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档案看古城——安徽省最早的集邮组织

政务   2024-10-11 11:40   安徽  

 邮

 票

 社

▲图为 大同邮票社旧址梧桐巷14号,后改为井巷10号

   1840年,英国发行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Penny Black)。作为一种预付邮资凭证 ,邮票曾经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之一,凭借邮票,鸿雁传书成为情感与信息交流的重要纽带。

▲图为  1840年,英国发行的世界上第一枚邮票


▲图为  1878年8月15日,清朝政府海关试办邮政首次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随着发展变迁,一些邮票设计精美,图案上记录和反映了当时的重要事件以及人文风光,邮票又成为一种承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收藏品。集邮也成为一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高度知识性的社会文化活动。1922年8月,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华人集邮组织——神州邮票研究会,组织爱好者开展邮票交易和邮学研讨。


01

创立安徽省第一个集邮组织

▲图为 1894年,芜湖发行的第一套邮票


    芜湖的第一套邮票发行于1894年,随着与外埠书信往来的频繁,邮票的种类和数量逐渐丰富起来,邮票收集爱好者也随之增多。1929年9月1日,芜湖出现了一家审美文化的主题店:大同邮票社。该社由谢慎修、林祖光、陈建章三人,在芜湖古城梧桐巷14号谢慎修家中创建,门旁悬挂“大同邮票社”铜牌。



▲图为 芜湖古城内梧桐巷旧影


    谢慎修(1895-1955),字永思,芜湖人,曾任芜关中学教员兼会计和图书管理员,喜爱集邮。林祖光(1907-1987),字雪晖,福建上杭人,谢慎修学生。陈建章(1915-1971),安徽郎溪人,谢慎修内侄。林、陈二人受谢慎修影响,爱上集邮。


   三人在集邮过程中,常搜集到重复邮票,因此希望有一个场所和别人交换新邮票。安徽第一个集邮组织——大同邮票社,便应运而生。

▲图为 大同邮票社创始人之一:林祖光

    大同邮票社成立后,油印了邮票售品目录,还发行《目录遗补》《特价目录》《廉售目录》《新票目录》等印刷品,介绍集邮知识,指导如何集邮。1933年9月,依托大同邮票社成立大同邮票会,开展邮学研究。


02

发行安徽省第一本民间邮刊



▲图为 1935年5月,《邮票月刊》创刊号


▲图为 《邮票月刊》第五期:《六週纪念号》


   1935年5月1日,大同邮票社发行《邮话月刊》会刊。在第5期《六週纪念告读者》一文中记载:“交易之中,略分界限,爰创立大同邮票会于第六週纪念日,此大同邮票会创设之缘起也。”《邮话月刊》会刊至1936年4月1日,共出刊12期。


▲图为 1935年5月,《邮话》会刊第1期

   1936年5月15日,《邮话月刊》更名为《邮话》,由大同邮票会主办发行。第一期上刊有大同邮票会通告、大同邮票会章程。

    

从5月开办至8月停刊,共出刊4期。1936年8月制订公布了《对于扩大本会组成之办法》,将大同邮票会脱离以邮票商业经营为主的大同邮票社,明确规定邮票会为“研究学术之团体”。


▲图为 1936年第11期《邮话月刊》封面


▲图为 该期“友声”栏中,会员李家曜提出举办邮票展览

     随着《邮话月刊》在各地发行,大同邮票会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短短两三年时间,会员已增加到140多人,分布在17个省、市(皖、苏、浙、闽、鄂、赣、湘、川、豫、鲁、桂、滇、吉13省;北平、上海、天津、南京4市)。其中有当时知名集邮家、新光邮票会创办人郑汝纯,新光邮票会理事、 甲戌邮票会云南通讯处主任万灿文等。


03

举办安徽省最早的邮票展览

▲图为 会员李家曜赠给创始人之一林祖光的大同邮票会首次邮展纪念明信片

  1936年3月,会员李家曜在第11期《邮话月刊》上倡议举办邮展。8月17~19日,大同邮票会于芜湖青年会会堂举办安徽省最早的邮票展览

   

首届邮展使用了三枚纪念戳,分别加盖在三天的纪念明信片上。第一天使用刻有口衔橄榄枝的和平鸽,上方有“芜湖大同邮票会首届邮展”、鸽背上边有“25.8.17”字样;第二天使用刻有展翅的大鹏、上方有“芜湖大同邮票会”、飞鹏上方有“25.8.18”、飞鹏下方有“首届邮展”字样;第三天使用中心圆内刻有“大同”、两侧有飞翼、上方有“25.8.19”、下方有“芜湖大同邮票会首届邮展”字样。


04

“大同邮票社”的沉浮与落幕

   1937年12月10日,芜湖遭日寇侵略沦陷。谢慎修远走重庆,林祖光逃难当涂,陈建章辗转去了武汉。由于主要创办者的相继离去,大同邮票社和大同邮票会也随之解散。

▲图为 芜湖古城内城隍庙被日军飞机轰炸后惨状

    1945年,谢慎修回到芜湖,但古城内梧桐巷14号的那座老宅已成一片废墟。


▲图为 民国版《芜湖县志》关于宣春门外启春关的记载

    芜湖古城的宣春门外,曾有一处启春关与其共同构成瓮城。民国时期城墙被拆除,形成杏花村、启春巷、笪家巷,演变成一个集农工商于一体的小社会。

    

于是,他购买了启春巷5、6、8号三间房屋,1946年冬,在启春巷5号重新恢复大同邮票社,并在1947年6月1日,将《邮话》改为《大同邮话》复刊发行。



▲图为 2023年复建后的宣春门


    后因经济窘迫,谢慎修出售了启春巷6号和8号,只留下5号。遗憾的是,大同邮票会未能如愿恢复,但大同邮票社一直经营到1954年方才歇业。1955年,谢慎修病逝于启春巷5号家中。


05

05

审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图为 芜湖古城夜景


    如今,大同邮票社旧址已不复存在,邮票的使用需求减少,集邮活动也逐渐式微,但集邮所承载的审美文化底蕴依然深深烙印在历史记忆中。如今,人们对美的欣赏,已不再局限于方寸之间,而是拓展成更多形式。芜湖古城涌现出艺术展览、手工艺品市集、创意咖啡等多种新的文化空间,传承芜湖文化商业创新的传统,展现出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注:本文根据芜湖市档案馆馆藏档案、网友“哑虎”先生口述,参考中国政府网:《8月15日:中国第一套邮票发行》、2010年9月21日《芜湖日报》文章:《恰似零落梧桐雨》、《老城履痕——芜湖十里长街纪实》(范守义 著)编写,部分图片由复旦大学在读博士王卓君提供,部分图片源自网络,转载请注明“芜湖档案”微信公众号】


市长徐志调研重大项目建设并慰问一线职工!

徐志赴芜宣机场调研

芜湖这些人发1500元补贴,明天开始申请!

目标千亿级!芜湖公布行动方案

来源 | 芜湖档案

主办单位 | 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 | 芜湖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 | 芜湖传媒中心

芜湖市人民政府发布
芜湖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