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黄河文化内涵 助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旅行   2024-11-19 15:51   陕西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黄河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黄河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国家重大文化工程。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联合印发《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沿线地区传承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内涵,以厚重的黄河文化涵养文化自信,讲好“黄河故事”。本期分享三地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案例。

山西:黄河文化魅力“更上一层楼”

▲ 在九曲黄河入晋起点偏关县老牛湾村举办的黄河摄影展  本报记者 朱 萌 摄

郭志清  本报记者  朱  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让众多游客慕名来到位于山西省永济市的鹳雀楼景区,近观名楼巍峨,远望黄河奔流。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黄河干流自北向南依次流经山西4市19县(市、区),全长965公里。省域内,黄河流域干、支流涵盖的11市86县(市、区),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核心区,其余31个县为拓展区。

根据《山西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山西正积极构建“两廊三带多片”的总体空间布局,深入开展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

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弯在碛口十八弯……”临县的碛口古镇曾是黄河上“船筏日夜忙,商贾满客栈”的商贸重镇。然而,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碛口商贸衰落,大批古建筑年久失修。

为了保护好古镇,临县做了大量工作:开展碛口古建筑群文物濒危程度普查建档工作;举办多场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文物保护专家实地考察、编制碛口古镇保护方案;聘请当地村民为文物保护监督员;规范濒危古店铺古民居抢救维修审批手续;制定实施《吕梁市碛口古镇保护条例》等。

黄河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对碛口古镇的历史建筑和古民居进行修缮和保护。步入古镇,主街道根据山区、河流地形蜿蜒向前。古朴街巷、特色民俗、乡土手工艺,成了往来游人感知具象的黄河文化的途径。

除了保护好有形载体,山西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涉及中华人文始祖文化、根祖文化、农耕文化、民族交融文化、晋商文化等重要文化形态。围绕现存问题,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了专项规划,列出24项任务和9个专项工作,提出要加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升传承弘扬水平,推动融合发展和加强传播推广等工作任务。

创新方式推进保护利用

以建设国家文化公园为契机,山西各地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活动,创作了一批以黄河为主题的优秀作品。

依托炎帝传说、尧的传说、舜的传说、大槐树祭祖习俗等中华人文始祖文化与根祖文化,晋城市、运城市、临汾市等地举办文旅盛会,成为当地文化品牌。与黄河船筏、渡口、码头、栈道这些河运文化符号密不可分的晋商故事,成为山西各艺术院团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山西博物院持续开展黄河文化系列主题云展览建设。首个“大河上下·民族根魂——黄河文化云展览”采用“科技+文化IP”的模式,以全新视角重构黄河脉络,借科技手段重走黄河路。云展览上线期间累计曝光量超过100万人次,浏览量突破10万。

▲ 汇聚了沿黄九省(区)非遗项目的黄河非遗大展    本报记者 朱 萌 摄

在由文化和旅游部、山西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黄河非遗大展上,沿黄九省(区)关于农耕文化的经典非遗代表性项目亮相山西。大展不仅可以逛、可以吃、可以玩,还将黄河非遗数字化探索中摸索出的成果进行全方位展示。大展期间,陕西西秦刺绣、甘肃兰州黄河水车等多项黄河流域非遗项目,让观众在互动中感知黄河流域非遗的魅力。

打造黄河文旅特色品牌

今年10月,总里程1.3万公里的黄河、长城、太行3条一号旅游公路主线贯通。

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前行,能在老牛湾欣赏长城与黄河“握手”奇观,领略“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壶口瀑布,游览有着“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美誉的碛口古镇,也能在风陵渡看到“黄河自此向东流”的壮观景象。

作为完善文化和旅游要素配套服务的关键一环,旅游公路建设突破了山西文旅资源多而散导致的交通不便瓶颈,引领带动了沿线地区的发展。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一个个沿黄古村落、老渡口通过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感知黄河文化的载体。

目前,临汾市陶寺遗址博物馆、忻州市偏关县老牛湾黄河文化公园、永济市万固寺至鹳雀楼旅游复合廊道、临汾市曲沃晋国博物馆等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相关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根据规划,到2025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任务将基本完成,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展示国家形象、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

