚和他的家人结束了广西之旅。
从彩云之南到灵秀湖北,从八桂之地到九省通衢,一趟趟飞驰的高铁正将它们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出站口熟悉的乡音此起彼伏——
“姑娘!”
“看这里!”
中国美术学院大四学生杜珂君被家人簇拥着,幸福的笑容挂在脸上。这次回家,是爸爸妈妈、妹妹、表弟全家出动来接她。
点滴变化中,汇聚起了更快的“春运”,见证着幸福感十足的“中国速度”。
今年是荆门人过的第一个幸福非遗年。
各种非遗活动在荆门的大街小巷轮番登场。
有人在团年饭上玩出了新花样。
姐姐寄回来的山东特产花馍
今年的春晚,我们全家人都爱上了那首《世界赠予我的》。
有人放烟花,有人追晚风;借一缕时光,捧一片星空……
我们放下了繁忙的工作,一起放起了烟花,收获了一场绚烂的梦。这些画面描绘出了一幅幅温馨和谐、欢乐祥和的春节画卷。年味浓了起来,非遗活了起来,生活美了起来。
他说上次回家还是十年前,十年之前还是绿皮慢悠悠,十年之后复兴号飞驰而过。
“家乡的变化真的蛮大,我看荆门宾馆都改成实验小学啦,修得蛮好。”
虽然十年未回家乡,但是那一口亲切的荆门方言还是十级水平。
这个春节除了陪伴家人,他和阔别多年的发小们还约了饭。我想以后应该不会再是十年之约了。
“要是南昌和荆门也有直达就好了!”
张阿姨的父亲已过鲐背之年,虽然她已定居南昌,但还是经常回荆看望父亲。昨天一家人去逛街,还给在香港的儿子准备了十多只风干鸡。
在我们对话的间隙,老爷子默默走开了,我有些许的不好意思,于是提议给他们留下一张合影。张阿姨说父亲的耳朵已经听不太清了,老爷子没太听清我的邀请,他还在小声说着想进站看看。
“这高铁西站还没修好的时候,父亲就经常自己骑自行车过来看,也带我们来看过,但今天是第一次看通车后的高铁西站。”
张阿姨的父亲是宏图飞机制造厂的老三线建设者,荆门是他奉献了青春热血的地方。也许他是想来看着这从无到有的荆门西站去回忆那段激情奋斗的建设岁月,也许他是想来见证更多的家国团圆。
小余同学说荆门西站像只归雁,我没有打断她说站台是呼应荆楚文化里的凤凰。因为我看见了,那些曾飞往远方的孩子,正在缓缓归巢。我也看见了,它连接世界的可能。
今天22时10分
我们迎来春季的第一个节气立春
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就让我们以立春为新的起始
让我们继续带着最真诚的“心愿”
去迎接巳巳如意的2025
新的一年
等待我们的是更多的美好
和无限的可能
亲爱的朋友
希望你越来越好
也希望你常回家看看
看荆门越来越好
让荆门越来越好
来源:荆门新闻网
文字:解宇蓝 刘依娜
图片:解宇蓝 张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