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落实省、市、县关于基层党建“书记领航”行动要求,压紧压实各基层党(工)委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推动全县各领域基层党建“书记领航”项目落地见效,助力如火如荼推进“7+1”战役,“吉水组工微讯”公众号特开设“书记领航 赛马比拼”专栏,筛选晾晒各基层党(工)委书记“书记领航”项目,今天刊发文峰镇党委、城市社区党工委书记领航项目进展情况。
攻薄促弱类:三链融合,提升流动党员管理质效
文峰镇党委、城市社区党工委书记将“三链融合,提升流动党员管理质效”作为基层党建“书记领航”攻薄促弱类项目,精心谋划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持续破解流动党员信息掌握、教育管理等难点问题,确保流动党员“组织不断线、思想不掉队、责任不缺位”。
一是织牢“信息链”,建档立库强管理。组织镇村(社区)干部通过上门访、电话问、微信找等方式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面摸清辖区内流动党员基本信息、数量和去向,建立“一支部一台账”。同时对流动党员台账进行“一月一更新”和“一季一调度”,确保流动党员信息全面完整准确。截至目前,动态摸排全镇流动党员416名,已全部登记在册,并在全国党员信息系统中做好流动党员外出登记。
二是拧紧“教育链”,创新形式强素质。依托流动党员微信群、公众号、学习强国等平台,实现“云端课堂”线上畅学,有效突破时间、地域限制。开展“返乡课堂”集中补学,充分利用春节、五一、国庆等假期组织返乡流动党员集中培训28次,推动流动党员树牢思想根基、增强党性修养;实施“红色书包”邮寄送学行动,通过快递邮寄学习用书855本,让党员“流而能学”,确保教育培训全覆盖。
三是延展“服务链”,关爱关心强联络。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精准服务,推动村(社区)党员干部与流动党员“结对子”,建立每月定期谈心谈话制度,已开展1800余人次;推行“家庭关怀”暖心服务,关心关注流动党员家庭中留守老人与小孩,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切实让流动党员感受“离乡不离党,组织在身旁”的亲切氛围,也激发了流动党员为家乡奉献的热情。在外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为民办好事实事30余件,提出乡村振兴“金点子”20余条,领办创办的炉村、炉下、田塅养鹅基地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超50万元。
为流动党员邮寄“红色书包”
组织返乡党员谈心谈话
提质增效类:深化“五心融城”城市社区治理
文峰镇党委、城市社区党工委书记将深化“五心融城”城市社区治理作为基层党建“书记领航”提质增效类项目,以“五心融城”绘就城市社区幸福画卷。
一是“文明实践”人人献爱心。以文明实践站为平台,16个社区创新推出“志愿服务+积分”的“时间储蓄”模式,今年已累计提供超过2万小时的志愿服务。
二是“红色驿站”处处都暖心。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尤其是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整合资源建立60余个“红色驿站”,服务人次超过5万。相关做法在《大美吉水》《掌上吉水》、吉安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等宣传报道。
三是“说事议事”事事能舒心。借鉴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创建常青说事室、邻里话室、水立方工作室等多个“说事议事”平台,采取多种形式的议事方式,成功化解60余起矛盾纠纷。
四是“智能安防”时时可安心。建设智能安防平台小区104个,采集房屋、车辆、人脸数据信息10余万条。推动平安义警队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逻,已累计巡逻3千余次,尤其是在中高考期间,为8000余名考生保驾护航,为全县居民创造了安心的生活环境。
五是“红色物业”个个都贴心。推动完善党建引领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共治体系,建立39个小区党群服务站,打造中央城、中央首府、凤凰城等红色物业示范点3个。坚持“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为、小区共治”理念,推动社区组织开展活动100余次,解决小区治理难题120余件,把党的组织触角延伸至社区、小区、居民的“神经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