陕西:绽放遗产光彩 讲好“黄河故事”

本报记者   秦  毅

▲ 黄河老腔表演   潼关县委宣传部供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入陕到出陕,在陕西全域流淌了719公里。

陕西是黄河文化孕育、生成、壮大的核心区域。奔腾不息的黄河滋养了三秦大地,孕育了灿烂的文明,留下了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资源。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范围包括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全境及商洛市洛南县、商州区、丹凤县,共82个县(市、区)。建设启动以来,多地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发展,挖掘并绽放文化遗产魅力,深化文旅融合,把黄河精神注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进程中,助力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我们要以‘黄河’为媒,同秉初心、携手并肩、共守根脉,扎实推动黄河流域非遗系统性保护,为更好肩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共同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不久前,由陕西省文化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承办的陕西省黄河流域非遗保护工作队伍培训班在渭南市举办,来自全省各地市非遗行业骨干、传承人等致力于通过培训增强业务能力,扎实推动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更好地弘扬黄河文化。

近年来,陕西省积极推动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出台了《陕西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成功举办中国非遗保护年会,成功创建陕北文化、羌族文化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陕西特色非遗亮相中国—中亚峰会,黄河流域非遗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光彩绚丽。

“很早之前就听说过‘剪花娘子’,今天专程来看看。”在咸阳市旬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一位来自西安的游客表示,这些剪纸作品令她非常震撼。近年来,旬邑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普查出非遗线索183个,通过建立三级保护体系等多种形式,全面加强对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

在旬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旬邑彩贴剪纸、旬邑唢呐、旬邑十三花宴席等集中展示着“豳”文化的魅力。“陈列馆集展示、陈列、传习、研学和研发功能于一体,集中展示了旬邑县36项非遗项目,并设有库淑兰剪纸纪念馆,展出‘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剪纸作品68幅。”旬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讲解员宫姗姗介绍,陈列馆采用图文介绍、实物陈列、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方式,直观呈现旬邑县非遗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

咸阳市立足现实,组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咸阳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五大工程项目”为抓手,精心策划乾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弦板腔传习基地建设项目等30余个重点项目,促进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

渭南地处黄河中游,自古以来受黄河滋养。悠久的历史孕育出灿烂深厚的黄河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秦东儿女。黄河渭南段全长171.4公里,留下了鲤鱼跃龙门、大禹治水的传说,流传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篇。

2023年,渭南市编制《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渭南段)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编印《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资料汇编》,提出黄河文化研究发掘、保护利用、文旅融合、品牌塑造、传播推广“五大行动”,策划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项目六大类95个。其中,仓颉庙中华上古文化园区建设项目、白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设项目、尧头窑遗址保护管理设施和环境整治工程、刘家洼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等被列入陕西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重大项目库。

“依托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渭南段)建设和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我们开展了仓颉庙、中华汉字文化研学和中国汉字节等活动,打造仓颉文化IP,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价值。”渭南仓颉庙景区管委会旅游服务部负责人李敏说,“我们还打造了研学互动课堂,带领学生穿汉服、习汉礼、写汉字,体验古法雕版印刷,让学生在游览、体验、观察中收获知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榆林是黄河入陕第一站,为展示陕西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助力讲好黄河故事、传承弘扬黄河文化,2023年,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在榆林佳县拔地而起,成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的一部分。1.6万平方米、1万多件展品,黄河流域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在这座博物馆里一一呈现。“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学习参观的好地方,可以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接受黄河文化熏陶。”一位来自榆林的参观者说。

按照《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保护规划》设定的目标,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2025年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到2035年全面建成。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文旅系统将以延续黄河历史文化根脉、阐释黄河文化内涵魅力、弘扬黄河文化时代价值、讲好陕西黄河文化故事为牵引,深入开展黄河文化研究,形成标志性研究成果,建立黄河精品旅游资源名录;实施黄河文化标识建设工程,打造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新IP;打造一批黄河文旅新业态、新场景;开展跨区域文化交流,持续提升黄河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山东:黄河入海处,文旅融合美如画

本报记者  苏  锐  文/图

▲ 东营市黄河入海口

黄河山东段总长628公里,占黄河总长度的11.5%,从菏泽市东明县入境,流经9个市,在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

