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菲接下来日子该怎么过!昨晚汪小菲匆匆赶往两人曾经的家进行祭拜怀念,却得悉人家家人的打算是:骨灰永久放家里。理由说是家人接受不了,太想念了,需要随时说说话。
房子是小孩子的,谁都不可以拿走,骨灰放家里给小孩内心带来恐惧,她妹说骨灰永久放在家里,这套豪宅不可能过户给两个孩子,两个孩子也不可能再进去住了,只会过给她妈,汪还要继续还房贷,等还完后她妈把房子卖了又是一大笔天文数字的收入。
不得不说这主意绝了,就算以后谁也不会买卖这房子了,但房子可以一直霸占着。
没有葬礼,没有送别,两个孩子机场露面,10岁女儿小玥儿低头哭红了双眼,大S骨灰已经平安回家了!
说白了,这则新闻的核心触动点,不只是大S的洒脱离世,更是家庭关系在生死面前的无力感。大S“想快乐的离开”,但留下的却是孩子的眼泪和亲人的失落。
她选择以坦然的姿态面对生命终点,这种态度无疑是一种勇气,但不得不说,生命的离去从来都无法真正“轻描淡写”。
在华人文化中,死亡通常伴随着浓厚的仪式感,而这种仪式感的背后,实际是一种情感的出口。
大S选择了省略这些形式,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的对抗,但对亲人的情感修复而言却未必奏效。
想想看,10岁的孩子能轻易理解这种“洒脱”吗?对他们来说,母亲的突然离去可能是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这反映出的不仅是个体选择的自由与代价,更是现代家庭在面对生死议题时的准备不足。
我们往往回避谈论死亡,却忘了它是生活的一部分。说到底,真正的“快乐离开”不是一个人的自洽,而是如何让爱的人也能平静接受。
生死之间,我们更需要的或许不是仪式的繁复,而是更早地学会沟通与告别。
据台媒透露,大S的骨灰盒安放在家中,由具俊晔和徐家人一同守护。
小s说将大s骨灰留在身边的原因,是因为家人希望能随时与她交流。
具俊晔也表示不在乎遗产,只希望与大S共度余生。
但网友们不相信这家人,分析他们不下葬的原因,可能是为了让汪小菲继续还豪宅房贷,继续赡养这一家人。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不管以什么方式哀悼,都应该让逝者入土为安。
但这一家人一向不走寻常路,或许她们姐妹情深 ,小s愿意陪着姐姐,时时看到她, 没事和她说说话,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