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人才,则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之一。加强少年儿童科普教育,对于培养建设科技强国的“生力军”具有重要意义。近日,由未来网主办的“科技创新 强国有我”少年儿童科技创享思政课活动在北京大学附属小学举行,活动致力于为广大少年儿童搭建起一座探访知识领域、通往科技梦想的桥梁。
新时代的少年儿童,需要懂得“强国”与“科技”之间的逻辑关系。此次活动上,来自航空航天、气象科学、自然资源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带着祖国的科技成果和丰富的科普知识,逐一“上台”分享,展现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的彼此成就,也能让广大少年儿童从中知奋斗、悟精神、晓未来。
对于广大少年儿童来说,科普教育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实践的过程。在本次活动现场,来自北京东直门中学附属雍和宫小学“红领巾火箭发射团”的队员们以舞台剧的形式,带领现场观众重温了中国航天发展的辉煌历程。从科技知识学习的实践操作,到报效祖国的科学精神传承,营造丰富的场景以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这,也正是本次科普活动的意义所在。
我们之所以对科普教育越发重视,是因为它不仅仅是课堂上的“教”与“学”,还是能落在日常生活里的“想”与“做”。这次活动中,北京市东城区景泰小学的同学分享“我们为什么要搜索系外行星”的思考与实践;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附属小学的同学展示了自己研发的“语音控制的智能书桌”;北京市第二中学经开区学校的同学研制适合老年人的“未来家庭音控智能家居系统”……一个个思考、一项项成果,展现了科技与生活紧密结合所带来的无限可能,当科普教育与鲜活的生活现实互联互动,“为什么要掌握科技创新”的问号,也就此拉直。
上好一堂科普教育课,小学生也可以做“大先生”。开启了一场关于秋雨与气温变化关系的深入探究之旅、寻找碳酸饮料中的气泡中不为人知的秘密、展示如何将 AI 技术与家庭生活场景紧密结合……在活动现场,同学们一一讲述自己的科创思路,让科技展现出更加“可亲、可见、可感”的模样。对少年儿童来说,“科技创新 强国有我”是要鼓励他们勇敢地以小科学家的姿态去探索、去发现,让自己这颗“种子”能够在各种科学实践中茁壮成长。
科普教育的意义并不是为了“注满”一桶水,而是去“点亮”一盏灯,一堂课、一席话、一群人,都有可能为少年儿童打开一个崭新的世界。活动现场,少先队员代表面向广大少年儿童发起“讲科学 爱科学 学科学 用科学”的倡议:从小树立“科技创新 强国有我”的志向,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铿锵的话语在他们心中播下一颗颗“强国有我”的种子,假以时日,他们定将以昂扬之姿长成栋梁。
未来,科技强国是什么样子,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里有着问题的回答:深入渤海油田这一中国海上最大的油田,近距离探秘海洋里的“黑色宝藏”;来到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南繁基地,发现一颗颗种子的力量;走进中国铁道博物馆,拜访神奇的“复兴号家族”……越来越多的科普教育不囿于一位教师、一间教室、一本教材,而是把课堂放在更广袤的祖国大地上,以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方式,培养少年儿童敏锐的科学观察力、严谨的科学思维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是科普所要达成的目标,更是教育的初心所在。(谢伟锋)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项目)
先别走,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