“黄河口田野好风光,微风轻拂起麦浪,歌声乍起惊鸟雀,鸟雀低飞贴麦芒。”第十三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新创作优秀剧目评比展演近期举行,聚焦黄河题材的吕剧《暖阳》受到多方关注。该剧以黄河滩区乡村振兴为背景,讲述年轻人扎根乡村奔向美好生活的故事。

《暖阳》的编剧张泽国在山东省利津县黄河边长大,亲眼见证了黄河滩区群众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黄河岸边的家乡,日子红红火火。”张泽国说,如今的黄河,不仅自然生态更加优美,文化生态也非常值得体验。

过去几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山东统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高质量发展,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的成果通过舞台艺术、文旅产业、公共服务加以多元呈现,打造沿黄文化体验廊道,开展“黄河大集”、小戏小剧创演等活动,让黄河文化惠民富民育民。

近年来,山东印发《山东省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2023—2030年)》,锚定“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目标定位,以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为底线,以绿化美化、污染防治、节水控水、城河互融、文旅融合为重点,打造集生态屏障、文化弘扬、休闲观光、生态农业于一体的复合生态廊道,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山东路径、作出山东贡献。

尤其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山东实施沿黄地区文物保护行动,在全省设置1700余个公益性岗位,在全国率先将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员全部纳入公益性岗位。同时,山东争取非遗专项资金补助黄河流域非遗项目43个、传承人331位,创新策划“河和之契:2023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

山东是黄河入海的地方。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入海口考察时强调,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发扬光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光增色。

当下的黄河口苇草飘摇,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今年7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位列其中,生态保护绘就绿色发展的新画卷。

金秋时节,济南市平阴县“女神一号”旅游公路自驾车不断。一边是喜获丰收的原野,一边是浩浩荡荡的黄河。在黄河观景平台,摄影爱好者潘庆磊正在拍摄夕阳落入河面的壮美景观。

“这里国庆时更热闹,旅游公路的小车连成线,路边卖小米的农户半天就能卖出400多斤。”潘庆磊告诉记者,“女神一号”旅游公路沾了黄河的光,也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成果被更多人看到。

“女神一号”旅游公路北起平阴县安城镇望口山村,南至平阴县东阿镇后姜沟村,沿途串联16个特色村庄。2023年,这条旅游公路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交通运输厅、山东黄河河务局联合评选为黄河国家风景道(山东)典型段。

盘活自然和人文资源,使之更加全面地融入现代生活,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的重要发力点。

近些年,山东重视推动黄河流域文旅融合发展工作,同时提升文化旅游配套服务水平,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截至目前,山东已在黄河沿线打造省级标准旅游风景道超40条,黄河精品旅游线路28条,涌现出杨庙·黄河里等一批农文旅融合新景点。为提升黄河流域人文内涵,山东还牵头成立黄河流域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联盟,并在部分点段设立了黄河主题书屋。

配套服务跟上了,品牌宣传也不能缺位。

2022年以来,瞄准打造黄河文化和旅游品牌,山东联合沿黄九省(区)启动“沿着黄河遇见海”全球推广,2023年还策划推出了“沿着黄河遇见海”好客山东文旅新媒体创作者大会。两年来,“沿着黄河遇见海”唱响海内外,持续提升黄河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沿线自然与人文资源的保护,对黄河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旅游业的繁荣也给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带来新的启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山东将继续完善规划体系,一如既往做好保护传承基础工作,深化研究阐释,绘制新时代黄河入海的美丽画卷。

▲ 东营市黄河沿岸的居民展示传统民俗技艺

来   源:中国文化报

往期精彩回顾
1.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召开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第二次调度会
2.熊竹英又火一把!热剧《西北岁月》中的陕北说书后劲太足……
3.府谷李家大院:古色古香的传统民居
4.榆林:守好用好长城资源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5.榆林版“三折叠”,怎么折,都有面!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走进全景榆林

榆林文旅
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唯一平台,宣传榆林文化旅游工作,展示榆林文化旅游魅力,介绍榆林文化旅游活动,推动榆林文化旅游发展。
 最新文章