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停育两个月了,生出来可能是个畸形。”
山西临县的薛某芳怀孕9个月才做检查,结果让全家陷入恐慌。这场“赌命”式的选择,孩子出生后并未立即显现问题,却在两年后曝出惊人真相……这场发生在山西农村的二胎孕育悲剧,不仅让一家人尝到了“省”字带来的苦果,也让旁观者唏嘘不已。
薛某芳一家是典型的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文化水平也不高。
2018年怀上二胎后,由于第一胎生得顺利,全家人都心存侥幸,觉得“怀孕产检不过是走个过场,花冤枉钱”。尤其是薛某芳,凭借“过来人”的经验,决定每隔两个月才去医院检查一次。2019年2月23日,怀孕9个月的薛晓芳终于踏进医院,结果却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孩子已经停育两个月,羊水不足,脑室增宽,心率不稳。”医生的建议是立刻终止妊娠,但薛某芳和家人商量后,坚持把孩子生下来,理由是“再难也要保住这个男孩”。说白了,这背后藏着农村家庭的传统观念:头胎是女儿,二胎必须生个“传家宝”。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哪怕医生再三警告,哪怕风险摆在眼前,薛某芳还是将全家推上了这场“赌局”。孩子出生时“虚惊一场”
一家人以为捡回了奇迹
孩子最终被生了下来,经过剖腹产手术,这个早产儿发出了第一声啼哭。初为人母的薛某芳满怀期待地问医生:“孩子没事吧?”医生的回答是:“孩子全身有斑点,情况还不稳定,需要送新生儿科做进一步检查。”幸运的是,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告诉薛某芳夫妻:“孩子心跳正常,其他指标也没问题。”全家人对这个男孩格外宠爱,尤其是薛晓芳,看着怀里的小生命,她的后悔和不安暂时被喜悦冲淡了。两年后真相揭开
耳聋的代价让人追悔莫及
随着薛某毅逐渐长大,家人发现了一个异常:他从不回应“爸爸妈妈”的呼唤,甚至对突如其来的声音毫无反应。起初,薛某芳和丈夫以为是“发育慢”,觉得“早产儿可能晚开口,等大点就好了”。直到2021年5月,浩毅已经两岁零3个月,依然没有开口说话。薛某芳终于感到不对劲,带着孩子去山西省儿童医院检查。薛某芳不敢相信:“怎么可能?我们夫妻俩听力正常,大女儿也很健康,怎么就二宝有问题?”为了确认真相,他们又辗转多家医院,最终得到同样的诊断。她回忆起孩子出生后的种种异常:一岁时对声音毫无反应,叫名字也没反应……如果当时重视这些细节,早点检查,或许结果会不一样。医生建议薛某毅植入人工耳蜗,这是目前唯一能让他“听见世界”的办法。然而,这项手术的费用高达30万元,加上后续康复训练的费用,总共需要50万元。对于一个靠丈夫跑网约车为生的农村家庭来说,这无疑是天文数字。无奈之下,他们在网上求助,借助陌生人的善意,终于凑齐了手术费。一个月后,当人工耳蜗启动的那一刻,浩毅第一次听见了声音。悲剧背后的深思:
轻视产检的代价有多大?
教训在于,轻视产检带来的代价,不仅是金钱,更是孩子的健康和家庭的未来。在一些经济条件落后、观念保守的地区,类似的悲剧屡见不鲜。有人为了省钱少检查,有人迷信“经验主义”,甚至有人把孩子的性别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产检,不是可有可无的“流程”,而是为母婴健康负责的底线。声明:来源网络,本文意在交流学习,普及知识,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