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In玩家俱乐部 • 康凯旅行
秋风起、蟹脚痒,今年吃蟹何处去?为了吃到最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一定要去阳澄湖大闸蟹的原产地——阳澄湖莲花岛一睹风采。
行程亮点
“不是阳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苏州。”
“天下食物之美,有过于螃蟹者乎?”
美哉,美哉!
阳澄湖畔,回归山水田园,享渔村之乐。湖畔风景宜人,伸入湖中的美人腿和貌似“盛开的莲花”的莲花岛是休闲养生的好地方.
阳澄湖畔波光粼粼,湖中一艘艘游轮穿梭在湖面,迎来送往络绎不绝的游人,不时有白鹭从天空飞过,很唯美的画面。
从阳澄湖的纤纤玉腿上,乘着游船,来到这朵盛开的莲花之间,上岸,湖风迎面而来,空气都更清新了。乘着观光车,又或骑着自行车绕湖一圈,呼吸新鲜空气,看湖边风景,了解最原始的渔家生活。
家家以湖为生,以蟹为业,,这里水域辽阔,水质优佳,是正宗阳澄湖清水大闸蟹的原产地,被誉为“大闸蟹的故乡”。
踩着弯弯的石子小路、木质栈道,乡间小路、我们穿梭在田间和湖畔,观赏风车、体验踏水车,一路精彩纷呈,树荫下鸟儿鸣叫,花香四溢,大片的稻田遍布岛内,让你置身于金黄的海洋。
打卡网红码头 - 莲花岛南码头
号称阳澄湖小镰仓,莲花岛小鸟巢,每逢节假日重要的打卡地,O(∩_∩)O哈哈~对于那些小火车迷还有喜欢摆拍的小伙伴吸引力还是挺强的
电车模型是可以上去的,加上滤镜和大晴天真的很容易出片
最近,苏州又一个特色打卡点,在这个秋高气爽,一起去走一走……
阳澄湖1971仓坊,由原消泾粮仓改造而成,占地面积9378平方米,建筑面积4893平方米。这处粮仓建于20世纪70年代,因此定名为1971仓坊。仓坊包括原用于粮食收购和储存的5个圆形筒仓和5个长方形粮仓。
1971仓坊以“匠心造物”为主题,以“非遗手作+”为文旅融合突破口,植入苏绣、蓝印花布、缂丝、蟋蟀盆等非遗手作,休闲餐饮、书屋咖啡、数字文旅、版权工作站等多个业态,构建产品研发、人才培养、产业孵化、版权交易、产品销售、研学体验完整产业链,形成“产、学、研、销”体系,致力于打造手工艺人和艺术家的孵化基地。
阳澄湖1971仓坊
共分为艺术+区、老粮仓区、休闲服务区
每个区域都有哪些内容
一起来看!
(吴元新蓝印花布艺术馆)
在吴元新蓝印花布艺术馆,可以了解蓝印花布的历史、制作技艺,在服饰、家居等民间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吴元新家族的传承创新,既传承和弘扬了蓝印花布文化,又满足游客手作体验和旅游购物需求。
非遗艺术馆,由姚绣、鬻缂坊、澄泥工作室组成。姚绣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姚建萍刺绣艺术旗下的非遗生活传承品牌,姚建萍是新时代江南绣娘的代表人物,她用自己独特的刺绣语言表达了中国女性的追求与理想。
(鬻缂坊)
鬻缂坊是区级非遗传承人姚建珍缂丝品牌,缂丝,又称“刻丝”,“雀踏花枝出素纨 曾闻人说刻丝难”,馆内设置缂丝工作室、缂丝作品展厅、缂丝培训区等区域,展出了数十件缂丝作品,细细看去,其细致入微的色彩、自然的过渡与转折,无不令人称叹。
(蟋蟀盆)
澄泥工作室中展陈了由工艺美术师曹超制作的蟋蟀盆。曹超蟋蟀盆制作精良,形状复杂多样,被誉为“相城十绝”之一,馆内设置了蟋蟀盆展示区、手作体验区等。
老粮仓区
为5个保留的圆形粮仓“土圆囤”
立足于粮仓及粮食本体
融入农耕文化、稻作文化、节气文化
地域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
让老粮仓迸发新活力
老粮仓记忆·老物件馆,展示了粮仓过去近百种收粮、储粮、运粮的用具,还原了江南粮仓的生产场景,展示了江南古代先民农耕生活的场景。
(老粮仓区 节气·农耕)
一起去打卡苏州网红美景
纯玩!休闲!摄影!
【费用不含】
1、午餐路餐自理,可自由在莲花岛尽情品尝阳澄湖大闸蟹的鲜美
2、未列明包含的一切其他费用
活 动 行 程
早上7:00准时出发,勿迟到,一路上欢歌笑语,车程约1.5小时左右,抵达目的地莲花岛北码头,一起坐着绿皮小火车进入莲花岛,一路微风吹佛,稻田中秋意盎然。
中午岛上自行觅食,小餐馆很多,自己找地方吃螃蟹即可。下午13点忆园或者南湖滩坐船出岛,注意南码头出(集散中心),可以打卡小火车。
随后大家坐车前往1971仓坊,这里由原消泾粮仓改造而成。以"匠心造物”为主题,以“非遗手作+”为文旅融合突破口,植入苏绣、蓝印花布、缂丝、蟋蟀盆等非遗展馆。
报名交费
户外活动有着不可预见和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凡报名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自己应能够评估线路的危险程度。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活动召集人不承担赔偿责任,由受损害人依据法律规定和声明依法解决,凡报名者均视为接受本声明。代他人报名者,被代报名参加者如遭受人身损害,本次活动召集人同样不承担。本声明中关于免除活动召集人赔偿责任之约定效力,同样及于报名参加本次活动的其他队员。
这就是
我们
”江阴in玩家户外俱乐部
江苏康凯旅游有限公司
○○○○○○○○
户外旅行 / 传统旅游 / 亲子活动 / 私人订制
识别二维码关注玩家童行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